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高血压并发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142例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显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62例中,EH并发症者50例,占80.6%,无产发症者12例,占19.4%;在50例EH并发症且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中,脑卒中28例,占56.0%,在36例脑卒中患者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38例,占77.8%。提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较多见于高血压有交发症者,尤其是脑卒中者。  相似文献   
2.
AMI溶栓后QTd降低预示梗塞相关血管再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冯生杰  贾国良 《医学争鸣》1998,19(6):668-669
通过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前后QT主散度变化的研究,探讨溶栓后QTd变化与冠脉再通的关系。方法:顺序选择AMI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住院患者66例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CAG判断溶栓效果,测量并比较溶栓前后及CAG正常者标准12导联ECG上的TQd。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持续性非梗死相关导联(NIRL)ST段压低对AMI再灌注治疗长期预后的价值。方法根据183例AMI溶栓和(或)PCI术后冠脉再灌注后有无NIRL持续性ST段压低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组1:持续性ST段压低组54例;组2:一过性ST段压低或无ST段压低组129例。分析NIRL持续性ST段压低对AMI再灌注后12~50个月(平均2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绞痛、AMI、PCI术、冠脉搭桥)、死亡率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持续性的ST段压低组与一过性ST段压低或无ST段压低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心绞痛40.7%与12.4%;AMI22.5%与4.7%;PCI18.5%与6.2%;冠脉搭桥5.6%与1.6%(P=0.0001)。总死亡率分别为38.9%与11.6%(P=O.0001)。生存率分别为:59.6%与87.7%(P=O.0001)。结论 AMI患者再灌注后NIRL持续性ST段压低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生存率低,它是预测AMI患者再灌注治疗长期预后的重要指标,它对临床确定AMI再灌注治疗后患者近期和远期的疾病转归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预后的影响。方法172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根据24hCCU或Holter检测结果,诊断为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者(阳性组)58例,与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阴性组114例)进行对比研究。终点:患者死亡或治愈出院日期,并以此计算死亡率及生存率。结果阳性组总体死亡率(51.72%)及猝死率(27.59%)明显高于阴性组(29.82%和7.89%)(P<0.01);阳性组86.4%的死亡者临终心电图表现为室速或室颤,而阴性组则以慢性心律失常或停搏为多(P<0.01);阳性多源性室早及R-ON-T室早猝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6.63%和20.00%)(P<0.01及0.05)。结论老年重度CHF并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时总死亡率、猝死率均明显增加,其中成对室早及非持续性心动过速的危险性最大。可能作为老年CHF患者总死亡率增加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QT离散度及其临床意义冯生杰1综述贾国良2审校1解放军第四六零医院心内科(450007)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710032)1985年Campbel等[1]发现心电图(ECG)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有其规律性,因而提出了QT离散度(QTdi...  相似文献   
6.
7.
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高血压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仪观察142例高血压(EH)患者24h动态血压,显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62例中,EH并发症者50例,占80.6%,无并发症者12例,占19.4%;在50例EH并发症且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中,脑卒中28例,占56.0%;在36例脑卒中患者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28例,占77.8%。提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较多见于高血压有并发症者,尤其是脑卒中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