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息能量消耗测定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肝病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应采用开放式间接测热法测得,合理的能量代谢调整有助于肝功能改善并防止并发症发生,测定静息能量消耗可为慢性肝病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个体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病原学、病变基础、性别、年龄分布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慢性重型肝炎患者322例,分析其病原学特点、病变基础、性别、年龄分布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4种不同病原学模式患者的病死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不同性别、不同发病年龄患者的病死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4)单纯乙肝病毒感染与重叠感染患者的病死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呈复制状态、病变呈肝硬化基础、男性患者、年龄较大者发生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慢性肝炎(慢肝)与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物质能量代谢与摄入特点,以有效指导营养治疗。方法采用间接测热法对60例慢肝(慢肝组)和6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的静息能量消耗水平进行测定,分别与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的基础能量消耗和膳食调查计算的食物能量摄入进行比较;分析静息能量消耗与营养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的静息能量消耗(77±21)kJ·kg^-1·d^-1,低于基础能量消耗(95±16)kJ·kg^-1·d^-1(t=-6.49,P〈0.01),能量摄入(102±33)kJ·kg^-1·d^-1,是静息能量消耗的1.42±0.61倍,其中蛋白质摄入(0.84±0.31)g·kg^-1·d^-1,是静息蛋白质消耗[(1.11±0.42)g·kg^-1·d^-1的0.85±0.52倍,呈负氮平衡(-6.29±4.62);慢肝组的静息能量消耗[(93±18)kJ·kg^-1·d^-1]与基础能量消耗[(98±8)kJ·kg^-1·d^-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量摄入为(127±34)kJ·kg^-1·d^-1,是静息能量消耗的1.41±0.43倍,其中蛋白质摄入(1.02±0.29)g·kg^-1·d^-1,是静息蛋白质消耗(0.87±0.34)g·kg^-1·d^-1的1.31±0.61倍,呈负氮平衡(-2.02±4.07);与慢肝组比较,肝硬化组的静息能量消耗、能量及三大能量营养素摄入量、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下(P〈0.01),体重下降明显(P〈0.01),负氮平衡严重(P〈0.01);肝硬化组的能量摄入与静息能量消耗和基础能量消耗的比值呈正相关(P〈0.05),血清前白蛋白与蛋白质氧化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呈低代谢状态;负氮平衡是慢肝与肝硬化患者的共同营养问题;早期预防慢性肝病患者的营养不良能够改善其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葡萄糖激酶(GCK)mRNA、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慢重肝)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来初步探讨其在慢重肝糖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运用RT-PCR法测定10例慢重肝患者和10例肝硬化(CTP评分A级)患者肝脏GCK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10例慢重肝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肝组织GLUT2表达。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慢重肝肝组织GCK mRNA表达低于肝硬化组,(1.13±0.11)vs(1.44±0.14),P〈0.05。慢重肝肝组织GCK mRNA水平与碳水化合物氧化率呈正相关(r=0.845,P〈0.01),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r=0.03,P〉0.05)。慢重肝肝组织GLUT2表达减少,且分布在假小叶结节周围细胞。结论肝脏GCK mRNA水平与糖氧化利用密切相关,GCK mRNA与GLUT2表达减少是慢重肝糖代谢障碍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病人维生素B1的营养状况、缺乏原因以及常规补充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ACLF早、中期病人26例,用膳食营养软件记录分析病人入院3d饮食中维生素B1摄人量.按标准治疗量(30 mg/d)连续治疗10 d,留取治疗前后的静脉血液和24 h尿液标本,分别检测维生素B1的含量.按预后将病人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 结果:88.5%(23/26例)的病人摄入维生素B1不足或缺乏,最低摄入量不足正常人体需要量的1/10.血液检查证实治疗前100%缺乏维生素B1,治疗后仍有61.5%的病人缺乏维生素B1,15.4%的病人维生素B1不足.治疗前后血维生素B1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尿检34.5%的病人维生素B1缺乏或不足,治疗后所有病人尿检正常;尿维生素B1排出量与尿量相关.服药后血维生素B1与预后相关. 结论:ACLF病人维生素B1摄人严重不足,补充常规剂量的维生素B1可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但仍显不足.治疗后仍缺乏维生素B1的病人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低血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其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INS)、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呼吸商(RQ)的关系。方法以20例慢重肝低血糖患者为研究对象,20例慢性乙型肝炎(慢肝)患者为对照组,用免疫放射法测定比较2组患者血清IGF-1及INS水平,采用间接测热法应用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检测2组患者的呼吸商,探讨其与IGF-1水平的关系。结果慢重肝组血清IGF-1水平(11.9±2.6)μg/L明显低于慢肝组(159.8±35.7)μg/L(P<0.01);慢重肝组中晚期IGF-1水平为(8.99±4.61)μg/L,病死率为60%,早期IGF-1水平为(15.43±3.70)μg/L,病死率为20%,2组间中晚期、早期IGF-1水平及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重肝组INS水平(19.2±10.9)mIU/L明显高于慢肝组(10.6±7.3)mIU/L(P<0.05);慢重肝患者IGF-1<19.03μg/L,提示预后不佳;慢重肝组血清IGF-1水平与ALB、PTA、RQ正相关性(B=0.O45、B=0.O32、B=0.O65,P均<0.05),与INS负相关(B=-0.053,P<0.05),与TBiL、FBG无相关性(B=0.32、B=0.78,P均>0.05)。结论慢重肝患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下降,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提示IGF-1是反映慢重肝患者预后指标之一,且与低血糖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失败后,病毒基因型耐药变异情况,为选择新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选取服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t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检测与病毒耐药相关的突变点位。结果 20例患者出现与耐药相关的突变位点。11例拉米夫定治疗患者,发生rtM204V/I突变10例(90.9%),出现rtL180M/I/L位点突变5例(45.5%),出现rtA181V位点突变1例(9.0%),出现M204I单位点耐药突变5例(45.5%),出现包含180和204位点的多个位点联合突变6例(54.5%)。9例阿德福韦酯治疗患者出现rtA181T或rtN236T单位点突变各4例(44.4%),出现rtA181T+rtN236T联合突变1例(11.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变异株的出现是抗病毒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服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较多,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也可以出现rtA181V位点突变,该位点突变出现可以发生二者的交叉耐药。防止多药耐药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抗病毒治疗失败后参考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更换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方法 测定44例肝硬化患者血清PCT水平并检测ALT、AST、TBIL、ALB、CHE、CHOL、PTA等指标,并进行Child-pugh分级.结果 以PCT>0.5μg/L为阳性阈值,阳性组患者ALT、TBIL明显高于阴性组,CHOL、PTA明显低于阴性组.随着PCT水平的增加,ALT、AST、TBIL水平均逐渐升高,PTA逐渐下降.PCT阳性组以Child-pugh B、C级者为主,而PCT阴性组以Child-pugh B级者为主.患者PCT阳性者淋巴计数较PCT阴性者低.结论 肝功能损伤使得肝硬化患者感染的风险增高,且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进展为重度感染危险逐渐增加.重视肝功能的保护,结合PCT水平的监测,有助于肝炎肝硬化患者感染的早期发现及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酒精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酒精肝衰竭组)的能量代谢与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8例酒精肝衰竭患者为研究组,48例乙肝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乙肝肝衰竭组)为对照组,根据疾病程度分早期和中期,根据预后分恢复和死亡.应用间接能量代谢测定仪及24h尿素氮测定患者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  相似文献   
10.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物质能量代谢特点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特点是在慢性肝病(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变背景上,出现大块性(全小叶性)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由于长期慢性疾病过程患不同程度地伴有营养不良或营养代谢失衡。有关慢性肝病能量代谢的献报道国内很少,国外主要针对酒精性肝病进行能量代谢研究,我国以病毒性肝病居多,有关慢重肝能量代谢研究少见报道。我们设计了前瞻性研究课题,对55例慢重肝患的能量代谢状况做了调查、测定和分析,冀期对慢重肝膳食摄入情况及能量代谢特点获得整体、全新、客观的认识,提高慢重肝诊疗的科学严谨性,提高患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