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拓扑替康,TPT)对L1210/CDDP细胞株杀伤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MTT法、AnnexinV染色、梯状DNA电泳与细胞形态学观察等方法分析TPT对L1210/CDDP细胞的杀伤作用、凋亡作用,分析靶细胞杀伤、凋亡作用与Caspase的关系。结果TPT对靶细胞株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同时,靶细胞出现凋亡表现。Caspase酶特异性抑制剂对凋亡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TPT对L1210/CDDP细胞株具有较强的杀伤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到caspase-8、3的有序性活化。  相似文献   
2.
3.
冯冠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4):2605-2606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足月单胎初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济源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9例足月单胎初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予以对照组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予以观察组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不同时间段心率(HR)、舒张压(DBP)、麻醉起效时间、术后72 h疼痛程度(VAS)及镇痛维持时间。结果 T_1、T_2、T_3、T_4观察组HR、DB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72 h VAS评分较低,镇痛维持时间长,麻醉起效时间较短(均P<0.05)。结论足月单胎初产妇剖宫产术中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满意等优势,且对术中DBP和HR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按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0、Ⅰ级切除26例,Ⅱ级切除11例,Ⅲ级切除7例,Ⅳ级切除2例;术后24h内死亡2例,术后72h出现偏瘫或偏瘫加重15例,经积极治疗后9例基本恢复正常,6例仍偏瘫;术后随访1-46个月,GOS预后评分1分2例,3分4例,4分9例,5分29例。结论应用神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可取得满意效果,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2例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中,P1段2例,P1-P2段2例,P2段6例,P3段2例,均成功实施栓塞治疗;对其中2例单纯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8例以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2例植入支架。术后即刻行复查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1级10例,2级2例。术后4例诉头痛,经对症治疗后2周内好转;未见动脉瘤破裂出血及脑梗死。随访期间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动脉瘤复发,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及颅内再次出血;末次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0分10例,1分1例,2分1例。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观察颈总协脉加压灌注脑康合剂治疗脑死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以病灶侧颈总加压灌注脑康合剂,对照组100例以脑康合剂加倍静脉点。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与对照组72%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结论脑康合剂颈总动脉加压灌注给药途径合理,用药量小,疗效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血管内治疗。结果本组72例患者共76个动脉瘤。根据改良Raymond分级量表,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63个动脉瘤中,完全栓塞36个,次全栓塞29个,不全栓塞8个;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3个动脉瘤中,完全栓塞8个,次全栓塞5个。出院时按GOS评分评估预后:1分5例,2分3例,3分6例,4分9例,5分49例。43例术后随访1~24个月,40例动脉瘤未显影,3例复发,无再次出血表现。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术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夹闭术治疗的28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术。结果 28例发病至手术时间2~70 h,平均38.5 h;穿刺成功27例,失败1例(脑室受压后狭小)。28例均无因穿刺诱发的颅内出血、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术后发生言语障碍1例、脑梗死2例、肺部感染3例、癫痫发作1例、肢体活动障碍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院时GOS评分4~5分26例,3分2例。4例出院前因病情较重而无法完成CTA检查;其余24例CTA检查显示,23例动脉瘤瘤颈夹闭完全,1例显示夹闭不全。术后随访3个月~1年,22例CTA或DSA复查显示瘤颈夹闭完全、动脉瘤未显影。结论 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采用夹闭术治疗,术中改良Paine点穿刺术可有效、迅速释放脑脊液,降低颅内压,有助于动脉瘤的显露,提高夹闭术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冯冠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2037-203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济源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8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给予观察组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插管前、插管后、切皮时、拔管时患者的心率(HR)和收缩压(SBP)。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结果插管后、切皮时、拔管时,观察组SBP和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麻醉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好,有助于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例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患者均采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其中11例择期手术,4例急诊手术治疗,共置入Willis覆膜支架18枚。结果术中18枚Willis覆膜支架均成功置入载瘤动脉,其中11例(11枚)支架置入即刻病变消失,载瘤动脉通畅;1例(1枚)置入即刻有少量造影剂滞留,1周后消失;3例分别植入2枚支架后病变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均未发生新发梗死、出血等,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13例,1分2例;均无复发,2例载瘤动脉远端轻度狭窄,但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应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疗效确切,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