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脓毒症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与肾素-血管紧张索系统(RAS)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3组(n=20):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应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诱导ARDS动物模型,采用术后18 h小鼠动脉血气分析、肺湿干质量比(W/D)和肺组织病理等作为肺损伤指标;并在术后6 h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ACE2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结果 术后18 h手术组较假手术组小鼠肺水明显增多(W/D:6.08±0.64比4.38±0.93,P<0.01),缺氧加重[PaO2:(40.80±5.03)mm Hg比(72.80±4.32)mm Hg,P<0.01],氧合指数明显下降(PaO2/FiO2:194.30±23.90比346.70±20.50,P<0.01),且肺病理显示手术组小鼠肺出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渗出、肺水肿和间隔增厚等改变.术后6 h手术组小鼠肺组织和血中AngⅡ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小鼠肺组织中血管壁可见明显的ACE表达,手术组肺组织ACE2表达较其他2组弱.结论 脓毒症诱导的ARDS存在RAS系统激活,其中Ang Ⅱ表达增加可能加重肺损伤,而ACE2减少可能是AngⅡ增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损伤中的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凋亡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炎症细胞激活与清除,肺内细胞的增殖,发育,肺血管重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细胞凋亡的角度对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 (BPEC)损伤的机制及在急性肺损伤 (ALI)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BPEC的体外培养 ,采用流式细胞仪膜联蛋白V 异硫氰酸荧光素 (Annexin VFITC)、碘化吡啶 (PI)染色检测TNF α、IL 1β对BPEC凋亡的影响以及抗TNF α单克隆抗体、AC DEVD CHO (caspase 3的竞争性抑制剂 )的保护效应。结果  (1)TNF α作用 2 4h ,随着其浓度的增加 (浓度为 50 0、10 0 0、2 0 0 0U/ml) ,BPEC凋亡率逐渐增加 [分别为(8 2 1± 0 70 ) %、(9 63± 0 71) %、(17 43± 1 99) % ] ,与对照组 [(3 0 9± 0 0 8) %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 <0 0 5) ;(2 )TNF α (2 0 0 0U/ml)培养时间延长 (分别为 6、12、2 4、3 6h) ,BPEC凋亡率逐渐增加 [分别为 (6 72± 0 3 8) %、(7 72± 1 66) %、(12 95± 0 3 2 ) %、(17 70± 1 79) % ,P均 <0 0 5] ;(3 )加入抗TNF α单抗、AC DEVD CHO的TNF α组的BPEC凋亡率 [(7 78± 0 2 1) %、(7 3 2± 0 11) % ]显著高于单纯TNF α(2 0 0 0U/ml)组 [(10 59± 0 49) % ,P均 <0 0 1] ,而加入IL 1β的TNF α组的凋亡率 [(10 73±0 60 ) % ]与单纯TNF 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ALI过程中是TNF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BL结合Workshop教学法在肺部超声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内科工作的44名医生为研究对象,随机为对照组(n=22)和试验组(n=22).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CBL结合Workshop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之间在理论和操作考试、问卷调查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86.0±3.8)分比(81.4±2.7)分,和操作考试成绩(86.5±3.6)分比(80.3±3.3)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问卷调查评分高于对照组(8.6±0.4)分比(7.5±0.7)分,(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CBL结合Workshop教学法在肺部超声培训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V)与球囊面罩(BVM)通气相比是否能够改善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危重患者气管插管前的预氧合.方法 这是一个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ICU内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NIV组,分别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的安全性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9月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ICU做TBLB检查的8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50%)患者经TBLB确诊.侵袭性肺曲霉茵感染1例(12.5%)、放射性肺炎1例(12.5%)、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表现1例(12.5%)、肺结核1例(12.5%).ARDS患者非特异性病理改变4例(50%).3例(37.5%)患者因此更改了治疗方案.TBLB的并发症包括:出血<30 mL者5例(62.5%)、出血≥30 mL者3例(37.5%)、低氧血症7例(87.5%)、低血压3例(37.5%)、心跳过速1例(12.5%)、无气胸及患者死亡.结论 在ARDS患者进行支气管镜肺活检有一定风险和诊断价值,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肺活检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在食管癌切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 ARF 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首先行NPPV 治疗,根据患者是否最终需要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将患者分为 NPPV 成功组(A组)和 NPPV 失败组(B 组)。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入 ICU 时 APACHE Ⅱ评分、基础肺功能、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无创前和无创2 h 后的血气分析结果、使用 NPPV 的模式和压力支持水平、ICU 停留时间和28 d 死亡率。结果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有912例患者行食管癌切除术,其中76例(8.3%)发生 ARF 纳入本研究。A 组66例(86.8%),B 组10例(13.2%)。2组性别分布、年龄、APACHE Ⅱ评分、FEV1%pred 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A 组行 NPPV 前氧合指数与 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35.7)mmHg vs (169±40.2)mmHg,t =1.760,P >0.05];但行 NPPV 2 h 后 A 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 B 组[(246±25.4)mmHg vs (188±32.6)mmHg,t =3.210,P <0.05]。无创通气模式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1,P >0.05),但 A 组选择较高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8 cmH 2 O)的比例显著高于 B 组(χ2=16.348,P <0.05)。A 组患者平均 ICU 停留时间为(4.1±2.28)d,显著少于 B 组[(11.3±4.32)d,t =3.210,P =0.002]。无患者死亡。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 ARF 的患者应该首选 NPPV 治疗,在治疗中需要选择较高水平的呼气末正压通气,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水平,降低患者的插管率,缩短患者的 ICU 停留时间。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氧合指数的变化,避免插管时机的延误。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撤机成功率提供生理学依据。方法检测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撤机困难COPD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观察患者自主呼吸(SB)及机械通气时的呼吸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SB时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和分钟通气量(Ve)分别为(27.94±8.23)次/min、(0.266±0.107)L和(6.843±1.333)L/min,机械通气时的RR降低,而VT和Ve时升高(均P<0.05)。SB和机械通气时的动态内源性呼吸末正压分别为(0.82±0.19)kPa和(0.41±1.12)kPa,SB时明显增高(P<0.01),吸气中期气道阻力(RL)(2.43±0.94)kPa/(L.S)。SB时的P0.1为(0.61±0.16)kPa。SB时的最大跨膈压、最大食管负压和最大吸气口腔压分别为(5.08±0.93)kPa、(-5.00±0.95)kPa和(-3.78±0.86)kPa。SB时跨膈压(Pdi)和吸气压力时间乘积(PTPins)分别为(0.82±0.20)kPa和(48.93±11.94)kPa.s;机械通气时较SB显著降低,分别为(0.67±0.17)kPa和(30.33±11.72)kPa.s(P均<0.05)。结论撤机困难COPD患者存在显著的呼吸力学异常,SB时呼吸浅快,动态内源性呼吸末正压、RL与呼吸中枢驱动等均增高,吸气肌肉无力;应用PSV(1.57 kPa)联合PEEP(48%动态内源性呼吸末正压)可降低约50%的动态内源性呼吸末正压、17.8%的Pdi和38%的PTPin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三级医院严重感染集束治疗的依从性,为推广指南积累相关数据.方法 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选择2006年1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43例重症肺炎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集束治疗组),分教育、试验和运作3个阶段实施6 h严重感染集束治疗和24 h严重感染集束治疗.选择2004年1月1日-2006年10月31 日在院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结果 ①6 h集束治疗中:血清乳酸测定率为20.9%(9/43);抗生素治疗前获取血培养的实施率为7.0%(3/43);100.0%(43/43)能在1 h内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44.2%(19/43)输入20 ml/kg的晶体液或等量胶体液(20%白蛋白1.1 ml/kg或6%羟乙基淀粉4.8 ml/kg),6 h内输入液体量(折算为6%羟乙基淀粉剂量)为(503.95±176.19)ml;94.7%(18/19)应用血管收缩剂;7.0%(3/43)使用正性肌力药多巴酚丁胺和(或)输浓缩红细胞.②24 h集束治疗中:小剂量类固醇使用率为31.6%(6/19);34.9%(15/43)的患者血糖控制在8.3 mmol/L以内;吸气末平台压<30 cm H2O(1 cm H2O=0.098 kPa,潮气量为6 ml/kg)的机械通气患者占97.6%(40/41).③6 h和24 h严重感染集柬治疗的依从性分别是0和21.4%,整体依从性为0.④与对照组比较,集束治疗组病死率绝对值下降了23.3%(18.6%比41.9%,P=0.019).结论 目前本院严重感染集束治疗仅能达到部分依从.提示国内推广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管理指南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