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再灌注治疗可明显提高病人存活率 ,由于心肌细胞耐受缺血缺氧能力低下 ,一旦缺血发生后 ,易发生致命性细胞损伤。因此 ,这些病人尽管做了再灌注治疗 ,心肌梗死面积仍然很大 ,针对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血损伤 ,提出了心脏保护这一概念。人们通常说的心脏保护 ,指的是心脏外科手术时进行体外循环时应用的心脏停搏液以达到保护心脏免受缺血损伤的目的。广义地讲 ,心脏保护是在心脏搏动情况下保护缺血心肌免受损伤 ,这一概念是基于细胞本身具有抗缺血保护机制这一认识上提出的 ;触发这一内源性保护机制是缺血本身 ,这就是平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经冠状动脉内导入重组 β-gal腺病毒后心肌的转染效率 ,证明冠脉内导入途径是否为重组基因导入心脏的有效的可行的途径。方法 :用定向克隆的方法构建重组 β -gal腺病毒载体 ,将 1 .53× 1 0 1 2 pfu重组 β-gal腺病毒经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由左冠状动脉分别导入到 7只雄性Yorkshire猪心脏中 ,于术后 1周、2周、4周及 8周处死动物 ,取左右冠状动脉、3~ 5mm厚的不同部位的心肌及各实质脏器标本 ,经 1 .2 5 %戊二醛固定 2 0min ,用PBS洗涤 3次 ,在室温下用X -gal染液染色 1 6~ 2 4h ,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及HE复染 ,光镜下计算出表达 β -gal的心肌细胞百分数即为转染效率。结果 :经冠状动脉内导入重组基因后 ,于术后 1周即有 β-gal表达 ,2周达高峰 ,心肌细胞的转染效率高达 45 .57% ,全层左冠状动脉壁、心肌间质中均有 β-gal表达 ,4周 β-gal表达下降 ,8周 β -gal恢复至对照组的基线水平。结论 :经冠状动脉内导入重组腺病毒 ,心肌细胞及冠脉壁重组基因表达效率高 ,说明冠状动脉内导入重组目的基因将是冠心病基因治疗中有效的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5-胞苷(5-azacytidine,5-aza)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问充质于细胞(mensenchymal stemcell,MSC)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MSC,用不同浓度5-aza诱导不同时间.观察MSC凋亡情况。结果:正常培养兔MSC有轻度细胞捌亡;5-aza诱导浓度达15μmol/L时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当浓度达10μmol/L,诱导时间延长则细胞洲亡率明显增加(P〈0.05),超过15μmol/l。时出现成片细胞死亡。结论:5-aza诱导对体外培养兔骨髓间质干细胞有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其作用程度与诱导时间及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全反式维甲酸对培养的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培养的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 (VSMCs)迁移的影响。方法 :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 ,ATRA(2 .5× 10 -6mol/L)分别作用经PDGF -BB(2 0ng/ml)和 10 0 %FCS趋化作用下的VSMCs,采用改良的Boydenchamber方法检测VSMCs的迁移活性。结果 :ATRA作用的VSMCs对PDGF -BB和 10 0 %FCS的化学趋化活性明显减弱。结论 :ATRA具有抑制VSMCs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Pd)及阵发性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将42例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1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80mg/d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各组P波最大时限(Pmax)和Pd,并计算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期间每例阵发性房颤平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Pmax和Pd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对照组Pmax和Pd无明显变化,其分别为115.4±10.2ms和44.7±12.8ms(P>0.05);但观察组Pmax和Pd明显缩短,其分别为99.8±8.2ms和31.0±10.7ms,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每例患者阵发性房颤平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缬沙坦能够减小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Pmax与Pd,提示血管紧张素可能参与了Pmax与Pd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性,56岁,因"劳力性胸闷、心悸3年,颜面及四肢浮肿1月余"入院。既往有高血压3级病史10余年,平时常规服用倍他乐克、尼群地平等药物控制血压;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T 36.7℃,P 62次/分,R 18次/分,BP 138/84 mmHg,神智清楚,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口唇无紫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颜面轻度浮肿,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62次/分,心律不齐,心尖区可闻及2/6收缩期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中度  相似文献   
7.
周建华  党书毅  胡玲 《心脏杂志》2002,14(6):490-490
mahaim纤维参与和形成的心动过速在临床上较为罕见 ,现就我院收治并成功消融的 1例 m ahaim纤维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予以报道。1 对象和方法 患者女性 ,2 0岁 ,心动过速病史 4年 ,心动过速时频率 180~ 2 0 0· min- 1 ,每次发作持续数十分钟。未发作时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心动过速发作时 QRS波形增宽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 ,心电图拟诊为“右室特发性室速”。行电生理检查 :心房、心室分别行分级递增起搏和程序刺激 ,诱发心动过速 ,确定心动过速的准确性质。消融方法 :在标测的靶点处释放射频电流 ,功率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国产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2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59例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体外压迫穿刺点止血,43例人工传统压迫止血.记录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动脉压迫止血器组止血时间[(3.0±1.5)min比(20.0±2.5)min,P<0.001]和下肢制动时间[(8.0±1.2)h比(17.0±4.2)h,P<0.001]明显短于人工压迫组;局部并发症和迷走神经反射两组无差异.结论 经皮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安全、有效,缩短卧床时间,且不增加血管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何朝荣  张群林  王玮  王崇全  王卫民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508-3509,F003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及其向内皮样细胞定向分化条件。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兔骨髓,肝素抗凝,经淋巴细胞分层液(相对密度为1.077)密度梯度离心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贴壁培养法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然后在内皮细胞生长环境中进行诱导分化,观察细胞的体外生长特点及其生化特性。结果:MSC每扩增一代,细胞数量增加5~8倍,7.65&;#215;10^3个原代MSCs体外扩增3代即获得1.26&;#215;108个细胞。特定条件下贴壁细胞延展呈梭形,形成细胞簇、索状结构及“铺路石”样结构,扩增细胞免疫组化证实表达CD31和VIII因子相关抗原(factor VIII related antigen 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具有吞噬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功能。结论:.MSC扩增能力强,在体外能诱导其向内皮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52岁.因胸骨中下段针刺样疼痛15 d入院.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常规治疗和准备后拟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内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