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5例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进展。方法总结分析15例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测、X线钡餐造影、普通内镜、超声内镜检查和治疗结果。将部分接受超声内镜检查者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5例患者中有症状和体征者8例,其中伴发溃疡4例(溃疡并发穿孔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例。所有患者血清学检查无异常;接受X线钡餐造影6例,内镜检查13例。诊断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仅2例;超声内镜检查8例,均诊断为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15例患者中采用外科手术治疗7例,内镜摘除治疗8例,术前超声内镜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一致。结论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超声内镜检查对该病的诊治有一定价值,外科于术或内镜下摘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美蓝染色对741例胃炎性病变和131例胃癌病人之胃粘膜活检组织的Hp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CAG)Hp检出率分别为62.59%和61.60%,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CSG)的38.61%(P〈0.01)。胃癌组中,伴有癌周粘膜肠化生者Hp检出率明显高于不伴肠化生才(P〈0.05),在活动性CSG和CAG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细胞(NKC)及树突状细胞(DC)在胃癌中浸润的数量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51例外科手术切除胃癌组织进行肿瘤组织内NKC及DC的检测。结果在淋巴结转移阳性、5年内死亡、TNM分期期以上的胃癌组织中NKC及DC数量明显减少(P<0.05)。在浸润深度肌层以下的胃癌组织中DC数量明显减少(P<0.01)。NKC和DC均为低密度组较NKC和DC均为高密度组或NKC和DC其中之一为高密度组其淋巴结转移数量多、TNM分期高及5年生存率低(P<0.05),且NKC及DC浸润数量越多,5年生存率越高。结论胃癌组织中NKC及DC的数量与其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及TNM分期相关,NKC与DC联合检测对评估胃癌的临床预后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美蓝染色对741例胃炎性病变和131例胃癌病人之胃粘膜活检组织的Hp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CAG)Hp检出率分别为62.59%和61.60%,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CSG)的38.61%(P<0.01);胃癌组中,伴有癌周粘膜肠化生者Hp检出率明显高于不伴肠化生者(P<0.05);在活动性CSG和CAG中,Hp检出率分别为89.41%和90.53%,而在非活动性CSG和CAG中仅分别为1.71%和1.23%,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提示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Hp有可能通过引发活动性胃炎、腺体萎缩、上皮肠化生等方式参与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 554例胃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探讨年龄、性别因素与胃癌的发病和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本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554例胃癌患者的术后病理学资料,比较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胃癌患者的分布状况及临床病理学差异。结果:胃癌的发病率男女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1-70岁为高峰年龄段(49%-61%);40岁以下女性发病多于男性,40岁以上则相反。40岁以下男女胃癌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大多为分化较差的低、未分化腺癌或印戒细胞癌(85%-93%),40岁以上患者中中分化腺癌的比例逐渐增高,尤以男性明显;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是各年龄段女性胃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61%-89%)。不同性别、年龄段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况相同。结论:不同性别、年龄段胃癌患者具有不同的发病状况和组织学类型,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和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