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病历摘要男,65岁。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1a余,心悸、气促o.5a,皮肤瘙痒1个月,双下肢水肿1d入院。T36.5‘C,P65次/min,R18次/min,BP148/80mmHg,扶入病房,慢性面容、皮肤萎黄,中度贫血貌,眼睑轻度水肿,颈软,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哕音,以贫血、牙龈出血、鼻衄、高血压、皮肤瘙痒、皮肤萎黄、纳差、水肿、心悸、气促乏力、泡沫尿等主要表现,心界向左下扩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技术快速筛查唐氏综合征的血清多指标联合检测方案.方法 收集25680例妊娠妇女孕中期血清标本,应用DELFIA分别进行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 β HCG)和游离雌三醇(uE3)的二联和三联定量检测,当血清中AFP、F-HCG筛查风险系数大于或等于1/270时,定为唐氏综合征高危妊娠(或筛查阳性).结果 (1)25680例妊娠妇女中,二联检测出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1 306例,阳性率为5.10%;三联检测出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1 562例,阳性率为6.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筛查的1 895例高风险患者中,发现有3例二联检测评估为唐氏综合征低风险者,其三联检测评估为唐氏征高风险.经羊水穿刺细胞染色体检查,均确诊为唐氏综合征.结论 孕中期血清AFP、Fβ-HCG和uE3的三联检测,对唐氏综合征的筛查更为准确,在减少筛查假阳性率的同时,此3项标志物联合筛查可提高唐氏综合征筛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3.
量子点技术快速检测HCV核心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采用量子点和磁微粒技术,建立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的检测体系,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以碳二亚胺交联法活化量子点及磁微粒,以针对HCV核心抗原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抗体与之连接,和ELISA及FQ-PCR法同时检测临床标本68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量子点磁微粒体系检测阳性11例、阴性57例;ELISA方法检测阳性8例、阴性60例;FQ-PCR检测阳性11例、阴性57例。量子点磁微粒体系检测HCV核心抗原与PCR方法相比,特异度为96.5%,灵敏度为81.8%;检测时间在40min内,灵敏度及特异度无显著性差异,且与HAV-IgM、HBV表面抗原阳性标本无交叉反应。结论量子点磁微粒体系检测HCV核心抗原与ELIsA方法相比有较好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检测时间大为缩短,以本体系快速检测目标抗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6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风湿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磊  蒋栋能  康玲  余鹃春  张征  王秀丽  董解菊 《重庆医学》2007,36(22):2328-2329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抗链球菌溶血素"O"、C反应蛋白及尿酸的检测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ASO、CRP,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耦联法测定尿酸,对6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进行风湿系列检测,并以类风湿关节炎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活动期风心病组ASO[(138.6±12.3) IU/ml],UA[(472.4±31.6)μmol/L]及ASO阳性率(53.8%)明显高于静止期风心病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和健康对照组,CRP[(11.34±2.11)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ASO、CRP及UA的联合检测对风湿性心脏病的风湿活动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CRP与循环内皮细胞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以2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43例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和2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及血清CRP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组CEC数量(8.3±2.4/0.9μl)和CRP水平(6.41±2.12 mg/L)明显高于冠心病组(7.2±3.1/0.9μl、4.63±1.88 mg/L)(P<0.01)和健康对照组(3.6±2.0/0.9μl、2.31±1.26 mg/L)(P<0.0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CEC数量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682,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可能与CEC及CRP有关,二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在其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婴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临床价值,为婴儿HCMV先天性感染的快速特异性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法检测84例疑似先天性HCMV感染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婴儿中尿液HCMV-DNA及血清HCMV-IgM。结果 84例中枢神经损伤婴儿尿液中,29例HCMV-DNA阳性,检出率为34.5%。活动性HCMV感染病毒载量介于5.9×105~7.6×102 copy/mL。HCMV-IgM阳性15例,检出率17.8%。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P<0.01)。结论婴儿先天性HCMV感染是引起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连续动态检测患儿HCMV多种指标时,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可快速、特异地定量检测HC-MV-DNA,有效反映体内HCMV的活动性感染,在HCMV感染的快速诊断、疗效观察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患者血清、晨尿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eal-time PCR检测(实时PCR检测)巨细胞病毒(CMV)的检出率。方法对血清HCMV-IgM检测(胶体金标免疫层析法)阳性疑似病例,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其血清,晨尿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CMV-DNA,比较3种不同标本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血清标本CMV-DNA阳性检出率为4.76%,晨尿沉渣标本阳性检出率为18.18%,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液标本阳性检出率20.93%,3者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Real-timePCR法检测HCMV-DNA以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中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晨尿沉渣标本,血清标本检出率最低。  相似文献   
8.
余鹃春  姚磊 《西部医学》2009,21(6):1017-1018
目的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标志物与DNA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及ELISA方法对20例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标志物及DNA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20例患者HBsAg和HBeAg阴性的不同组合模式均可检测到低拷贝的HBV-DNA,其中抗-Hbe+、抗-HBc+共11例(5SoA),而抗-HBs4-、抗-Hbe+和抗一HBe+共5例(25%);16例血清HBV-DNA含量〈1000copies/ml,仅3例肝功能轻度异常。结论HB—sAg阴性的不同血清学模式存在低拷贝HBV感染,荧光定量PCR在隐匿型HBV感染中具有很好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中人类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例冠心病患者(CHD组),17例其他心脏病患者(心脏病组)和2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CEC进行检测,并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CEC的HCMV-DNA进行分析.结果 CHD组CEC数[(7.2±3.1)个/0.9 μl]明显高于心脏病组[(3.9±2.1)个/0.9 μl]和对照组[(3.6±2.0)个/0.9 μl],且CHD组CEC的HCMV-DNA检出率(30.2%)明显高于对照组(10.7%)以及心脏病组(11.7%).结论 HCMV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冠心病患者CEC增高的原因之一,这可能在HCMV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以4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17例其他心脏病患者和2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及血清CRP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组CEC数量[(7.2±3.1/0.9μl]和CRP水平[(4.63±1.88)mg/L]明显高于其他心脏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CEC数量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621)。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可能与CEC及CRP有关,二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