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获得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尾蚴66~68kD抗原的编码基因,为日本血吸虫疫苗和诊断研究提供材料。方法:以Sj尾蚴66~68kD抗原免疫家免获得的单特异性血清为探针,对Sj尾蚴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将所获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断进行PCR扩增、琼脂糖电泳初步鉴定,并挑选出4个强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通过互联网NCBI/BLAST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共获得21个持续阳性克隆,其中10个阳性克隆初步鉴定显示为单一扩增条带,且插入的cDNA片段大小分布于0.5—3.0kb之间;4个强阳性克隆分别与日本血吸虫SJCHGC05187,SJCHGC05173,SJCHGC06989,SJCHGC01894显著同源。结论:获得了4种日本血吸虫相关的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体外观察抗日本血吸虫生殖功能分子SIEA26~28kDa单链抗体与日本血吸虫各阶段的靶向部位,探讨单链抗体在抗血吸虫病疫苗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扩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克隆至PET32a/SIEA26~28kDa-scFv质粒,构建PET32a/EGFP-scFv质粒.转化至感受态E.coli BL21(DE3)中,并诱导表达单链抗体融合蛋白,分析单链抗体融合蛋白与SIEA26~28kDa的结合特异性.单链抗体融合蛋白与日本血吸虫成虫、虫卵切片孵育,荧光显微镜下观测GFP信号,确定特异性单链抗体的靶向性.结果 重组质粒PET32a/EGFP-scFv构建成功,Trx-EGFP-scFv融合蛋白高效表达,与SIEA26~28kDa特异性结合.GFP信号主要集中在未成熟卵卵胚,雌虫卵巢、卵黄腺及与生殖系统邻近的肠腔组织.结论 SIEA26~28kDa单链抗体与血吸虫未成熟卵胚胎及雌虫生殖系统具有较强的靶向性,具有潜在抗卵胚发育、抗雌虫生殖作用,为SIEA26~28kDa单链抗体在抗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免疫靶向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血吸虫病的诊断检测技术在血吸虫病的防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除了病原学诊断技术的改进,免疫学诊断技术也因为其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实用性,成为当前血吸虫病的常用诊断手段,而且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化学、免疫传感器等新技术的渗入.极大地促进了血吸虫病诊断方法和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检测并比较78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96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显示,T2DM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提示T2DM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明显异常,其指标变化对控制糖尿病血管性病变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价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分析在早期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期间采用检测补体C3、C4水平联合血清白球蛋白比值(AGR)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我院)治疗的100例SLE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有无发生狼疮性肾炎(LN)分LN组42例,非LN组58例,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开展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补体C3、C4水平及AGR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补体C3、C4指标、血清白蛋白(Alb)、AG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球蛋白(Glb)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N组Alb、AGR低于非L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补体C3、C4、G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上进行补体C3、C4水平联合AGR检测能为SLE患者早期诊断提供支持;AGR与患者狼疮性肾损害有关;本研究并未发现Glb及补体C3、C4水平与狼疮性肾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6.
7.
检测日本血吸虫病胶体碳试纸条的研制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发一种快速检测血清中日本血吸虫抗体的免疫诊断方法。方法:用胶体碳标记日本血吸虫成熟虫卵可溶性抗原(SEA),与待测血清中日本血吸虫抗体结合,再用SEA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以捕捉碳标SEA-血吸虫抗体复合物,达到检测血吸虫抗体的目的。 结果:检测137份血清,与间接血凝法(indirect haemagglutination assay,IHA)检测结果一致性为98.54%,如经IHA试剂盒检测呈阳性者即视为阳性血清,则该方法的检测敏感性为98.99%,特异性为97.37%;且检测条带的灰度与血清效价具有曲线关系,因而可以对待测血清作半定量分析。 结论:胶体碳试条层析法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作血吸虫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天然分子疫苗相关靶基因的双价疫苗pVAX1/SjRPS4·CB、pcDNA3.0/SjRPS4·CB,并观察其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分别以pcDNA3.0/SjRPS4、pcDNA3.0/SjCB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SjRPS4、SjCB,重叠PCR法将SjRPS4、SjCB拼接,扩增,经双酶切后与真核质粒载体pVAX1、pcDNA3.0连接,转化DH5α细胞,筛选阳性克隆;提取双价重组质粒、空质粒及pVAX1/SjRPS4,经左腿股四头肌注射昆明小鼠,14d后取肌肉组织切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及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双价重组质粒的表达;提取pVAX1/SjRPS4·CB、pcDNA3.0/SjRPS4·CB、pcDNA3.0/SjRPS4、pcDNA3.0/SjCB及相应空载体,100μg/只或等量PBS经左腿股四头肌注射昆明小鼠,4周后以(20±1)条尾蚴贴腹感染,6周后检测减虫率、减卵率。结果PCR、EcoRI/XhoI双酶切及测序证实双价疫苗pVAX1/SjRPS4·CB、pcDNA3.0/SjRPS4·CB构建成功;肌肉组织间接免疫荧光及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重组质粒能够在小鼠肌肉细胞内成功表达;与PBS组相比,pVAX1/SjRPS4·CB、pcDNA3.0/SjRPS4·CB、pcDNA3.0/SjRPS4、pcDNA3.0/SjCB免疫小鼠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与相应的空质粒组相比各指标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载体构建的双价疫苗之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真核双价重组质粒pVAX1/SjRPS4·CB、pcDNA3.0/SjRPS4·CB,二者免疫昆明小鼠均可以产生比单价疫苗更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候选核酸疫苗pcDNA3/sjHGPRT肌肉注射后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pcDNA3对照组和pcDNA3/sjHGPRT实验组,实验组免疫接种剂量为150μg,各组于免疫接种后12h、1、3、6周分批处死,留取全血、心、肝、脾、肺、肾及注射部位肌肉,提取各组织总DNA,PCR法检测pcDNA3/SjHGPRT的分布。结果接种后12h即可在小鼠血液、心、肝、脾、肺、肾组织及注射部位肌肉中检测到质粒分布,接种后3周仍可在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及个别脏器组织中检测出,至接种后6周不再检出。结论肌肉注射pcDNA3/SjHGPRT后,可在组织中广泛分布,持续分布时间为接种后3周,随后质粒DNA不再被检出,证明其与小鼠基因组DNA整合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核糖体蛋白SjRPS4、SjRPL7DNA疫苗对小鼠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大量制备pcD-NA3.0/SjRPS4和pcDNA3.0/SjRPL7质粒DNA疫苗,昆明小鼠40只,随机均分为A、B、C和D组,A组为生理盐水(NS)组,每次肌肉注射100μL生理盐水;B组每只小鼠的股四头肌注射100μgpcDNA3.0裸质粒DNA;C组为pcDNA3.0/SjRPS4真核重组质粒组,每次肌肉注射质粒100μg/100μL;D组为pcDNA3.0/SjRPL7真核重组质粒组,每次肌肉注射质粒100μg/100μL。每隔2w同量加强免疫1次,共3次。末次免疫后第2w测定免疫各组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后,经小鼠腹部皮肤人工感染20±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第42d处死小鼠,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与NS对照组比较,pcDNA3.0/SjRPS4和pcDNA3.0/SjRPL7免疫组小鼠均获得了较显著的减虫率、肝减卵率、肠减卵率、每雌子宫减卵率。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cDNA3.0/SjRPS4和pcDNA3.0/SjRPL7DNA疫苗对小鼠均有较强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