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清肺承气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感染期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72例确诊为SAP感染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慰剂,观察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清肺承气颗粒,疗程为7d.分别于第1、3、7天,检测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HLA-DR)、T辅助淋巴细胞1/2(Th1/Th2)、自然调节性T细胞(Treg).结果 28 d内观察组死亡2例(5.13%),对照组死亡7例(21.21%),P ≤0.05.两组第1、3天外周血HLA-DR、Th1/Th2、Treg比较,P均>0.05.第7天,观察组外周血HLA-DR、Th1/Th2、Treg分别为87.02%±15.94%、5.96 ±6.12、4.58%±3.67%,对照分别为51.01%±33.90%、2.53 ±1.74、8.87%±6.19%;两组比较,P≤0.01、0.05、0.05.结论 清肺承气颗粒可减轻SAP感染期患者免疫抑制、促进免疫恢复,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余杨梓  傅强  李静 《天津医药》2012,40(7):672-674
目的:研究免疫失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继发全身感染中的作用。方法:5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确诊全身感染组(A组)和可疑全身感染或无全身感染组(B组)。检测入院第1、3、7、10天的外周血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T辅助淋巴细胞1/2(Th1/Th2)比值,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统计患者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的天数及28d病死率。结果:55例患者平均住SICU(9.82±4.32)d,住院(24.72±10.35)d,28d病死率为9.09%。A组病死率及住SICU天数较B组增加。A组各时间点HLA-DR和Th1/Th2均低于B组。各时点Treg值A组均高于B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住SICU天数、28d病死率与HLA-DR呈负相关。各时间点Th1/Th2值与Treg呈负相关。各时间点累及脏器数与HLA-DR呈负相关,与病死率呈正相关。结论:全身感染患者早期即出现抗原呈递作用受阻碍,免疫失衡,增加了机体对内、外源性感染的易感性,机体不能有效清除病原体,延长了住SICU的天数,增加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清肺承气颗粒对"大肠腑实证"所致ALI/ARD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全国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模式,制定"大肠腑实证"所致ALI/ARDS患者的纳入标准和排除,严格参照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将满足入组排除标准的患者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的中央随机系统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清肺承气颗粒和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检查、尿常规、便常规、L/M比值、血气分析等,并记录两组患者死亡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预后指标。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以及病情严重程度(APACHE-I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经清肺承气颗粒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氧和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APACHE-II评分、死亡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清肺承气颗粒治疗大肠腑实证所致ALI/ARDS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对今后的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还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了实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患者肠屏障功能障碍与血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55 例SAP 患者按双侧上肢静脉血双瓶培养是否阳性分为确诊血行感染组(A 组,18 例)和可疑血行感染或无血行感染组(B 组,37 例).按指南标准的诊治常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系统性治疗SAP,计算入组时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检测入组1、3、7d 尿乳果糖/ 甘露醇(L/M )比值,外周血内毒素(ET )水平;提取粪便总DNA,获得反映肠道菌群组成特征的肠道细菌基因重复一致序列(ERIC )的指纹图谱,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累及器官数,并统计患者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 )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 病死率.结果 A 组住SICU 时间(、d:11.75±4.83 比7.68±3.33 )及28 d 病死率(16.67% 比5.40% )均较B 组显著增加.两组入组1 d L/M 比值、ET 水平、累及器官数、CCr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周内A 组L/M 比值、ET 水平均显著上升,B 组显著降低,且A 组各时间点均高于B 组[L/M 比值3d:3.83±1.67 比1.33±0.56,7d:4.37±1.95 比0.95±0.30 ;ET(kEU/L)3d:110.40±50.32 比45.19±15.68,7d:212.10±100.46 比30.07±10.02,均P<0.05 ];累及器官数(个)A 组随时间延长显著增加,B 组7d 较1d 、3d 显著下降,且3d 、7d 均显著低于A 组[3d:2.17±1.11 比3.12±1.51,7d:1.56±0.61 比4.23±1.94,均P<0.05 ].两组CC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部患者各时间点L/M 比值与ET 呈正相关(r = 0.867,P<0.05).A 组ERIC 优势条带数目、结构分布差异较大,B 组优势条带数目、结构分布趋于相似.结论 血行感染患者1 周内肠屏障功能障碍显著加重,血ET 水平显著上升,累及多器官,加快多器官衰竭的病程,病死率增加.故有效进行肠屏障功能的监测和保护,将成为在SAP 病程中控制发展为血行感染、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清肺承气颗粒对大肠腑实证合并ALI/ARDS患者的肺功能和肠功能的影响,以及肠功能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实验设计方法,从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在5个中心入选符合大肠腑实证表现的腹部疾患合并肺损伤的患者207例。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通里攻下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通里攻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里攻下药物清肺承气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 d、3 d、7 d的氧合指数、L/M,治疗前、治疗后7 d的APACHEⅡ评分,治疗7 d后病死率。结论:清肺承气颗粒治疗大肠腑实证表现的腹部疾患所致肺损害患者,能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肠屏障功能,降低病死率,并证实肺功能的改善与肠功能的改善密切相关,通过治疗作用证实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