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脑梗死早期中医各证型与脑血管造影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CT/MRI检查证实,且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的脑梗死住院患者,在发病的13天,通过中医四诊获得临床资料,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辨证分型,一周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对比分析脑血管狭窄发生率、脑血管狭窄程度及脑血管病变支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脑梗死早期血管狭窄发生率为53.2%,血管病变特点是前循环重于后循环;脑梗死早期不同证型之间脑血管狭窄发生率、血管狭窄程度和脑血管病变支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地区脑梗死脑血管病变特点是前循环重于后循环;脑血管狭窄程度及脑血管病变支数与各证型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由郑守曾教授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五版《中医学》教材已出版使用,与既往历版《中医学》教材有显著不同,该版教材打破过去内容大多由中医学专业五六门主干课程的教材分别压缩组合而成的惯例,编写以“两大模块,两个结合,一条主线”为思路,在保持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反映中医学学术发展的成熟内容的前提下,力争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通过对中医学产生发展的人文背景、哲学思想的分析,对生命观、疾病观及诊疗技术与应用实践的介绍,在向学生传授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人类复杂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不同医学体系对于生命现象的认知差异,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并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中医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第五版《中医学》教材特点的分析及教学对策的一些思考总结如下。1新版《中医学》教材的特点这部《中医学》教材的编写思路,用编者的话来说可概括为“两大模块,两个结合,一条主线”[1]。在编写体例,这部《中医学》教材将中医学内容划分为核心模块和扩展模块“两大模块”。核心模块构成全书上篇,包括中医学学术发展的人文背景及哲学思想、中医学的生命观、疾病观、诊断技术、防治理论与手段几部分,涵盖了中医学的主要知识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SCI、CNKI、CBM—disc、VIP、万方数据库,纳入针灸治疗LIDH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对同质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共计540人。按观测指标、对照组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其中5个研究无效率汇总RR=0.5,95%CI(0.34,0.73),表明针灸组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研究疼痛程度汇总MD=0.28,95% CI(-1.86,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事件的报道。结论:针灸治疗LIDH是有效、安全,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有限,且纳入研究存在高风险的选择性偏倚、实施性及测量性偏倚,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还需提供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何源浩  吕军影 《四川中医》2001,19(10):42-42
用中成药五淋化石丸配合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壮腰健肾丸、龟鹿补肾丸治疗老年人肾结石35例,治愈26例(74.29%),有效7例(20.0%),无效2例(5.71%),总有效率94.3%.对照组35例,总有效率74.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对比P<0.01.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性关节炎184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类风湿因子(RF)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4例确诊RA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显示RF阳性检出率偏低,且与病情不成正比。结论:RA诊断时不能过分依赖RF的结果。同时,就诊患中存在着半数以上非指关节病变的初诊,要配合相应检查,综合分析,避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7.
亚健康状态从肝失疏泄辨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健康状况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一组临床症症候,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边缘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等。特点:以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常因工作,学习压力太过或不良精神刺激等,导致肝失疏泄,功能减弱或太过为主要病机。以肝失疏泄为主轴疏肝解郁为基础是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状态”良策之一。  相似文献   
8.
背俞穴的主治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新贵  何源浩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3):170-170,182
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83/20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背俞穴”,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并手工检索相关书籍。经系统复习中医与古代文献,结合现代研究从经络学、解剖形态学及与脏腑的关系等角度探讨背俞穴治疗脏腑官窍疾病的机理,膀胱经上的背俞穴与相应的脏腑比邻,与十二经脉有直接和/或间接的联系,解剖形态学上背俞穴位在所属脏腑的神经节段分布范围内或临近节段,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是背俞穴治疗脏腑及其相关组织疾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免疫指标变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免疫指标变化关系。方法:选择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共分4型,分别检测血清中IgA、IgG、IgM、IgE等免疫指标。结果:4个证型中,免疫指标变化以IgA、IgG增高明显,程度依次为寒湿型>湿热型>痰瘀互结型>肝肾两虚型。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临床观察及检测结果表明,中医证型不同,其免疫指标变化亦有一定的差异,寒湿型、湿热型是疾病早期初发或活动期,其免疫功能亢进;痰瘀互结型、肝肾两虚型多表现为疾病的缓解期或后期,其免疫指标变化不大或稍有减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三种方案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疗效的差别。方法将广西某中学甲肝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中药、中西药联合、西药治疗。结果 (1)三组治愈率均为100%。三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中药组(18.88±5.41)天,中西药组(22.57±6.15)天,西药组(20.24±5.65)天,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三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4.85±1.86)天、(9.68±7.40)天、(8.15±4.56)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各组治疗5天,治疗12天肝功能改善程度不同,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三种方案治疗甲肝均有效,对肝功能改善疗效相当,纯中药治疗方案在症状缓解方面优于其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