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患儿女,2岁11个月,因语言、智力落后,伴手部刻板动作1年半来诊.患儿出生后发育正常,到1岁左右能主动叫爸爸妈妈,1岁4、5个月时出现语言发育落后,已经学会的语言逐渐丧失,与人交往障碍,对人不理不睬,不与家长和儿童进行游戏,独自玩小汽车1~2 h以上.智力逐渐倒退.不时咬牙、反复的外旋握拳和搓手.时常打自己的头,咬人、掐人、抓人头发.愿嗅袜子等异味物品,常常用手抓粪玩,有时抹到自己脸上.睡眠少,步行蹒跚.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A和维生素D是与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两种脂溶性维生素,充足的维生素A、维生素D营养对儿童早期发展及疾病的防治具有积极的作用,缺乏和不足均会影响儿童健康。针对儿童保健医生和儿童家长对维生素A、维生素D的营养现状、缺乏原因及危害、防治措施、安全性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疑虑,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就上述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了充分讨论,基于现有研究成果,达成如下共识,希望对我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编制儿童依恋行为问卷并建立其判别函数, 为评价1~2岁幼儿依恋行为测评提供工具。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和专家访谈, 以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Attachment Q-set, AQS)为基础构建儿童依恋条目库, 经预测试形成“依恋初始问卷”。随机抽取8市城区612名1~2岁儿童进行初始问卷测试, 经6次探索性因素分析, 删除CR值达不到显著水平、与总分相关系数<0.30的条目以及项目负荷量<0.4的条目, 最后形成《1~2岁幼儿依恋问卷》, 然后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通过对济南市城区128名幼儿SSP分析结果和依恋问卷数据进行判别分析, 形成依恋类型的判别函数。结果 《1~2岁幼儿依恋问卷》含有8个因子, 36个条目。同质信度克伦巴赫系数为0.77, 分半信度为0.74, 重测信度为0.56;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均达到良好水平。与SSP相比, 判别函数对A型、C型判定符合度为100%, 对B型判定符合度98%。SSP分型和依恋问卷判别分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 P=0.94)。结论 依恋问卷信度、效度以及判别函数区分度良好, 达到心理测量学的标准, 可以用作1~2岁幼儿依恋行为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脂肪组织抵抗素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幼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分别以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8周,根据体重筛选出肥胖大鼠和肥胖抵抗大鼠。分别于高脂饲养8周和16周时检测肥胖、肥胖抵抗大鼠抵抗素表达,血清抵抗素、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等指标。【结果】肥胖抵抗大鼠抵抗素表达及胰岛素抵抗程度均显著低于肥胖大鼠。随高脂喂养时间延长,差异更加显著。【结论】肥胖抵抗与肥胖的发生和抵抗素不同程度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庭养育环境与婴幼儿早期气质发展的关系。【方法】在1、12、24个月分别对94名小儿进行家庭背景、母亲个性、养育方式和儿童气质进行调查和测评。【结果】不同喂养方式和不同个性母亲之间12月时儿童的气质类型表现出差异,其他因素之间则未表现出差异;除与儿童一起的时间外,家庭养育方式各因素均与小儿气质纬度或多或少的相关关系。【结论】喂养方式和母亲个性特点对1岁儿童气质类型有一定影响;家庭养育方式对儿童早期气质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7.
血小板生成素为新生现的一种造血细胞生成调节因子。在体内、外单独应用均能特异导巨核系祖细胞及功稚巨核细胞的增殖成熟,使血小板产量增加,和SCF等其他细胞因子有协同作用。其特性为临床用于治疗血小板生成低下状态提供了潜在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2岁幼儿社会情绪发展的常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对儿童早期社会情绪发展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在济南、济宁、淄博、聊城、日照市城区人口随机抽取1~2岁儿童296名,进行家庭基本情况、《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中国1~3岁幼儿气质问卷》、《12~36月龄儿童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测定。分析一般因素、儿童气质、家庭养育环境等因素与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关系。结果 不同气质类型、母亲围生期精神状态、父母亲教育程度的儿童之间在社会情绪发展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 0.05);家庭养育环境除忽视/惩罚因素外,情感温暖/环境气氛、社会适应/自理、语言/认知信息等因素均与儿童社会情绪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P均<0.01)。结论 儿童气质、父母教育程度和母亲孕期精神状况和家庭养育环境均可能影响儿童早期社会情绪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发育水平、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济南市188名婴幼儿分别在3月龄、12月龄行《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问卷》测评,2岁行《12~36月龄儿童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和《0~6岁小儿发育诊断量表》测评,分析家庭养育环境与发育水平和情绪社会性发展间的关系。结果 3月龄家庭养育环境总分、感知/认知、人际互动/喂养因素和12月龄语言/认知因素与儿童2岁DQ及大部分能区得分呈正相关;12月龄社会适应/自理因素与2岁语言发育呈正相关。3月龄家庭养育环境总分与2岁时外显行为、失调域得分呈负相关。12月龄时家庭养育环境总分及社会适应/自理、忽视/惩罚因素与外显行为域、失调域呈负相关,所有养育环境因素均与社会能力域呈正相关。结论 早期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早期发育和情绪社会性发展均有显著影响;改善家庭养育环境对促进儿童早期发育和情绪社会性发展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0.
乳母维生素K预防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婴儿VitK缺乏性出血症的有效预防途径。方法 乳母口服VitK1每10天1次,共10次。结果 干预组VitK缺乏性出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P<0.01)。结论 乳母口服VitK1片能有效地预防典型及晚发性VitK缺乏性出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