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旋CT三维成像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 CT三维成像对于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5例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螺旋 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结果 螺旋 CT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类型。结论螺旋 CT三维成像对于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空间关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各种CT肺部表现,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辅助诊断依据。  方法  搜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COVID-19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对其主要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阶段COVID-19患者CT征象特点。  结果  在23例患者中,病变同时累及双肺的患者占56.5%(13/23),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患者占69.6%(16/23),分布于双肺外带的患者占65.2%(15/23),累及左/右肺下叶基底部的患者占82.6%(19/23),CT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影者占82.6%(19/23),磨玻璃密度伴实性密度影者占30.4%(7/23),呈现网格状改变的占26.1%(6/23);病变进展期病灶数量增多的患者占54.6%(6/11),病灶范围扩大的患者占63.6%(7/11),病变密度增高的患者占63.6%(7/11);缓解期病灶数量减少的患者占25.0%(4/16),病灶范围缩小的患者占81.3%(13/16),病灶密度减低的患者占62.5%(10/16),出现纤维灶的患者占37.5%(6/16)。对CT进展组(n=11)和缓解组(n=5)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CT检查作为COVID-19的重要诊断检查方法,在患者有流行病学史并且在CT上伴有肺炎征象的情况下,相较于病毒核酸检测,有利于疾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3.
童伦兵  伍兵 《武警医学》2020,31(7):592-594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空针导航联合平静呼吸法在穿刺活检肺亚厘米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05至2018-10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放射科诊断的肺亚厘米结节(≤1 cm)患者63例,在 CT引导下应用空针导航联合平静呼吸法进行穿刺取材,统计分析穿刺活检成功率、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空针导航联合平静呼吸法穿刺活检成功率为98.4%(62/63);术后气胸发生率20.6%(13/63),术后出血发生率31.7%(20/63);病例随访中均未发现感染或肿瘤播散转移等。成功穿刺活检的62例中:鳞癌4例,腺癌21例(原位腺癌3例),转移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慢性炎性反应19例,肉芽肿性炎7例,粉尘沉着伴淋巴细胞增生5例,肺泡上皮增生2例,真菌1例。结论 对肺亚厘米结节患者采用空针导航联合平静呼吸法进行穿刺活检安全可靠且成功率高,是诊断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复杂性阑尾炎患儿13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恢复状况;比较两组术前1 h及术后24、48 h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3、5 d时的疼痛状况;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时的Alvarado评分,记录术后并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5 d时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的血清CRP、IL-6、PCT水平较术前升高,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48 h的上述指标较术后24 h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 d的Alvarad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相较,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裸区和胃周围间隙的划分、形态学特征及其在影像学的应用意义。方法将65具成人尸体解剖观测胃裸区后膈下腹膜外间隙;46具成人尸体腹部连续断层标本,观测胃裸区后膈下腹膜外间隙出现平面、范围。选2例上腹部标本在胰尾处向肾旁前间隙内灌注红色乳胶,观察乳胶胰在周围的扩散和积聚情况。结果尸体解剖观测发现胃裸区位于食管腹段后方、邻近胃小弯侧胃的后壁无腹膜覆盖的区域,其出现率为100%。胃膈内侧韧带、胃膈外侧韧带和胃胰韧带勾画出胃裸区的范围,胃裸区与左膈之间的间隙为左侧膈下腹膜外间隙。胃周围间隙可划分为肝胃隐窝、网膜囊上隐窝、左侧膈下腹膜外间隙、网膜囊下隐窝、脾胃隐窝。左侧膈下腹膜外间隙与左肾旁前间隙相交通。结论(1)胃膈内侧韧带、胃膈外侧韧带和胃胰韧带勾画出胃裸区的范围,它们是划分胃周围间隙依据。(2)胃周围间隙可划分肝胃隐窝、网膜囊上隐窝、左侧膈下腹膜外间隙、网膜囊下隐窝、脾胃隐窝。(3)左侧膈下腹膜外间隙与左肾旁前间隙相通。  相似文献   
6.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又称骨纤维组织细胞肉瘤 ,临床上较少见。据国内35 0例统计 ,占原发性骨肿瘤的 1 9% ,恶性骨肿瘤的 4% 〔1〕。由于好发于胫骨上端、股骨下端或上端 ,易与骨肉瘤、骨巨细胞瘤相混 ,应予鉴别。为此 ,笔者收集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 9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X线资料 ,结合文献 ,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中 ,男性 3例 ,女性 6例。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75岁 ,中位年龄 48岁。病程最短 1月 ,最长 7年 ,平均 1年 2个月。主要临床症状为患处胀痛 9例 ,软组织肿块 6例。本组 9例均经正、侧位平片检查 ,手术切除和病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腹膜后肾周间隙肾脏与肾周起源肿瘤的主要CT征象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腹膜后肾周间隙肿瘤40例,以病理结果为依据,将其分为肾脏肿瘤组(n=14)和肾周肿瘤组(n=26),并对其CT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 肾脏肿瘤组的定位及起源征象以"新月征"、"鸟嘴征"、"肾脏嵌入征"、"肿瘤供血动脉征"多见,而肾周肿瘤组以肾脏移位伴肾轴旋转、肿瘤中心层面位于肾轮廓外多见.肾脏肿瘤组肿瘤的主要CT征象以"假包膜"、"囊变、坏死"、肿瘤血管丰富、下腔静脉内瘤栓及远处转移多见,而肾周肿瘤组以"分叶征"、"瘤内钙化"多见.结论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用于儿童腹膜后肿瘤的位置、起源及肿瘤的组织学特征的观察,其相应的CT征象有助于儿童腹膜后肾周间隙肾脏与肾周起源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64排螺旋CT对两种胃癌淋巴结分期的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64排螺旋CT在两种胃癌淋巴结分期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术前作64排螺旋CT检查且经住院手术证实的资料齐全的56例连续性胃癌病例。设定胃周和胃外淋巴结短轴径≥5mm为肿大淋巴结,由两位高年资医师独立对CT图像进行评估,对淋巴结进行计数,并分别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和日本胃癌规约(GRGCS)分期方法进行分期。评价在不同分期条件下,64排螺旋CT术前对胃癌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的差异。结果56例胃癌,手术共清除淋巴结322枚,短轴径≥5mm的淋巴结共计256枚,其中转移为阳性的淋巴结210枚;64排螺旋CT扫描对全部短轴径≥5mm的淋巴结的显示率为94%(240/256),检测出的阳性淋巴结百分率为95%(200/210)。对于胃壁旁组和血管旁组的肿大淋巴结,CT显示率和准确率较高。N分期的总体准确性,采用GRGCS方法为80%,UICC方法为77%。其中过高分期在GRGCS方法中的发生率为14%(8/56),在UICC方法中的发生率为9%(5/56);过低分期在GRGCS方法中的发生率为6%(3/56),在UICC方法中的发生率为14%(8/56)。两种N分期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能够较为全面和准确地观察胃癌淋巴结的位置、形态和大小,对于N分期的总体准确性较高,采用GRGCS和UICC分期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龋病晚期致牙冠大部甚至全部毁坏的后牙,往往由于修复体不易固位、牙合关系无法重建,而被医师拔除作义齿或人工牙根种植修复。但义齿常缺少真牙的感觉和功能,人工牙根种植费用高,且稳定性欠满意,故作者认为,要恢复生理感觉,利用残冠及牙根作固定修复具有更多优越性。作者从1984年开始,通过根管治疗保存牙根,并采用根内种植的冠钉联合体重建牙冠共198例,经1~10年的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8例,年龄17~65岁,男145例,女53例。部位:┴6 6 27例,┴7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手术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5例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肿瘤的位置、边界、密度/信号、强化等征象。结果 15例患者中,单发型4例,多发型5例,融合型6例。13例以肝包膜下分布为主,均伴"肝包膜回缩征"。14例见"棒棒糖征",7例见"核心模式"。CT平扫表现为肝内稍低密度的结节、团块影;MRI平扫表现为T1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表现为轻度强化、边缘环形强化及渐进向心性强化。结论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差异大,"肝包膜回缩征"、"棒棒糖征"及"核心模式"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