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及食管壁导致的一种少见的炎性肉芽肿性病变,其发病率低,易误诊.最容易混淆的疾病是食管癌和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结核常见症状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消瘦和发热等,这些症状与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癌比较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尤其是食管结核合并结合性腹膜炎更是少见.本文报道1例食管结核合并结核性腹膜炎,并结合文献,就诊断及治疗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的疫苗治疗免疫学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乙型肝炎疫苗治疗的13例患者的观察,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特异细胞增殖反应及其抗原特异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观察疫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探讨肝炎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学作用机制。血清HBVDNA水平在疫苗治疗结束后6个月显著地下降。疫苗治疗诱生6例抗原特异性CD4 T细胞的增殖反应(38 5 % ) ,同时分泌高水平的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HBVDNA水平在疫苗治疗结束6个月和18个月显著下降。表面抗原特异性CD4 T细胞可以间接地抑制HBV的复制,是由抗病毒细胞因子来介导  相似文献   
3.
朴熙绪  任粉玉 《临床荟萃》2005,20(12):710-712
铁代谢异常与某些肝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血色病性肝病就是由于铁代谢异常所引起.近年的研究表明,某些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常见肝病也常伴有铁代谢异常,并与这些肝病的发展、治疗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结肠黑变病5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病因、预后以及与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2005-01/2008-12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结肠镜检查发现的57例结肠黑变病患者临床特点.结果:2006-2008年结肠黑变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0.78%<0.92%<1.73%);57例患者中女性患者占52.6%, 但男性与女性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男性与中年女性发病率高(P <0.005);57例患者均有服用泻剂史,口服蒽醌类泻药(6年以上), 如潘泻叶、芦荟胶囊、麻仁润肠丸、排毒养颜胶囊43例, 果导片(6年以上)12例, 减肥茶(6-12 mo)2例;31例患者有便秘、每周<3次, 粪便干燥, 或呈块状;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21例;腹痛、腹胀2例;肛门坠胀不适者2例;腹泻、便血1例;有1例并发结肠癌;停用泻剂后随访3例6-12 mo, 2例黑变病减轻, 1例治愈, 预后良好.结论:结肠黑变病可能与便秘、长期服用泻药有关;好发于中年女性和老年男性;可能与结肠癌有关.  相似文献   
5.
任粉玉  朴东明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2):1324-1325
目的探讨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早期胃癌的诊断及其临床特点。结果早期胃癌多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其表现不同。胃镜检查加病变组织活检能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结论胃镜检查加病变组织活检能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任粉玉  李成浩  朴熙绪 《新医学》2006,37(9):598-599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术(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癌)的效果.方法:不能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84例,其中22例行TACE 联合PEI治疗(治疗组),62例行单纯TACE治疗(对照组),所有病例随访3年以上,分别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下降程度、肿瘤直径变化及不良反应,并统计及对比2组治疗后1、2、3年的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82%(18/22)肿瘤直径缩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8/62);治疗后治疗组的甲胎蛋白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P<0.01);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73%和45%,对照组分别为65%,40%和1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TACE联合PEI是提高不能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生存率较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研究认为,病毒和机体免疫状态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体后病情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而辅助型T细胞(Th)应答类型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Th1/Th2类细胞失衡与乙型肝炎的慢性化有关[1,2].为了研究HBV特异性Th1/Th2类细胞因子与一些临床指标的关系,我们检测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并对其意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9.
1临床资料 患者女 58岁,恶心,腹胀,右上腹痛4d.该患于4d前进食较多油腻食物后出现恶心,腹胀,右上腹疼痛,腹痛为程度中等钝痛,伴有右户背部放射痛,同时腹泻3次吃不开稀水便,自认为消化不良口服酵母片,肠舒宁等药物后腹泻好转,但仍恶心,腹胀,腹痛不缓解,到我院门诊做彩超(超声号 U08081928)示胆囊轮廓清,偏大,囊壁增厚呈双边影,囊内透声差,考虑"急性胆囊炎"给予消炎治疗2d,症状未改善而入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发展至肝细胞癌的时间。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 3 0例乙型肝炎病毒 (HBV)相关的肝硬化和 90例丙型肝炎病毒 (HCV)相关的肝硬化患者发展至肝细胞癌的病例资料 ,分析不同病因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对肝硬化发展至肝细胞癌的病程经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CV相关的肝硬化时患者的年龄 ( 61.3± 9.0岁 )比HBV相关的肝硬化者 ( 5 6.3± 11.4岁 )大 (P <0 .0 1) ;HCV相关性肝硬化发展至肝细胞癌的平均病程经过为 3 .9± 0 .8年 ,明显短于HBV相关性肝硬化发展至肝细胞癌的平均病程经过 7.7± 1.4年。结论 HCV相关的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年龄较HBV相关的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年龄大 ;HCV相关的肝硬化发展至肝细胞癌的时间较HBV相关的肝硬化发展至肝细胞癌的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