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ukin 1β,L 1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在位内膜基质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IL 1β在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培养EMs在位内膜基质细胞作为研究EMs的体外实验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IL 1β后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观察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计量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生长周期。结果:依据MTT结果所绘得的细胞生长曲线及FCM检测的细胞周期结果显示:IL 1β作用后细胞生长旺盛,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G2/M期及S期,当IL 1β的浓度为 1.0?ng/ml且作用12?h此作用最为显著。结论:IL 1β可促进EMs在位内膜基质细胞由G0/G1期进入G2/M期及S期,对子宫内膜细胞生长具有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燕  任淑文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4005-4006
<正>子痫前期是妊娠期所特有的母体并发症,其发生率为3%~5%,是导致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在子痫前期的治疗原则及用药方面,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或新进展,而子痫前期的预测和预防已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和研究热点。目前比较公认的预测方法是临床预测,包括平均动脉压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IL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对IL- 1β介导的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为基因工程药物IL- 1ra用于妇产科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培养 3~ 5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质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IL -1β与IL- 1ra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RANTE的含量。结果 :IL -1β作用后 ,EMs在位内膜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RANTES含量明显增高 (P <0 .0 1)。当用一定浓度的IL 1ra封闭IL -1受体后加用IL -1β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RANTES含量呈降低趋势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IL- 1ra有拮抗IL- 1β诱导EMs在位内膜基质细胞分泌RANTES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为严格药物流产适应证,减少药物流产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两年来药物流产病例3344例,统计分析患者年龄、孕产次、妊娠时限、子宫位置、孕囊大小、剖宫产史等不同因素与流产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对象的年龄、孕产次、妊娠时限、子宫位置、孕囊大小、剖宫产史等,均与药物流产效果相关。其中孕囊大小、子宫位置、孕产次、剖宫产史是导致药物流产不全或失败的高危因素。结论:严格掌握药物流产适应证,可有效降低不全流产及药物流产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免疫因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机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由异常激活的巨噬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与EMs的因果关系问题一直是个难解之谜。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多种细胞因子均参与了EMs的发生、发展并与患者的不孕及盆腔疼痛密切相关犤1犦。但是,究竟是哪一种或哪几种细胞因子所起的作用更为关键仍不能确定。因此深入探讨各种细胞因子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明确EMs的病理生理乃至寻求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先天性膈疝(CDH)患儿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方法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产科1995年10月至2010年09月15年间分娩临床资料完整的CDH患儿11例,回顾性分析出生胎龄、母体分娩方式、诊断时机、患儿染色体核型、膈疝发生的部位、合并的其他结构畸形、是否有肝突出、纵膈移位等因素。结果 11例CDH中单纯CDH 6例,染色体核型异常CDH 3例,伴相关结构畸形者4例(其中2例同时伴染色体核型异常)。左侧膈疝8例,右侧膈疝3例。产前诊断1例,其余均产后诊断或死亡后尸检诊断。患儿的总体病死率为81.8%。其中围产儿死亡率72.7%(8/11),新生儿晚期死亡率9.1%(1/11),幸存率18.2%(2/11)。结论 CDH患儿病死率很高。右侧膈疝、肝突出、纵膈移位等可能是单纯性CDH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CDH合并相关结构畸形和染色体核型异常者预后不良。加强产前诊断中高危因素的评估有望提高CDH幸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对妊娠期糖尿病(GDM)进行医护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GDM中A1级的孕妇依医护干预时间分为〈33周、≥33周两组,对照观察围产期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早期医护干预组的GDM孕妇其围产期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晚期医护干预组(P〈0.05)。结论:早期医护干预可显著改善GDMA1级孕妇围产期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8.
9.
免疫因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机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由异常激活的巨噬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与EMs的因果关系问题一直是个难解之谜.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多种细胞因子均参与了EMs的发生、发展并与患者的不孕及盆腔疼痛密切相关[1].但是,究竟是哪一种或哪几种细胞因子所起的作用更为关键仍不能确定.因此深入探讨各种细胞因子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明确EMs的病理生理乃至寻求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益母草注射液与催产素联用防治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提高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观察组为2008年4月~2009年3月分娩的3245例产妇(剖宫产1542例,阴道分娩1703例),对照组为2007年4月~2008年3月分娩的3587例产妇(剖宫产1653例,阴道分娩193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应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催产素及单用催产素防治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后24h失血量、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及阴道分娩者产后24h失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催产素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用催产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