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仲晓娟  何丽琴 《广东医学》2022,(10):1301-1306
目的 探究改良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olume viscosity swallowing test-Chinese version, VVST-CV)在脑卒中(cerebral stroke, CS)吞咽障碍患者鼻饲管拔管时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CS并发吞咽障碍并留置鼻饲管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以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ing test, WST)判断鼻饲管拔管时机,观察组以VVST-CV判断拔管时机。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前与吞咽造影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 VFSS)的一致性;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前及拔管后吞咽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及出院时血清营养学指标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时间。结果 VVST-CV与VFSS两种方法间一致性较WST与VFSS间高(Kappa=0.78 vs 0.24)。观察组拔管后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 oral intake sccale, 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血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ACI)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衰弱的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95例老年ACI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2∶1的比例将其分为建模组(130例)和验证组(65例),并根据是否衰弱将建模组分为衰弱组(83例)和非衰弱组(47例)。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组老年ACI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应用R3.6.1软件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性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准确度和临床效益,并使用验证组评估列线图的可行性。结果 195例患者衰弱发生率为64.10%(125/195);建模组衰弱发生率为63.85%(83/130);验证组衰弱发生率为64.62%(42/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吞咽障碍病程≥21d、独居、自费、经济水平较差、合并症≥3种、服药种类≥3种、肢体运动障碍、抑郁、营养不良及低社会支持水平均是老年ACI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OR=3.618,4.459,4.358,2.843,3.102,2.130,2.659,3.770,3.501,4.646,1.887;P<0.05);膳食指导是其保护因素(OR=0.570;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建模组、验证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844,灵敏度分别为78.31%、76.19%,特异度分别为85.11%、82.61%;建模组和验症组校准曲线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98、0.793,二者校准曲线均接近标准曲线,且两组DCA结果均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净收益。结论 年龄>75岁、吞咽障碍病程、独居、自费、经济水平较差、合并症≥3种、服药种类≥3种、肢体运动障碍、抑郁、营养不良、膳食指导及低社会支持水平均是老年ACI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有助于筛选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衰弱的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95例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2: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130例)和验证组(65例),并根据是否衰弱将建模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组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性曲线(DCA)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准确度和临床效益,并使用验证组评估列线图的可行性。结果:195例患者中发生衰弱125例,发生率为64.10%;建模组130例患者中发生衰弱83例,发生率为63.85%;验证组65例患者中发生衰弱42例,发生率为64.62%;衰弱组年龄75岁以上、吞咽障碍病程≥21d、无配肌⒍谰印⒆苑选⒕盟浇喜睢⒑喜⒅ⅰ�3种、服药种类≥3种、肢体运动障碍、抑郁、营养不良、低社会支持水平占比均高于非衰弱组(P<0.05),膳食指导占比低于非衰弱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指标均是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构建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衰弱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建模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95%CI:0.780~0.909),灵敏度为78.31%,特异度为85.11%;验证组列线图预测模型AUC为为0.844(95%CI:0.732~0.922),灵敏度为76.19%,特异度为82.61%;建模组校准曲线的一致性指数为0.798,提示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比较接近标准曲线,DCA显示当阈值概率为0~0.9,使用列线图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衰弱风险的净收益更高,且均在验证组得到证实。结论:年龄75岁以上、吞咽障碍病程、独居、自费、经济水平较差、合并症≥3种、服药种类≥3种、肢体运动障碍、抑郁、营养不良、膳食指导、低社会支持水平均是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有助于筛选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