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诊断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12月就诊于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的5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否正常分为正常组(n=217)和升高组(n=283),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的相关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及进一步两两比较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价D-二聚体水平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VT的早期预警效能。结果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ALT、AST、TBil、Alb、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P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3、0.455、0.214、0.756,P值均<0.05)。共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PVT,PVT阳性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PVT阴性患者[1.96(0.82~4.91)mg/L vs 0.61(0.19~1.54)mg/L,Z=-6.02,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最佳诊断界值为0.76 mg/L,ROC曲线下面积和95%可信区间为0.758(0.719~0.796)。结论D-二聚体水平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指标。对于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患者,需警惕PVT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对HIV合并HCV感染者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HIV合并HCV感染者,采集所有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肝纤维化相关血生化、HIV及HCV病毒载量等指标,计算血清学无创模型(APRI及FIB-4),并且所有患者均接受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前3 d内进行瞬时弹性成像检测,结果以肝硬度值(LSM)表示。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Spearman分析LSM、APRI、FIB-4及肝纤维化相关血生化指标、HCV RNA定量与肝活检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LSM对于合并感染者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确定其诊断界值。结果共纳入76例肝活检并确诊的HIV合并HCV感染者。相关性分析显示LSM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最好(r=0.526,P0.001),优于APRI (r=0.403,P0.001)及FIB-4(r=0.441,P0.001),而肝纤维化相关血生化指标中,仅有Ⅳ型胶原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r=0.339,P0.05),而HCV RNA定量与肝纤维化分期无相关性。且对于显著肝纤维化阶段,LSM诊断S2、S3和S4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0.929和0.906,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1.6、12.7和14.5 kPa。结论瞬时弹性成像能够较准确的诊断HIV合并HCV感染者肝纤维化分期,在避免肝活检的条件下,对于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制订及肝纤维化进展的判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背景 药物性肝损伤是(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一种潜在的药物不良事件,年发病率逐年上升。具有免疫特征的DILI的提出强调了自身免疫反应在DILI进展中的关键作用,但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分析老年DILI的临床特征,并探索其合并自身免疫特征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22年9月经肝活检确诊的DILI老年患者(≥60岁),并通过电子病历收集患者肝活检时的临床资料。根据Scheuer评分系统评估肝炎症和纤维化情况。按合并不同程度免疫特征,将患者分为无自身免疫组、DILI合并自身免疫组、DILI合并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组。采用趋势性检验及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DILI合并自身免疫特征的影响因素。结果 380例老年DILI患者中位年龄63.3(IQR:61.0~66.0)岁,女性280例(73.7%)。胆汁淤积型(46.8%)为主要的肝损伤临床分型;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18.4%)为最常引起DILI的可疑药物;无自身免疫组219例(57.6%),DILI合并自身免疫组106例(27.9%),DIL...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酒精性肝硬化相关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相关性PLC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电子病历检索PLC诊断时的临床特征。通过多期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或肝活检诊断PLC。零时刻定义为PLC的诊断日期,终点日期是患者死亡或完成10年随访。使用Kaplan-Meier曲线、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生存分析,并计算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 共有809例患者入选,805例(99.5%)为男性,发生PLC时平均年龄为56.9岁,肝癌巴塞罗那临床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0/A、B、C或D期的病例分别为:325例(40.2%)、189例(23.4%)、195例(24.1%)和100例(12.4%),并针对不同分期给予相应的治疗(手术切除或消融治疗;基于动脉化疗栓塞的系统治疗;对症治疗)。随访结束共有301例患者死亡(37.2%),所有病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8.0个月。多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2007至2016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谱的构成及变化趋势,为肝病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行肝穿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出院诊断、治疗转归等,分析10年来慢性肝病谱的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肝穿患者21 38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药物性肝损伤(DILI)、慢性丙型肝炎(CHC)、隐源性肝病(CID)、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为前5位的病因。CHB以青年患者为主(62.0%);DILI以青、中年为主(47.7%、36.4%);CHC在60岁以下所占比例相似,少年、青年、中年分别为27.3%、36.9%、28.7%;CID以少年、青年为主(45.4%、36.1%),AILD以青、中年为主(33.1%、50.9%)。10年间CHB的构成比例从58.6%降至32.9%,DILI从7.4%上升至21.4%,CHC从7%上升至22.4%,后降至2.2%,CID从4.7%上升至32.9%,AILD从4.7%上升至7.7%。不同性别、各年龄区间呈不同的比例分布:CHB以男性为主,不同年龄区间构成比都高居首位,DILI、AILD均女性为主,尤其中年阶段;CHC患者男女比例相似,构成比在各年龄区间差距不大;CID以男性为主,青少年易患,构成比在少年、青年阶段接近。结论 CHB、CHC仍为目前肝病主要病因组成,其中DILI、AILD、CID逐年增加,CHB、CHC逐年下降,CHC受小分子药物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复发风险预测模型,进而评价DILI复发风险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住院经肝活检证实的慢性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154)和无复发组(n=984)。根据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构建相关风险预测模型,采用AUC值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应用200次5、10、20折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价新建模型与纤维化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比较新建模型与APRI、FIB-4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 共纳入慢性DILI患者1138例,平均年龄44.9±11.7岁,女性524例(46.0%),复发组较未复发组肝纤维化程度更重,复发组较未复发组肝纤维化程度更重,复发组中 S0、S1、S2、S3、S4 分别为 1.9%、13.1%、42.2%、27.9%、14.9%,而未复发组分别为 8.9%、43.5%、26.1%、17.1%、4.4%。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SM≥13.7kPa(OR=4.35,95% CI:2.61~7.25,P<0.001),CHE<2500 U/L(OR=5.17,95% CI:2.13~12.53,P<0.001),CHE 2500~5000 U/L(OR=4.07,95% CI:2.75~6.01,P<0.001),AST>2×ULN(OR=2.29,95%CI:1.38~3.80,P=0.001)是慢性DILI复发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无创指标构建ACLS预测模型,AUC值为0.803(95% CI:0.78-0.83),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示χ2=7.73(P=0. 46),200次5、10、20折交叉验证显示平均AUC值为0.803,表明该模型稳定性良好。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ACLS评分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ho=0.530,P<0.001),ACLS模型诊断中度肝纤维化的最佳界值3分,AUC值为0.78(特异度72.7%,灵敏度73.3%),效能优于APRI和FIB-4(P<0.001);诊断重度肝纤维化的界值为6分,AUC值为0.83(特异度75.7%,灵敏度72.7%),效能优于APRI(P<0.001),但与FIB-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结论 复发风险高的慢性DILI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更重,此类患者需要密切随访并适时采取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