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人类输卵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最近研究表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可能起源于输卵管上皮。本课题通过基因沉默和端粒酶导入技术将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永生化,为以后建立恶性转化细胞系和卵巢癌动物模型奠定基础。方法:分离并培养输卵管上皮细胞,导入p53和pRb shRNA结合hTERTcDNA,建立p53和pRb基因同时沉默并过表达hTERT的永生化细胞系,并对永生化细胞系进行连续传代、沉默基因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SA-β-gal染色和非停泊生长实验及体内致瘤活性鉴定。结果:我们建立了稳定表达p53、pRbshRNA和hTERT的永生化输卵管上皮细胞系:FTE248116/p53i+pRbi+hTERT及FTE312249/p53i+pRbi+hTERT。结论:可以通过导入端粒酶基因及敲除抑癌基因p53和pRb来建立永生化细胞系,并有望于构建恶性转化细胞系和人类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亓子豪  杨恭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22):1781-1784
目的对近年来关于灵芝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做整理分析。方法查阅近年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全面综合、整理和归纳。结果综述了灵芝抗肿瘤的作用机制,重点阐述其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死亡、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以及免疫调节等多个方面的研究现状。结论灵芝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但作用机制复杂,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树舌灵芝提取物在实验动物体内对三阴乳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接种MDAMB-231-HM细胞建立三阴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将20只造模成功的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树舌灵芝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树舌灵芝组腹腔注射0.2 m L树舌灵芝水提物(100 mg/m L),阴性对照组给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每3天用药1次,45天后停药。通过免疫组织化法检测CD34表达,以计数微血管;同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 1,TSP-1)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结果树舌灵芝组小鼠瘤重[(0.33±0.16)g]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68±0.37)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舌灵芝提取物抑瘤率为51.4%。树舌灵芝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树舌灵芝组移植瘤中每个视野下微血管密度为(20.7±2.1)个、TSP-1阳性细胞数为(66.2±9.2)个、Cyclin D1阳性细胞数为(33.8±16.4)个;阴性对照组依次为(34.0±2.0)、(24.0±6.6)及(168.2±32.6)个。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舌灵芝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血管的生成及调节细胞周期来抑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从而实现对三阴乳腺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激活对胰腺星状细胞(PSCs)增殖、迁移及细胞外基质沉积的影响。方法对大鼠PSCs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 根据是否给予细菌脂多糖(LPS)10 μg/ml预处理24 h分为对照组和LPS组, ELISA法检测PSCs培养液中NLRP3炎症小体相关分子的表达;通过携带靶向NLRP3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感染PSCs的方法构建NLRP3基因表达抑制的PSCs细胞株, 根据有无LPS预处理和是否慢病毒干扰NLRP3表达, 将PSCs分为LPS+阴性对照组和LPS+慢病毒组, 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SCs细胞外基质α-SMA和collagen沉积;采用RT-qPCR检测PSCs促纤维化因子TGF-β的变化。结果培养24 h的PSCs胞质内富含高亮环形脂滴, 细胞表达desmin。培养7 d后, 细胞体积变大, 脂滴基本消失, 细胞活化并表达α-SMA。LPS组PSCs上清液中caspase-1、IL-1β、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5±0.0...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通过与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相互作用,在免疫检查点应答中发挥作用,但是,PD-L1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探讨了PD-L1在卵巢癌进展和转移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对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和卵巢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在PD-L1敲减的卵巢癌细胞中进行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实验。通过免疫沉淀、质谱、染色质免疫沉淀、斑马鱼和小鼠实验,探讨PD-L1在卵巢癌中的具体功能和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 体内和体外实验结果表明,PD-L1通过促进血管生成促进卵巢癌的转移和侵袭。在机制上,PD-L1直接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相互作用,并激活FAK/AKT通路,进而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进展,并与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同时,研究发现PD-L1为致癌转录因子c-JUN的下游调控因子,从而使PD-L1在卵巢癌中高表达。此外,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