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笔者单位1996~2005年收治35例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情况。结果:2例死亡,1例转外科手术,32例治愈。结论:本文所供方案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有效内科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与精神因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临床症状与精神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34例经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诊断为GERD的患者(经过内镜检查)和15例健康对照者,均填写Zung自评量表,Zung评分异常的GERD患者为GERD( )组;Zung评分正常患者为GERD(-)组.两组同时记录反流症状积分.结果:SAS平均分GERD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7.59±8.53,38.36±5.82,P<0.05),SDS平均分GERD组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8.42±10.68,40.79±6.25,P<0.05).GERD( )组Zung评分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411、0.483 .结论:GERD患者反流症状、精神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NERD发病机制中精神因素起一定作用, GERD患者需整体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合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66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予己酮可可碱100mg加入50ml生理盐水持续泵入3小时,每日1次,尼莫地平4mg,加入50ml生理盐水持续泵入4小时,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4mg加入50ml生理盐水持续泵入4小时,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合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高血钾是指当血清钾含量大于5.5 mmol/L时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原因大多与肾功能减退,不能有效地从尿内排除钾有关.当进入体内的钾增多,肾排除功能减退,经细胞的分布异常都可引起血钾的增高.一旦发生,其预后非常严重,若不及时处理,危及生命,心电图检查简便易行,有助于高血钾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25岁。反复心悸3年余,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可自行中止。发作时伴有胸闷及气促、全身出汗、四肢乏力及一过性晕厥。查体:体温36.5℃,血压130/75mmHg,心界不大,心率200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超声心动图正常。既往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查心电图(图1)示:可见快速均齐宽大畸形QRS波群,V1导联呈rSR’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及心电图监测在脑卒中致心绞痛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120例脑卒中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观察脑卒中至心绞痛发生率,分析早期血小板参数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在预测脑卒中至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脑卒中致心绞痛发生率为48.33%,不同心绞痛分级患者间血小板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绞痛分级患者ST-T压低及T波倒置等异常心电图表现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血小板参数及心电图检测能及早发现脑卒中和冠心病心绞痛,有助于脑卒中所致心绞痛的防治,可作为脑卒中致心绞痛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电图检测对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2例高钾血症患者的心电图与血清钾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41例,与血清钾测定的符合率为56.9%;血清钾大于5.5 mmol/L时,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符合率为22.2%,主要表现为T波高耸,里帐篷状;血清钾大于6.7 mmol/L时,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符合率为74.3%,主要表现为ST段压低,P波振幅降低,时限增宽,部分患者出现窦.室传导,个别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血清钾大于10.0 mmol/L时,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符合率为100%,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结论 心电图表现与血清钾测定有较好的一致性,当合并其他电解质失衡时,会加重心电图的异常程度;心电图可准确、简便鉴别假性高血钾.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72岁。因食管癌入院手术治疗。查体:体温37.7℃,血压115/75mmHg,心律87次/分。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术前心电图正常,手术顺利,术后第1d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四肢抽搐,继之呼吸心跳骤停,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立即行心脏复苏,30min后,自主呼吸及心跳恢复,血压75/50mmHg。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29岁.因阵发性心悸2天入院.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阵发性发作,每次持续几分钟至数十分钟,伴眩晕、焦虑不安.查体:体温36.2℃,心率180次/分,心界不大,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不典型心电图(ECG)改变与临床的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确诊的AMI者在发病24h内早期不典型ECG,与各自发病前ECG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结果36例元典型AMI临床症状者19例(占53%),有3个诊断特点和不典型ECG表现6个特点。结论不典型AMI的临床诊断应综合分析,部分AMI早期ECG表现虽不典型,但具有与AMI相关的固有特点,早期识别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