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刺激颈部交感神经节对椎动脉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颈部交感神经因素在造成椎 -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家兔3 0只 ,手术暴露颈部交感神经节及基底动脉 ,不同方式刺激颈部交感神经节 ,记录、分析基底动脉血流的变化。结果 :刺激前测得基底动脉基线血流为 (5 48± 2 7)PU :分别刺激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后测得基底动脉血流为 (5 2 9± 16)PU、(4 74± 16)PU和 (3 70± 3 6)PU。与基线血流相比分别下降了 3 .4%、13 .5 %和 3 2 .5 %。颈部交感神经节阻滞并不能使正常状态下的基底动脉血流增加 ,但可以阻断交感神经缩血管作用。结论 :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 ,可造成椎 -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第3腓骨肌(the peroneus tertius,PT)的止点形态并测量相关数据,为PT用于韧带重建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对34例离体踝关节标本进行测量,记录PT止点至肌腱交界处长度(D1)、止点至伸肌下支持带远端长度(D2)、止点附着处肌肉和肌腱宽度、厚度,并根据止点形态进行分类。 结果 PT止点形态分为4种类型,出现率分别为17.65%、35.29%、41.18%和5.88%。测得D2为(58.12±6.82)mm;D1为(68.22±6.76)mm;PT止点宽度为(32.59±10.61)mm;PT肌腱联合处宽度为(3.91±0.73)mm;PT厚度为(1.12±0.18)mm。PT各形态D2不完全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5.645,P<0.05)。PT各形态D1不完全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5.027,P<0.05)。PT各形态止点宽度不完全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28.098,P<0.05)。PT各形态肌腱交界处宽度不完全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7.919,P<0.05)。PT各形态厚度俱无统计学差异(H=1.638,P>0.05)。 结论 Ⅲ型止点出现率最高,IV型出现率最低。长度、宽度与体侧、性别无明显差异,但与止点类型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可为临床韧带重建术等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Ⅰ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高能量损伤致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的患者Ⅰ期实施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对28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实施手术。手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行后路小关节突部分切除,撬拨复位,后路钉棒系统或棘突间双股“8”字钢丝内固定,髂骨植骨融合术;第二步前路椎间减压自体髂骨块移植或钛网加自体骨颗粒移植,Orion带锁钢板固定。结果 术后经3~36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28例颈椎骨折脱位均全部复位,恢复了颈椎椎体的正常序列及生理弧度,术后6个月后植骨全部融合,无钢丝、钛板、螺钉断裂及松动。28例中有10例恢复良好,14例生活自理。C级以下平均离床活动时间为2~5天,4例肌力同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对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患者行Ⅰ期前后联合手术是可行的,具有容易复位、稳定性好、植骨易融合、便于术后护理和功能康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骶骨肿瘤切除ISOLA重建骨盆环稳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ISOLA重建骨盆环稳定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2例骶骨肿瘤患者。肿瘤切除后均应用ISOLA行腰骶部内固定植骨融合,其中24例行前后联合入路,结扎双侧髂内动脉;8例行单纯后路肿瘤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术后经过6个月~5年的随访,术后感染去除内固定1例,因肿瘤复发死亡3例,再手术3例,失访5例,余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植骨融合好,骨盆环稳定,内固定物无松动,未发现断钉断棒现象。结论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ISOLA重建下腰椎及骨盆环稳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胶质细胞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反应规律及作用.方法 收集15例急性脊髓损伤的尸检脊髓组织标本,应用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急性脊髓损伤中小胶质细胞的分布及反应.结果 脊髓损伤后6 h标本中可见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其数量的高峰出现在损伤后的24 h,部分小胶质细胞为 TNF-α阳性细胞.结论 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脊髓的损伤过程,小胶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TNF-α是脊髓损伤组织内TNF-α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颅外段椎动脉壁交感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①目的 探讨颅外段椎动脉壁交感 神经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 的影响。②方法对30例新鲜引产死亡胎儿(孕24~40周)颅外段椎动脉标本行神经纤维染色(分层,分段),其中20例行氯化金染色,10例行乙醛酸(GA)交感 神经荧光染色。③结果 椎动脉壁的神经纤维主国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其分布插点为外膜表层为 密集的网状结构,纤维密度自上而下有减低趋势,并深入外膜层;中膜层为 在点状神经终  相似文献   
8.
背景:FGL是NCAM的核心活性多肽片段,可直接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激活NCAM的信号传导途径.目的:观察FGL人工合成多肽联合培养对PC1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预先加入1%的FGL多肽溶液.分别于培养1,3,5,7,9 d采用细胞计数试剂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实验组和损伤组,损伤组加入H2O2刺激16 h.实验组加入H2O2与FGL人工合成多肽刺激16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C12中的核转录因子κB 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FGL人工合成多肽与PC12复合培养细胞生长良好,可明显促进PC12细胞的活性并且减低PC12 细胞凋亡并可明显降低凋亡模型中PC12细胞核转录因子κB基因的表达.说明FGL多肽可以明显促进PC12细胞增殖,并可以抑制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与骨形成蛋白4(BMP-4)对离体细胞增殖和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T-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加入PRP及BMP-4,4d后ELISA法观察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计数细胞密度。结果PRP可增加ALP活性及细胞密度,与BMP-4促联合作用更明显;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相关,高浓度可轻度抑制。结论PRP可协同BMP-4促进细胞增殖和成骨性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膝关节假体感染兔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取4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膝关节置换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各20只。于关节置换术后第15天分别向感染组和对照组兔右后膝关节腔内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ATCC25923菌液、生理盐水各1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造模前24 h、造模后24 h、接种后24 h兔血浆PCT。结果造模前24 h兔血浆PCT为(144.75±73.03)ng/ml,造模后24 h为(149.91±79.08)ng/ml;造模前后比较,P〉0.05;接种后24 h感染组血浆PCT为(844.63±619.53)ng/ml,对照组为(141.10±82.25)ng/ml,两组比较,P〈0.05;接种后24 h感染组血浆PCT与造模前、后24h比较,P均〈0.05。结论膝关节假体感染兔血浆PCT水平升高,可作为假体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