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控制情况,探讨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肝肾功能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96例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数据,及血药浓度测定当天的生化检测结果。根据他克莫司血药浓度(A)测定结果,将其分为4组(I组,A≤6 ng/mL;II组,6〈A≤10 ng/mL;III组,10〈A≤15 ng/mL;IV组,A〉15 ng/mL),对4组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细胞(P=0.57),血红蛋白(P=0.60),血小板(P=0.12),总胆红素(P=0.58),谷氨酰基转移酶(P=0.4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P=0.98)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40)在4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而白细胞(P=0.007),碱性磷酸酶(P=0.004)和血尿素氮(P=0.007)在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患者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维持在6-15 ng/mL 时,其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70.2 mL/min)要明显高于≤6 ng/mL(58.2 mL/min)和〉15 ng/mL (66.2 mL/min)。同时,感染及中重度贫血的风险也较低,但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肝功能异常比例之间未发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维持在6-15 ng/mL有利于患者肾功能的维持,同时能够降低感染和中重度贫血的风险,这一结果将有利于他克莫司的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虽然远低于西方,但随着生活水平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激素治疗、放化疗等,对于早期患者的效果尚可,但对于中晚期患者的疗效不甚理想,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子靶向治疗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或肿瘤相关细胞,而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现将前列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肾移植术后尿路上皮癌的效果.方法 1130例肾移植受者中9例(0.8%,9/1130)发生自体上尿路上皮癌,其中右侧输尿管肿瘤2例,右侧肾盂肿瘤2例,左侧肾盂肿瘤2例,左侧输尿管上段肿瘤1例,双侧上尿路同时或先后发生肿瘤2例(1例为双侧输尿管肿瘤,1例为右侧输尿管肿瘤合并左侧肾盂肿瘤).9例中,男性1例,女性8例.左侧肾盂和输尿管肿瘤采用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脏和输尿管全切联合经尿道电切的方法治疗.右侧上尿路肿瘤采用70°斜卧位经腹腔途径肾脏和输尿管切除并膀胱袖状切除.术后通过膀胱灌注化疗.将钙调磷酸酶类免疫抑制剂转换为西罗莫司.结果 9例手术(包括2例双侧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证实为尿路上皮癌.随访6个月至4年,未发现切口肿瘤种植转移.1例术后8个月死于尿路上皮癌肺转移,1例术后7个月发生乳腺癌,其他7例目前无瘤存活,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自体尿路上皮癌效果较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左侧和右侧肿瘤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解剖程序化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实施了18例后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肿瘤直径10~15cm,右侧10例,左侧8例。巨大肾上腺肿瘤操作程序不同于小肾上腺肿瘤,先适当游离肾脏的腹侧和背侧面,后游离肾上腺的第三个层面(肾脏和肾上腺之间层面),切断肾上腺肿瘤的外下方血供,之后再对称游离肾上腺肿瘤的第一、三层面。结果 18例后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48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40ml。结论后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解剖程序化操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女性前列腺与女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女性是否有前列腺的争论已有多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女性前列腺是客观存在的.而女性前列腺炎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诊断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女性前列腺与女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可溶性上皮性钙粘附素(sE-C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中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17例泌尿系良性病变患者及11例正常人尿中sE—CD的水平.对比各组间指标并结合肿瘤生物学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中sE—CD水平高于正常人和泌尿系良性病变患者:尿中sE-CD水平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期分级呈正相关.与肿瘤大小及个数无关:复发患者尿中sE—CD水平高于初发患者。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中sE—CD水平升高.与膀胱肿瘤的生物学性质有密切关系,对于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以及估计肿瘤的生物学性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2008年10月至2012年1月,我院对36例输尿管下段癌患者行后腹腔镜联合腹股沟切口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本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42~74岁,平均58岁.因血尿就诊20例,腰痛9例,不明原因肾积水7例.36例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且证实无远处转移,对侧肾功能正常.肿瘤均位于输尿管下段,左侧21例、右侧15例.肿瘤大小1.0cm×1.2 cm~3.6 cm×5.5 cm,平均1.4 cm ×3.5 cm.术前发现髂血管及闭孔周围组织淋巴结转移8例,膀胱镜检查发现肿瘤累及同侧输尿管口2例,伴发膀胱肿瘤1例.尿脱落细胞阳性10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凝联合后腹腔镜治疗上尿路上皮癌(UUT—UC)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进行的168例后腹腔镜下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其中实验组(83例)采用经尿道电凝联合后腹腔镜根治术(LNU),对照组(85例)采用联合经尿道电切的后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168例后腹腔镜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均成功完成,未出现死亡或重大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分期和肿瘤分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1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6%和13.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经尿道电凝的腹腔镜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肿瘤细胞种植,降低肿瘤复发率,最大程度地符合上尿路上皮癌的无瘤治疗原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研究腹股沟斜切口在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3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泌尿外科行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76例供者临床资料,根据供肾取出切口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腹股沟切口组40例供者和腰部切口组36例供者分别采用腹股沟斜切口和腰部切口取出供肾。比较两组供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供肾血管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切口美容满意度。结果腹股沟切口组40例供者手术均成功;腰部切口组33例供者手术成功,3例因肾粘连和肾周脂肪组织较多改开放手术;两组均未发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腹股沟切口组供肾热缺血时间为(1.6±1.2)min,短于腰部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8,P<0.01)。腹股沟切口组左、右侧供肾动脉血管长度分别为(2.6±0.4)cm和(3.7±0.3) cm,均长于腰部切口组;腹股沟切口组左、右侧供肾静脉血管长度分别为(3.50±0.40)cm和(1.70±0.23)cm,均长于腰部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5,7.32,76.3,6.45,P均<0.01)。腹股沟切口组术后需接受镇痛治疗和腰腹部外观不对称的供者比例均低于腰部切口组,切口美容满意度高于腰部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7.41,32.53,P均<0.01);腹股沟切口组无供者发生切口膨出,腰部切口组有6例供者发生切口膨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腹股沟切口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腰部切口组(t=3.42,P<0.01)。结论采用腹股沟斜切口的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保证最佳供肾血管长度,明显缩短供肾热缺血时间,减少切口并发症,提高供者切口美容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不同年龄段人前列腺外周带基质细胞的表型特征和生长特性差异,分析前列腺基质细胞微环境对老年男性前列腺癌促发的可能原因。方法:原代培养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外周带基质细胞,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析细胞表型特征、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琥珀酸脱氢酶法观察细胞体外增殖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基质细胞均表达成纤维细胞标记物prolyl-4-hydroxy-lase,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肌间线蛋白(desmin)的表达随年龄逐渐增加,即α-SMA的阳性表达:年轻组vs老年组=(2.56±1.81)%vs(38.89±11.22)%,(P<0.01);而desmin阳性表达:年轻组vs老年组=(0.89±0.93)%vs(14.89±5.97)%,(P<0.01)。并且α-SMA和/或desmin阳性细胞形态相对宽大、扁平、多形性。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前列腺基质细胞内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增多,主要为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老年组前列腺基质细胞的增殖率低于年轻组(P<0.01);而两组基质细胞凋亡率均在1%~3%之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外周带基质细胞中具有活性的肌成纤维细胞随年龄不断增加可能是老年男性前列腺癌高发和恶性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