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术后戈舍瑞林联合桂枝茯苓胶囊疗效及患者血清前列腺素(PG)E2、PG F2α、血栓素(TXB2)水平变化。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以2018年9月-2019年4月在本院诊断并治疗的EMT患者88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行EMT手术且术后采用戈舍瑞林治疗,观察组加用桂枝茯苓胶囊,共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效果、性激素水平、PGE2、PGF2α、TXB2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分级评分及疼痛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性结合球蛋白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PGE2、PGF2α、TXB2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6.8%)低于对照组(22.7%)(均P>0.05);两组发生恶心呕吐、乳房肿胀、阴道出血以及潮热等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EMT术后采用戈舍瑞林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可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复发,下调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注入固骼生或异体骨治疗胸、腰椎体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4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为3组。均行后路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伤椎椎体内植入固骼生(A组)或异体骨(B组),并与单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C组)比较,于术后不同时间进行临床腰背痛VAS评分、神经功能分级及影像学观察伤椎体高度、矢状位指数(SI)。结果手术后1年患者伤椎体高度A组(0.96±0.03)、B组(0.95±0.03)高于C组(0.85±0.0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年伤椎矢状位指数(SI)分别为8.12±1.80、9.47±3.63、18.67±3.84,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3个月A组VAS评分(1.41±0.67),C组为(1.33±0.67)低于B组(2.50±0.6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12个月时C组VAS评分(1.60±0.77)与A组(0.71±0.42)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1.06±0.3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植入固骼生或异体骨结合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可减少椎体高度角度丢失,预防手术后椎体塌陷及后凸畸形,伤椎植入固骼生还能减轻腰背疼痛。固骼生可作为伤椎的良好植入物。  相似文献   
3.
于晓川  袁崇明  林峰 《山东医药》2002,42(12):38-38
胫骨的位置比较表浅 ,胫前软组织少 ,是发生开放性骨折机率最高的部位。 1999年以来 ,我院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 81例 ,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5 2例 ,女 2 9例 ;年龄 17~ 73岁 ,平均36岁。交通事故及车祸伤 6 4例 ,跌伤 8例 ,运动或工作伤 7例 ,其他原因致伤 1例。按 Gustilo分型 :I型 19例 , 型 34例 , a型 2 0例 , b型 8例。均于伤后 2~ 12 h(平均 4.2 h)内急症手术。本组不包括距胫骨平台 6 cm以内、距踝关节面5 cm以内的骨折及生长板未闭合者。治疗方法 :采用胫骨带锁髓内钉及其配套固定器械 ,钉Herzog弯曲为 15…  相似文献   
4.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6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平均随访12.8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4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so-C 臂三维导航系统在颈椎骨折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总结20 例颈椎骨折患者在Iso-C 臂三维导航系统辅助下置入75 枚颈椎椎弓根螺钉,术中进行经椎弓根螺钉水平的Iso-C 臂三维重建,观察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性;X 线透视引导下置入的颈椎骨折76 枚颈椎椎弓根螺钉,术中行Iso-C 臂三维重建评价置钉准确性,并与Iso-C 臂三维导航引导组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中10 例患者进行术中导航操作时间和精确性的监测.结果 Iso-C 臂三维导航系统引导组螺钉置入满意率为96.0%,X 线透视引导组螺钉置入满意率为89.5%,两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明显的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术中Iso-C 臂三维重建的图像质量基本与术后CT 一致.术中三维扫描和工具注册时间及再次扫描印证平均13 min(10 ~16 min),位置误差率平均0.75 mm(0.18 ~0.96 mm,导航仪自动计算).每枚椎弓根螺钉置入所需时间平均3 min(2 ~5.3 min).结论 采用Iso-C 臂三维导航系统辅助进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于颈椎骨折是可行的,与X 线透视引导相比,能显著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性、安全性,并且节省了时间,其对内固定后的评价准确可靠,与CT 基本一致,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妊娠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4例,均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接受GnRH-a注射3个月,随访两组术后18个月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7.
颈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颈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CSFL)的处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11例颈椎手术并发CSFL的患者,后路手术采用自体筋膜修补2例,前路手术采用自体筋膜明胶海绵堵塞9例,手术后仍存在CSFL患者采取去枕头高足低位、延长脱水剂应用时间、行腰穿蛛网膜下腔引流。结果 2例后路手术CSFL患者修补成功。9例前路行硬膜堵塞患者4例仍有CSFL,行腰穿蛛网膜下腔引流,切口引流或漏出0—3d停止.切口在引流后7d拆线均愈合。结论 CSFL术中采用修补或堵塞硬膜破口术后采用头高足低位、延长脱水剂应用时间可减少手术后CSFL的发生;术后持续腰穿蛛网膜下腔引流,能有效终止切口内CSFL,有利于切口愈合,避免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子宫下段缝合方式对再次妊娠孕妇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大连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8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产妇均为初次分娩时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根据剖宫产时缝合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66例,采用子宫双层缝合)与B组(20例,采用子宫单层缝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伴或不伴双侧附件切除术治疗子宫肉瘤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7月-2020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子宫肉瘤患者88例,均采用全子宫切除,其中不伴双侧附件切除者纳入非附件切除组(n=37),伴双侧附件切除者纳入附件切除组(n=51),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并随访1年预后。结果:附件切除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附件切除组,术后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均低于非附件切除组,搏动指数高于非附件切除组(均P<0.05);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附件切除组(11.8%)低于附件切除组(32.4%),生存率3个月(88.2%)、6个月(68.6%)、12个月(46.3%)均高于非附件切除组(70.3%、46.0%、27.0%)(P<0.05)。结论:子宫肉瘤全子宫切除伴双侧附件切除术治疗疗效优于不伴双侧附件切除,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卵巢动脉血流,改善围绝经期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但对卵巢动脉血流影响较大,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第一至第五腕掌关节脱位在临床上比较少见,1998年,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30岁。因骑摩托车摔倒时左手背着地而受伤。伤后因腕背肿胀、剧痛18个小时而急诊入院。局部检查:左腕背肿胀,掌屈畸形,第二至第五掌指关节背侧皮肤擦伤。X线片示:左手第一至第五腕掌关节脱位(图1)。急诊在臂丛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左腕掌关节背侧中心作长约5cm纵行切口,于第一腕掌关节背侧作长约3cm的纵行切口。依次切开并显露脱位关节,见第一至第五腕掌关节的背侧关节囊、韧带完全撕裂,掌骨近端向背侧移位。患侧腕关节在掌屈位下牵引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