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S.minnesota R595菌为免疫原,通过细胞融合获得8株分泌抗核心糖脂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系。对其中的两株代表性单抗2D6E7和3H4 2F7的血清学反应性以及在小鼠Hb/Mu腹腔感染模型中的保护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菌体吸收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ⅡF)表明,单抗能与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GNB)产生交叉反应,并且光滑型GNB的煮沸菌体荧光染色呈阳性,活菌染色呈阴性。保护性试验结果表明,3H4 2F7单抗能显著提高S.minnesota(野生菌株),鼠伤寒杆菌和E.Coli等光滑型GNB攻击的小鼠存活率(P<0.05),显示出抗核心糖脂单抗的良好交叉保护作用。若攻击前、后2h或攻击同时输入单抗3H4 2F7,对光滑型GNB的感染均有明显保护效果(P<0.05);2D6 E7单抗未表现有保护活性。  相似文献   
2.
肉毒神经毒素分为A、B、C、D、E、F和G七个血清型,其中A、B、E和F型引起人类肉毒中毒。为此,选取肉毒神经毒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对18株肉毒梭菌和8株相关梭菌进行了检测,表明该引物可特异扩增A、B、E、F和G型肉毒梭菌及产E型肉毒神经毒素的丁酸梭菌,产物为264bp,敏感性达10pg细菌DNA。采有酚-氯仿抽提法、固相载体捕获法和热裂解法处理产毒菌株,结果表明热裂解法安全、简便、快速,所制模板扩增效果明显。因此,此PCR方法可用于快速敏感地检测引起人类肉毒中毒的梭菌。  相似文献   
3.
酶联检测中粗糙型脂多糖包被方法的改进刘晓波,黄策,严共华多数光滑型脂多糖(S-LPS)按常规方法包被能吸附到聚苯乙烯板上,然而粗糙型脂多糖(R-LPS)不能很好吸附于酶联板,在酶联反应各步中按常规方法会逐步将LPS洗掉。因此,解决R-LPS的包被是酶...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肠杆菌Rc突变株(J5)免疫的小鼠脾细胞和Sp2/0骨髓瘤融合,建立了22个抗内毒素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对7株进行了Ig类型鉴定:5株为IgM/K,1株为IgG2b/λ,1株为IgG3/λ。5株IgMJi体识别的表位均在内毒素的内核心区。经沉淀法和凝胶过滤法纯化腹水,抗体纯度达90%。在E.coli临床分离物或S-LPS所致的小鼠休克模型上,腹腔注射抗体62.5~125μg/只,实验组存活率比对照组高37.5%~75.0%。体外结合和抑制试验表明,这些抗体与克雷伯杆菌、沙雷茵、鼠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属有很强的交叉反应,提示本组抗体可能对革兰阴性菌感染有广谱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α—二甲胺基—环己氧基二甲基镓对红内期伯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伯氏疟原虫裂殖子入侵红细胞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伯氏疟原虫入侵红细胞的过程,并与约氏疟原虫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入侵开始时,裂殖子多以顶端对着红细胞,并显示出调整方向的能力;红细胞也有部分突出等主动性反应。裂殖子接触后,红细胞即形成凹陷,逐渐将其包围。在此过程中,裂殖子通过顶端和表被两种不同的附着方式与凹陷壁保持联系。包围完成后,凹陷口融合封闭,变成一个包着入侵裂殖子的游离囊泡。与此同时,某些细胞成分也发生一定的变化。 约氏疟原虫多感染幼龄红细胞,且虫体被凹陷口勒出缢痕。伯氏疟原虫则多入侵成熟红细胞,无缢痕现象。  相似文献   
7.
8.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特别是在温、热带地区,发病多,时间长,对人畜健康和农牧业生产危害很大。多年来临床上都是依靠青霉素等抗菌素进行治疗。每到流行季节,药物常常不能充分满足需要,如果遇到对青霉素过敏的重症患者,更是感到困难。因此,需要增加抗钩体药物的品种或寻找更好的新抗钩体药。鉴于已往没有抗钩体的化学合成药,我们认为从这个方向进行探索是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两种鼠疟原虫红内期的体内游离裂殖子。除了与以前报告相类似的各种超微结构成分外,还观察到几个新的结构和特点:(1)裂殖子顶突中央有一个深约100nm、宽约50nm的口样结构——顶凹。可能在入侵中有吸着的作用;(2)裂殖子的整体结构有粗糙和细密两种类型,这可能是反映了有性体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细菌混合胃膜素(mucin,Mu)、血红蛋白(Hemoglubin,Hb)感染小鼠,建立小鼠Mu/Hb感染模型,并在此模型中评价了内毒素核心精脂单克隆抗体(3H_42F_7、2D_6E_7)抗S.minnesota野生菌的保护效果。Mu和Hb本身对小鼠无致病作用,然而与攻击菌混合感染小鼠,能显著增强攻击菌毒力,降低攻击菌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在本次实验中使S.minnesoat野生茵LD_(50)降低了2000倍。在该模型中,3H_42F_7抗体表现良好抗S.minnesota野生菌感染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2D_6E_7抗体未显示有明显保护性(P>0.01),提示Mu/Hb感染模型适用于评价内毒素核心糖脂抗体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