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颅内假性动脉瘤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乃池  赵晖  丁璇  王志刚 《山东医药》2008,48(21):61-62
回顾分析2002-2007年收治的12例因头外伤引起的颅内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探讨其治疗策略.12例中,10例行血管内栓塞术,2例行假性动脉瘤夹闭术.均全部治愈.认为血管内栓塞是颅内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丁璇  王志刚 《山东医药》2004,44(30):73-73
患者男,47岁,2004年2月28日因饮酒后突然出现头顶部撕裂样疼痛,伴恶心、呕吐数次,随即昏迷不醒。2小时后被家人送往当地医院,颅脑CT示大脑纵裂池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脑室、三脑室及四脑室出血铸型。当即行侧脑室外引流术,给予解除脑血管痉挛及降压等药物治疗,1天后患者神志转清。因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系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故3天后转入我院继续进行诊治。追询病史,方知患者3个月前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阶梯式康复护理在行椎间孔镜术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康复护理)和观察组(30例,阶梯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腰椎功能、腰背及下肢功能障碍、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梯式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行椎间孔镜术LDH患者腰椎功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降低疼痛程度,确保良好的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纤溶)功能的改变及其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收集25例SAH患者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SAH后6、12 h和1、3、7、14、21 d凝血酶-AT复合物(TAT)、抗凝血酶(AT)、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纤溶酶原活化素抑制剂(PAI-1)含量变化.同时行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测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SAH后6 h,TAT急剧升高,达(5.6±1.1)μg/L,AT显著降低,为(101±1 7)mg/L(P<0.01);1 2 h至1 d仍维持这一状况于较高水平(P<0.05);第3天逐渐恢复(P>0.05);但在第7~14天,双呈现TAT明显升高、AT明显降低(P<0.05),21 d时逐渐恢复正常。SAH后t-PA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至第14 d达到最高峰(11.0±4.0)μg/L,21 d时基本恢复正常;而PAI-1在SAH后1d内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上升,21 d时基本恢复正常。CVS组与非CVS组比较, TAT、AT分别在SAH后6、12 h和1、7、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活性也在第7、14天升高显著(P<O.05),但丙组不同时点t-PA活性变化小明显(P>0.05)。Fisher CT分级Ⅲ、Ⅳ级和Hunt分级Ⅲ、Ⅳ、Ⅴ级者,除第3、21天外,TAT、AT、t-PA、PAI-1各时点活性均明显高于Ⅰ、Ⅱ级者。结论SAH后凝血、纤溶状况的改变与病情发展、病情轻重、出血量及CVS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越鞠丸是朱丹溪创立的治疗六郁证的代表方剂,重在调理气机,灵活加减,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其在妇科月经病、围绝经期综合征、盆腔炎、乳腺增生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颅内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假性动脉瘤与外伤导致的血管壁损伤有关。假性动脉瘤特殊的病理结构使其更易破裂,因此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近年来,针对颅内假性动脉瘤的病因、病理和血液流变学等特点,对其诊断与治疗提出了一些新方法。脑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测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构筑特征,分析探讨脑AVM合并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预测脑AVM出血的危险性。方法对87例脑AVM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方法,分析畸形血管团的大小、位置、供血动脉类型、引流静脉数目、引流静脉路径、有无合并动脉瘤、有无合并静脉瘤等因素与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AVM大小、位置、供应动脉类型、引流静脉支数、是否合并动脉瘤是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独立危险因素是AVM大小、引流静脉支数、合并动脉瘤。结论与脑AVM出血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是供血动脉的类型、AVM的大小和部位、引流静脉的数目及合并动脉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生长激素(GH)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对35例动脉瘤性SAH患者发病后1~3?d、7~9?d、13~15?d血清ACTH、TSH、FSH、LH、PRL、GH进行动态观察, 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动脉瘤性SAH患者血清ACTH、TSH、FSH、LH、PRL、GH发病后1~3?d、7~9?d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尤以发病后7~9?d变化最明显(P<0.01);脑血管痉挛组较非脑血管痉挛组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动脉瘤性SAH患者血清ACTH、TSH、FSH、LH、GH、PRL含量与病情演变、脑血管痉挛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相关血管构筑学因素(AVM的大小、位置、供血动脉)与癫发作的关系以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95例脑AVM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比较不同AVM大小、位置及供血动脉支数患者的癫疒间发生率。观察血管内注射NBCA或ONYX胶进行AVM栓塞的临床疗效。结果脑AVM3~6cm、>6cm患者的癫疒间发生率(52.5%、57.1%)明显高于<3cm的患者(0)(均P<0.01);AVM位于大脑皮质患者的癫疒间发生率显著高于位于基底节、后颅窝的患者(均P<0.01);不同供血动脉支数患者的癫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本组43例有癫疒间发作患者,AVM栓塞术后20例症状消失,11例明显改善,总有效率72.1%。结论脑AVM的大小及位置与癫疒间有密切关系,供血动脉的支数与癫疒间发作无关;血管内栓塞治疗AVM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剂量甘露醇单用或合用速尿治疗颅高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单用或合用速尿治疗颅高压的疗效。方法对60例各种原因行脑外科手术后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患者、依据使用不同剂量甘露醇单用或加用速尿而分为半量甘露醇(0.5 g/kg)组(A组)、全量甘露醇(1.0 g/kg)组(B组)、半量甘露醇 速尿(20 mg)组(C组)及全量甘露醇 速尿(20 mg)组(D组),通过颅内压监测,观察各组降低颅内压的效率、血浆渗透压及肾功能改变。结果(1)在降低颅内压的有效率、颅内压反跳率、药效持续时间上,C、D组明显优于A、B组(均P<0.05);降压幅度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连续降颅压治疗第5 d及第7 d时,各组均出现血浆渗透压的升高,与C组相比,B、D组升高更明显(P<0.05~0.01)。(3)连续使用甘露醇第5 d、7 d,与C组相比,B、D组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半量甘露醇 速尿治疗颅内压增高疗效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