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12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98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和《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舌诊术语进行比较,分析两部标准中舌诊术语英译的优缺点,提出更适宜优先选择作为中医舌诊术语英译标准的方案,以期为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的舌面诊图像颜色参数特征,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的舌诊、面诊变化规律。方法 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自行研制的Smart TCM-1型中医舌面一体仪,采集高血压患者舌面诊图像,提取特征参数,分析健康对照组、H型高血压组与非H型高血压组患者舌面颜色参数特征。结果 ①在舌色各项参数中,H型高血压组舌尖部R值、B值、V值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1);非H型高血压组舌尖部B值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1),S值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大(P < 0.05);H型高血压组舌尖部R、V值均明显小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在舌苔各项参数中,H型高血压组舌中H值、V值均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5);非H型高血压组舌中V值、舌右V值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1);H型高血压组舌中H值明显小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右侧舌苔S值明显大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②H型高血压组面色参数鼻G值、下颌G值、口唇R值、口唇V值均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5);非H型高血压组前额H值、目眶H值、脸颊H值、鼻H值、下颌H值、整体H值均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 < 0.05);H型高血压组前额H值、目眶G值、目眶H值、脸颊H值、鼻G值、鼻H值、下颌R值、下颌G值、下颌H值、下颌V值、口唇R值、口唇G值、口唇V值、整体R值、整体G值、整体H值、整体V值均明显小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苔色偏黄,以舌中部为主,且舌右侧黄苔积聚较明显;H型高血压患者面色为黄中带红,口唇、下颌部更为晦暗。H型高血压患者的舌、面诊特征参数的变化,与高血压病阳亢湿盛病机相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超声热疗配合常规放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评价超声热疗的疗效及与疗效有关的加热参数。材料和方法: 对17 例晚期恶性肿瘤的17 个病灶用常规放疗加超声热疗。放疗用直线加速器外照射,每次2 Gy、周5 次, 总剂量40~70 Gy。热疗在放疗后30 m in 内进行,每周加热1~2 次,每次加温时间 60 m in,6~8 次一疗程。全例病人每次加温时实测肿瘤内温度。结果:在可评价的13例中,CR 23.1% (3/13)、PR 46.2% (6/13)、NC 23.1% (3/13)、PD 7.7% ( 1/13) , 有效率(CR+ PR)为69.3% 。肿瘤中心部温度达到42.5℃以上的累积时间和总加热次数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参数。在17 例患者的 89 次加温中,副作用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使用超声热疗配合放疗,只要实现满负荷加温,进一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对1971—1990年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中心收治的428例鼻咽癌病人的发病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其中,中国人占303例(71%),白种人116例(27%)。中国人在该省鼻咽癌的年发病率是白种人的64倍,其中又以在中国出生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白种人的104倍和北美出生的中国人的16倍。本组总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1%和39%,颈淋巴结阴性的病人5年生存率达64%;而阳性的病人只有44%。鼻咽癌的预后与它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疗前有无做颈淋巴结活检,以及性别有关,而与病人的人种和出生地无关。  相似文献   
6.
Lamivudine, a nucleoside analogue, has been used widely as an effective antiviral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However, the YMDD motif mutation of HBV polymerase resistant to lamivudine occurs very frequently after long term therapy. We developed an oligonucleotide chip for the detection of YMDD motif mutants resistant to lamivudine and investigated the prevalence of the mutant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BV infection who had not been treated by lamivudine before. Forty patients who had not been treated with lamivudine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Serum samples were tested by the oligonucleotide chips designed for detection of wild-type YMDD motif, M552V and M552I. Samples were confirmed by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and direct sequencing. M552I mutants were detected by the oligonucleotide chips in 7.5% (3/40) of chronic HBV infected patients (2 chronic hepatitis and 1 cirrhosis). The results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ose of RFLP. YMDD motif mutants occur as natural genome variabiliti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BV infection who had not been treated with lamivudine before. Oligonucleotide chip technology is a reliable and useful diagnostic tool for the detection of mutants resistant to antiviral therapy in chronic HB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糖尿病与瘦素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瘦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 (GDM)发病关系以及对其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GDM孕妇 2 0例 ,糖耐量减低 (IGT)孕妇 2 2例 ,正常孕妇 2 5例血清及其新生儿脐血的瘦素水平 ,同时测定这三组孕妇的胰岛素、C肽水平 ,并测量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指数 ,分析其与瘦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GDM孕妇血清瘦素、胰岛素和C肽水平明显高于IGT组及正常组 (P <0 .0 0 1)。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体重呈正相关 (P <0 .0 5 ) 。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与胎儿体重无相关。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与脐血瘦素水平无相关。GDM孕妇血清瘦素与孕前体重指数明显相关 (P <0 .0 5 ) ,与孕期体重增加指数无相关。结论  (1)GDM孕妇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故瘦素可作为监控GDM的指标之一。(2 )GDM孕妇瘦素水平与脐血瘦素水平虽然不相关 ,提示胎儿瘦素是自身产生 ,但母亲糖尿病也可以影响胎儿产生更多的瘦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石决明药材进行系统本草考证,涉及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含石决明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皆以石决明为正名,亦有以其功效、性状及近音字而命名的“千里光”“九孔螺”“珍珠母”等异名。唐代以前石决明药材动物基原因形态描述过于简练,仅能考订为鲍科鲍属动物;宋元明清时期主流基原为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与皱纹盘鲍H. discus hannai;民国时期开始将鲍属多种动物作为石决明基原使用,品种繁杂并延续至今。古今我国国内主要产区为海南、广东及山东地区,国外产地主要为日本及越南。古籍中对石决明品质评价大致以呼水孔的开孔数量为准,以七孔和九孔的鲍壳为佳;近现代则以性状个大整齐、无破碎、内外洁净并有光彩、壳厚者为佳。基于考证结果,结合石决明散的记载年代,建议开发该经典名方时石决明药材使用杂色鲍H. diversicolor或皱纹盘鲍H. discus hannai的贝壳,且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脊髓损伤(SCI)的可能疗效及机制。方法 复制大鼠SCI模型,采用下同压力HBO治疗,进行常规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脊髓组织学及Bcl-6表达的变化。结果 损伤后,脊髓组织出血、水肿、空泡变性、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断裂;Bcl-6强阳性表达于神经元细胞中。治疗组中,0.1 MPa HBO组的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相似于损伤组;而0.25 MPa HBO组则组织水肿消失,出血、空泡变性减轻,神经细胞形态恢复,结构排列相对完整;Bcl-6的表达强度较损伤组明显下降。结论 Bcl-6的变化显示HBO治疗后脊髓组织的细胞已由趋于凋亡向修复转变;HBO治疗可阻止或减轻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有效修复脊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食管异物摘取术的麻醉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探讨食管异物摘取术的麻醉方法,提高手术效果,对72例食管异物患者采用强化表面麻醉法和气管内插管麻醉法进行了手术和对比观察。72例异物均取出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资料显示:两种麻醉各具优越性,前者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后者适用于食管异物并呼吸困难的小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