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08篇
  免费   5223篇
  国内免费   3136篇
耳鼻咽喉   853篇
儿科学   686篇
妇产科学   620篇
基础医学   7504篇
口腔科学   1075篇
临床医学   6702篇
内科学   9166篇
皮肤病学   818篇
神经病学   3334篇
特种医学   27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6156篇
综合类   6420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3185篇
眼科学   1310篇
药学   5696篇
  39篇
中国医学   2536篇
肿瘤学   5156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782篇
  2022年   1900篇
  2021年   3103篇
  2020年   2248篇
  2019年   2055篇
  2018年   2102篇
  2017年   1868篇
  2016年   1868篇
  2015年   2715篇
  2014年   3163篇
  2013年   3053篇
  2012年   4360篇
  2011年   4611篇
  2010年   2845篇
  2009年   2271篇
  2008年   3007篇
  2007年   2938篇
  2006年   2752篇
  2005年   2571篇
  2004年   1904篇
  2003年   1735篇
  2002年   1455篇
  2001年   1156篇
  2000年   1141篇
  1999年   1163篇
  1998年   630篇
  1997年   614篇
  1996年   480篇
  1995年   432篇
  1994年   390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373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279篇
  1989年   246篇
  1988年   223篇
  1987年   189篇
  1986年   161篇
  1985年   122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67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37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32篇
  1974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文题释义: 细胞膜片技术:是在体外接种培养高密度的细胞,使其相互融合生长至100%而形成的透明致密膜状物。该技术不需要胰酶消化即可收集细胞,因此保留了大量的胞外基质、细胞间连接以及细胞-基质连接等结构。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成为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已被推广应用于牙周膜、角膜、心脏、软骨、食管等多种组织器官修复。 成骨细胞:主要由内外骨膜和间充质始祖细胞分化而来,在复杂的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要的功能,承担着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其成骨分化过程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胞因子的调控、遗传因素和激素水平等。背景:现阶段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尚未可知,如何将生长因子与组织工程细胞膜片技术相整合,最终将其用于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构建细胞膜片,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单独及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CCK-8法结合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确定2种因子促进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有效质量浓度;然后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进行成骨诱导,通过大体及显微镜观察、Vonkossa染色、茜素红染色、RT-PCR检测相关成骨标志物来评估诱导效果。 结果与结论:单独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佳质量浓度为100 μg/L(P < 0.001),单独应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能加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增殖,最佳质量浓度为20 μg/L(P < 0.001),而联合应用既可以促进膜片增殖又能提高其碱性磷酸酶活性(P < 0.001);经成骨诱导后,4组膜片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均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成骨分化,其中联合组钙结节最明显(P < 0.001),可显著促进膜片晚期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早期成骨分化,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P < 0.001)。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既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又能显著增强其成骨诱导能力。ORCID: 0000-0003-1918-579X(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可弯曲胸腔镜和硬质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筛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住院患者,患者年龄18~75岁。经知情同意后,患者随机进入可弯曲胸腔镜组或硬质胸腔镜组进行检查。结果可弯曲胸腔镜组入组49例患者,硬质胸腔镜组入组48例患者。两组共有44例患者通过胸腔镜检查确诊为恶性疾病,48例确诊为良性疾病。两组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总体准确性分别为93.9%和95.8%,可弯曲胸腔镜组诊断肿瘤的敏感性为96.0%,硬质胸腔镜组诊断肿瘤的敏感性为95.2%,两组诊断肿瘤的特异性均为100.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胸腔镜技术并发症多数轻微,患者均耐受良好。结论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可弯曲胸腔镜诊断的准确性与硬质胸腔镜相当。尽管可弯曲胸腔镜取材组织小,但是通过多点多次取材,所获得的组织标本能满足病理科医生进行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内的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5.
6.
Porocarcinoma is an unusual, locally aggressive and potentially fatal neoplasm. Several cutaneous malignancie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association with porocarcinoma, includ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asal cell carcinoma and tricholemmal carcinoma. Previous report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malignant tumours in combination with porocarcinoma is extremely rare, in particular with regard to Bowen disease (BD). We report an uncommon case of porocarcinoma occurring synchronously in a single BD lesion in a 63‐year‐old woman with multiple BD lesions. The clinical and histological findings confirmed this diagnosi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 470 nm激光剜除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采用1 470 nm激光治疗共89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平均(68±3)岁,前列腺体积(57.4±2.6)ml。所有患者均采用"寻找层面,先易后难,剜切结合"的层面递进法思路行激光腔内前列腺剜除术,比较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 结果8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6.9±2.1) ml/s vs(19.8±3.6) 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显著好转,[(24.6±1.7) vs(8.0±1.2)]。术中无输血、无电切综合征、无直肠和膀胱穿孔病例,无输尿管损伤、大出血、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层面递进法激光剜除技术构想对于高危前列腺增生外科包膜层面的寻找、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独到优势,且易于掌握,或可为业界同行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9.
患者女,40岁,因"咳嗽10个月余,咳绿色浓痰伴发热5 d"就诊本院。体格检查:神志清,一般情况可。2018年10月26日外院胸部CT平扫及增强(图1)示右肺上叶肺门旁直径约2.2 cm类圆形结节影,边缘光整,无毛刺及卫星灶,密度尚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约107 HU,静脉期CT值约89 HU,考虑为硬化性肺细胞瘤。于外院行抗炎、止咳、化痰等治疗,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10.
Erythema induratum of Bazin (EIB) is a form of tuberculid resulting from hypersensitivity to tuberculosis antigen. EIB occurs most commonly in middle‐aged women and is not typically seen in children. Here, we present a rare case of EIB, presenting as a chronic nodular panniculitis, in a 10‐year‐old Korean bo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