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髌骨脱位合并严重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例(3膝)髌骨脱位合并严重骨关节炎患者,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9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2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伸屈范围0~120°,髌骨轨迹良好,无脱位或半脱位迹象;X线平片均表现为低位髌骨,假体无松动;膝关节活动时基本无疼痛。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髌骨脱位合并严重骨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胸腰段后路手术内固定系统断裂松动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导致内固定断裂松动原因。方法,总结2002年1月至2008年11月应用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的316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术后内同定失败或行二次在我院翻修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植骨质量、固定范围,支具保护,手术技术应用等与脊柱内同定失败的相关强度.推测可能脊柱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植骨质量、支具保护、手术技术应崩等3个因素(P〈0.05)是内固定失败原因的危险因素。结论脊柱内固定失败是多种因素作用所致.从翻修的26例患者脊柱内同定手术评估时发现,植骨质量、支具保护、手术技术应用这几个因素是胸腰段后路手术内同定系统断裂松动原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限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2002年9月~2007年3月共收治4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6例,女29例,年龄36~80岁,平均61.3岁,病程5个月~20年,平均16个月.依据Hansraj等的经典与复杂型腰椎管狭窄症分型标准及引起症状的"责任"部位,经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有限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A组,14例):复杂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有限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并脊柱融合内固定术(B组,10例)或行全椎板切除减压并脊柱融合内固定术(C组,21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15分法及Eule法对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与自觉症状进行评估,计算改善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9个月~5年,平均3.4年,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A组58.2%±34.0%,B组61.7%±23.6%,C组56.4%±26.8%,优良率A组78%,B组80%,C组76%,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Eule法评估除A组与C组分别有1例术后疼痛加重外,其余病例腰腿痛症状均改善.结论: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可靠术式,只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与减压范围,无论单纯有限减压还是减压并植骨融合内固定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软骨肉瘤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并且绘制列线图来个体化预测患者远期生存率。方法:收集SEER数据库2004至2015年诊断的1 453例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数据,回顾性分析软骨肉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纳入对象以7∶3分为建模组(1 017例)和验证组(436例)并构建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预测软骨肉瘤患者3年、5年的生存率,使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来确定独立因素,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及校准曲线评估该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软骨肉瘤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23∶1,年龄≥50岁患者占比为55.7%,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下肢骨,多因素分析提示,影响软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级、AJCC TNM分期、手术方式、是否化疗、肿瘤大小;建模组与验证组1、3、5年ROC曲线AUC值分别为:0.87、0.838、0.807,0.864、0.754、0.755;列线图C-index指数为:0.805。结论:列线图可以准确预测软骨肉瘤患者生存率,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有助于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预后评估和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髌骨脱位合并严重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例(3膝)髌骨脱位合并严重骨关节炎患者,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9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2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伸屈范围0~120°,髌骨轨迹良好,无脱位或半脱位迹象;X线平片均表现为低位髌骨,假体无松动;膝关节活动时基本无疼痛。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髌骨脱位合并严重骨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l0)在突出及脱出型腰椎间盘组织中的含量,并探讨其与临床相关性.方法 收集30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由一名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详细病史询问,明确病程长短,对术前临床症状均给予JOA(下腰痛JOA评分)评定,术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椎间盘组织中IL-10的含量.IL-10的含量水平与患者病程进行直线相关性研究.结果 脱出型与突出型患者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2,P=0.725);直线相关性分析:IL-10与JOA评分相关系数:r=-0.377,P=0.040.患者病程与JOA评分相关性分析:r=0.449,P=0.013.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可以刺激产生抗炎因子,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注射用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维吾尔族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1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骨质疏松性骨折维吾尔族绝经后妇女纳入本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口服钙尔奇600 mg/d及阿尔法D30.25μg/d,治疗时间6个月;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30 min。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水平及L2~L4、股骨颈骨密度(BMD)的变化。结果3例患者失访,102例患者获得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后BAP、BG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TRACP-5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后治疗组TRACP-5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6个月后患者L2~L4、股骨颈BM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8例患者注射唑来膦酸后出现发热、头痛及流感样症状,对症治疗后3d内缓解,未见肾损害、消化道不适、下颌骨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维吾尔族绝经后女性患者,唑来膦酸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阻止骨吸收来发挥作用,能够有效增强患者骨密度,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哈萨克族妇女髋部体质指数(BMI)与骨密度(BMD)的相关关系。方法对符合条件的1009名绝经后哈萨克族妇女进行髋部BMD及BMI检测,按BMI的不同分为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和超体质量组,比较3组身高、年龄以及BMD的差异。再将3个组按年龄分为41~5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81~90岁5个亚组,比较各亚组BMD的不同。结果绝经后哈萨克族妇女正常体质量组、超体质量组BMD均显著高于低体质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大,各组骨密度均有所下降(P〈0.05)。正常体质量组、超体质量组60岁以上亚组BMD均高于低体质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71~80岁亚组中超体质量组BMD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O.05)。结论BMI、年龄是影响哈萨克族绝经后妇女髋部BMD的重要因素,对低BMI及高龄人群应定期监测BMD,早期发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以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X线平片、CT影像表现,探讨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2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双侧骶髂关节(SIJ)摄X线平片,同时作CT扫描.总结其影像表现及病变分级,作平行对照研究,并进行分析.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主诉以髋部疼痛、腰痛、弯腰受限、颈椎受限出现的百分率依次为40.91%、36.36%、18.18%、4.55%.X线骶髂关节影像表现正常、关节变毛糙、模糊、硬化、关节融合分别为13.64%、59.10%、22.73%、4.55%;CT分别为0%、50.0%、45.55%、4.55%.X线与CT诊断的符合率从0级~Ⅳ级分别为0%、66.6 %、85.71%、100%.结论: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受女性自身解剖结构复杂等因素影响,X线平片的早期诊断困难,对临床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的早期病变,CT检查有较高价值.平片表现为早期病变(0~Ⅱ级)的患者CT对其分级更为准确,可提高1~2个级别.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采用U形石膏夹板加棉纸垫治疗掌骨颈骨折188例患者,随访17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