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2篇
  免费   628篇
  国内免费   426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697篇
口腔科学   153篇
临床医学   851篇
内科学   752篇
皮肤病学   69篇
神经病学   262篇
特种医学   3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689篇
综合类   1430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784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518篇
  5篇
中国医学   341篇
肿瘤学   38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480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390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eoadjuvant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 blockade exhibits promising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 (dMMR) colorectal cancer (CRC). However, discrepancies between radi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finding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PICC phase II trial (NCT 03926338). Therefore, we strived to discern radiological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 based 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mages.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PICC trial that included 36 tumors from 34 locally advanced dMMR CRC patients, who received neoadjuvant PD-1 blockade for 3 months. Among the 36 tumors, 28 (77.8%) tumors achieved pCR.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umor longitudinal diameter,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tumor longitudinal diameter from baseline, primary tumor sidedness, clinical stage, extramural venous invasion status, intratumoral calcification, peritumoral fat infiltration, intestinal fistula and tumor necrosis between the pCR and non-pCR tumors. Otherwise, tumors with pCR had smaller posttreatment tumor maximum thickness (median: 10 mm vs 13 mm, P = .004) and higher percentage decrease in tumor maximum thickness from baseline (52.9% vs 21.6%, P = .005) compared to non-pCR tumors. Additionally, a higher proportion of the absence of vascular sign (P = .003, odds ratio [OR] = 25.870 [95% CI, 1.357-493.110]), nodular sign (P < .001, OR = 189.000 [95% CI, 10.464-3413.803]) and extramural enhancement sign (P = .003, OR = 21.667 [2.848-164.830]) was observed in tumors with pCR. In conclusion, these CT-defined radiological features may have the potential to serve as valuable tools for clinicians in identifying patients who have achieved pCR after neoadjuvant PD-1 blockade, particularly in individuals who are willing to adopt a watch-and-wait strategy.  相似文献   
2.
3.
4.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 lzhe im er d isease,AD)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状况及对于生活能力的影响,探讨执行功能障碍与记忆等AD常见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神经心理学测验的方法对40例AD患者及30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 ild cogn itive impairm ent,MC I)患者进行执行功能、记忆及其他认知功能检查,同时进行生活能力评定。另外选择40名健康老人作对照。结果AD组的执行功能测验成绩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5.29±2.47)分,执行性画钟作业(CLOX1)(4.63±3.56)分,Stroop测验错误次数(Stroop1)(14.17±8.99)分,词语流畅性测验(RVR)(17.56±10.51)分。除Stroop测验反应时间(Stroop2)外,MC I组的其他执行功能测验成绩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FAB为(7.67±2.44)分,CLOX1为(7.86±3.78)分,Stroop1为(7.21±8.07)分,RVR为(30.86±8.38)分。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不同认知功能对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为反映执行功能的FAB测验成绩处于第一位,独立与操作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相关(β=-0.778,t=-7.079,P<0.01)。各项执行功能测验与年龄相关性不明显(r=0.026~0.250,P>0.05),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记忆测验成绩相关性好(r=0.438~0.786,P<0.01)。结论AD患者具有明显的执行功能障碍;在尚未到达痴呆水平的MC I阶段也可发现执行功能损害。执行功能和整体认知功能及记忆等认知域功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AD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是导致生活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食蟹猴老化过程中运动行为和脑内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功能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4岁、10岁和15岁3个年龄组的健康食蟹猴共29只,利用计算机化的网络摄像头视频检测系统和行为分析软件连续采集和分析每个动物8h随意运动活动总量,各年龄组分别选取4只动物用多巴胺转运体(DAT)配体99mTc-TRODAT-1结合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术(SPECT)显像观察脑内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放射性摄取率的变化。结果在4岁、10岁和15岁年龄组,8h随意运动活动总量(×106)分别为5·00±1·93,3·28±1·02,2·79±0·67,在10岁和15岁较之4随年龄组分别降低了34·50%和55·71%(P<0·05,P<0·01),但此两个年龄组运动活动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纹状体99mTc-TRODAT-1放射性摄取率分别为2·98±0·08,2·56±0·12和2·27±0·35,10岁和15岁较之4随年龄组分别降低了14·00%和25·60%,但仅4岁与15岁年龄组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二者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减低的趋势,直线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分别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57,P=0·001;r=-0·86,P<0·01)。8h随意运动活动总量与纹状体99mTc-TRODAT-1放射性摄取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0,P<0·05)。结论正常食蟹猴老化过程中,脑内多巴胺神经系统功能的减退伴随着运动行为的减少,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佐证了运动功能的减退可能是由于纹状体内多巴胺神经元功能减退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电化学杀菌过程中副产物三氯甲烷的生成因素。方法 取滤后水 (三层滤料快滤池后、投放液氯前 )分别以石墨、Ti(基 ) - Ti为电极 ,配制不同 SO42 - 和 Cl- 浓度的实验水样 ,调节不同槽电流密度 ,电解不同时间后 ,取样分析 ,考察在不同条件下 CHCl3 的产生情况。结果 采用 Ti(基 ) - Ti电极的间歇电解过程中产生的 CHCl3 比采用石墨电极时多 ,且电流密度越大 ,产生的 CHCl3 越多。加入微量电解质 Na2 SO4对 CHCl3 的产生量无显著影响 ;加入微量电解质 Na Cl,〔CHCl3 〕随〔Cl- 〕的增大而增大。结论 在饮用水电解杀菌时应采用石墨电极 ,电解时间不宜超过 10分钟 ,电流密度宜 1m A/ cm2 ,以使 CHCl3 的生成量最小  相似文献   
7.
经颅彩色双功超声是一种新型、无创的超声诊断仪,高空间分辨率显示颅内血管和脑实质的结构,笔者查阅了近年来相关文献,主要综述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颅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同时讨论二维经颅超声的应用及新的实验性显像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体观察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rhPDGF)促进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可能涉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其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 26只糖尿病大鼠,每只动物背部制备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选取其中52个创面,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创面自然愈合;rhPDGF治疗组,创面rhPDGF用量为7.0μg/cm^2;赋形剂组,创面用等量赋形剂凝胶。观察治疗后3、7和14d创面肉芽形成、胶原沉积、再上皮化速率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并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创面周围和创面修复细胞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磷酸化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 组织学观察,rhPDGF治疗组创面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胚芽及成纤维细胞明显多于另两组(P〈0.05);胶原沉积明显,肉芽组织生长活跃,创面收缩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研究显示,应用rhPDGF7~14d后,rhPDGF治疗组ERK1/2明显强于对照组和赋形剂组(P〈0.05);且损伤后3~7d rhPDGF治疗组修复细胞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赋形剂组(P〈0.05)。结论 rhPDGF促糖尿病大鼠刨面愈合的作用部分是通过ERK1/2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规范各类颜面凹陷畸形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性建议。方法根据凹陷部位支撑组织的异常或被覆组织的异常情况。临床上将凹陷畸形分为三型:Ⅰ型为骨性凹陷畸形,包括先天性发育不良。后天性局部骨组织缺损、错位或塌陷;Ⅱ型为软组织凹陷畸形。包括局部软组织萎缩、缺损或黏连;Ⅲ型为复合性凹陷畸形。骨与软组织同时存在萎缩、缺损或较严重的塌陷。并依照此分型分别采用游离皮瓣、肌皮瓣或带蒂肌皮瓣填充法。局部组织瓣填充法。带蒂组织瓣加医用材料混合填充法,游离脂肪颗粒填充法。HA人工骨填充法。硅胶假体填充法。有机玻璃填充法,奥美定填充法。复杂凹陷畸形的综合治疗整复方法。为216例患者修复颜面凹陷畸形。结果随访216例患者6个月至5年,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外观效果满意。结论此颜面凹陷畸形的临床分型简单、合理。便于临床对颜面凹陷畸形的整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运用反应时探究小学生情绪认知发展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小学儿童情绪认知的发展特点。方法:采用计算机实验方法和反应时评价指标,运用80对情绪词汇推测小学儿童对四个不同类别情绪(基本积极情绪、基本消极情绪、积极自我意识情绪、消极自我意识情绪)的认知发展差异,以及对引发情绪的原因、情绪的外在行为反应、情绪的后继调节三个维度的认知发展差异。结果:小学儿童对引发情绪的原因、外在行为反应、后继调节三个维度的反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9.5、1164.6、1295.7,F=13.535,P〈0.001),且三个维度认知反应时2年级学生均长于4、6年级(P〈0.01),对四个不同类别情绪认知的反应时差异无显著性(1237.1、1269.8、1222.8、1305.2,F=1.520,P=0.220),四个类别的情绪认知反应时2年级均长于4、6年级(P〈0.01)。结论:儿童对情绪行为认知的加工速度最快,对消极自我意识认知的发展相对较慢,且均在2—4年级间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