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子痫前期作为一种妊娠期特有的高血压综合征,严重威胁母婴安全,但目前尚无准确的生物标志物作为诊断依据且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外泌体是广泛存在于体液中的细胞外囊泡,携带多种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所携带的miRNA具有特异性、多元性、抗降解、能被稳定检出的特点。研究发现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分泌的外泌体中有多种差异表达的miRNA,表明其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可能作为子痫前期预测的潜在靶点。本文对外泌体源性miRNA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子痫前期早期预测及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子痫前期( preeclampsia,PE)是一种常见的妊娠代谢性疾病,以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伴或不伴蛋白尿的多系统器官功能紊乱综合征为特征,其发病率为3%~8%,每年全世界有50万例胎儿或新生儿和7万例孕产妇因其死亡,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目前,PE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胎盘浅着床、氧化应激、系统性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营养不良以及遗传因素等都与PE的发生有关,且传统手段尚无法准确地早期预测PE,致使临床干预还停留在症状出现后的被动处理,即适时终止妊娠[3-4].为实现对PE的早期预测和诊断,需加快对其发病机制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代谢组学是对生物受扰动后的代谢物变化进行系统性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学科,在疾病早期诊断、病理阐释和药物开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对PE发病机制和生物标志物研究有重要意义,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代谢组学在PE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环状RNA(circRNA)在生物体中普遍、大量存在, 并且具有稳定、保守、特异的特性, 已成为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中至关重要的调节因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circRNA在乳腺癌的组织和细胞系中异常表达, 参与到了乳腺癌的转移。然而, 关于circRNA参与转移性乳腺癌的系统知识仍不清楚。本文概述了乳腺癌转移相关的功能性circRNA, 并讨论了它们的潜在机制, 为未来乳腺癌转移的早期预测及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高血压疾病,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未发现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尽管许多研究已经揭示胎盘发育异常与滋养细胞侵袭和血管重塑障碍相关,但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环状RNA(circRNA)是通过前体mRNA反向剪接产生的非编码RNA,呈共价闭环结构;其表达特异,进化保守,普遍且稳定地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多种circRNA在子痫前期中差异表达并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本文综述了circRNA的生物发生、特征、功能、降解和在线数据库资源,及其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最新研究,旨在为探索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