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及其对妊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布情况及其临床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妊娠合并肝炎患者的产科情况、肝炎病原学分布情况、肝炎临床类型和妊娠合并肝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 ①妊娠合并肝炎以中晚期妊娠为主,重型肝炎发生率高;妊娠肝炎病原以乙肝病毒感染为主,其次为甲型、丙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CMV散发感染亦可见,部分肝炎病原不明.②妊娠重肝为乙肝病毒及乙肝合并戊肝病毒感染为主,孕产妇及新生儿病死率高.结论 对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应高度重视,及早采用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患者早产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根据孕妇绒毛膜性分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组(MCDA组)和双绒毛膜双羊膜囊组(DCDA组),并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以及围产儿预后的差异.结果:双胎妊娠不良结局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受孕方式、绒毛膜性、是否胎膜早破、是否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分娩方式是双胎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胎妊娠患者受孕方式、胎膜早破以及分娩方式是其妊娠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CDA组患者的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以及胎儿畸形等围产儿预后发生情况明显低于MCD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受孕方式、胎膜早破以及分娩方式是双胎妊娠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患者的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以及胎儿畸形发生率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破裂的发病率、病因、诊断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分娩发生子宫破裂的70例患者的临床类型、病因、临床表现及结局.结果 研究其间分娩共30 931例,发生子宫破裂70例,其中完全性子宫破裂5例(5/70)、不完全子宫破裂43例(43/70)、先兆子宫破裂22例;瘢痕子宫57例、非瘢痕子宫13例(13/70);自发性子宫破裂4例(4/70)、肩难产1例(1/70),双胎2例;34例术前无临床表现、术中发现子宫破裂;19例胎监异常(19/70);9例需要抢救,其中出血性休克4例(4/70)、新生儿重度窒息1例(1/70)、全子宫切除2例、次全子宫切除1例.结论 (1)瘢痕子宫是子宫破裂的首要原因;(2)除外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正确的胎监判读对及早诊断子宫破裂有一定辅助作用;(3)迅速干预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不良结局;(4)降低剖宫产率是预防子宫破裂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求防治双胎早产发生的方法,降低双胎妊娠早产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2007年在我院分娩的资料完整的双胎妊娠66例,其中早产组36例,足月产组30例,分析早产的原因,分别计算双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差比值、孕期宫高增长幅度及腹围增长幅度。结果1.双胎妊娠早产组的病因:胎膜早破11例(30.5%);不明原因的早产9例(25%);生殖道感染7例(19.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例(11%);前置胎盘2例(5.6%);胎儿畸形2例(5.6%),一胎死胎1例(3%)。2.早产组中胎膜早破和不明原因早产者的两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差比值较足月产组大,差异有显著性。3.早产组中中胎膜早破和不明原因早产者的宫高及腹围增长幅度均比足月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双胎妊娠早产的常见原因有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早产,其孕期子宫增长过快、宫内两胎儿生长不平衡可能是其诱因;感染也是引起早产的一个较常见诱因;所以,孕前及孕期初检时应积极处理感染灶;孕中期要控制宫高腹围增长速度,监测两胎儿之间体重变化,及早发现双胎早产危险信号,给予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在妊娠期对孕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6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为研究组,21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的水平。结果两组的CD3+、CD4+、CD8+、CD4+/CD8+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乙肝病毒携带对孕妇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在妊娠期对孕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6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为研究组,21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的水平。结果两组的CD3^+、CD4^+、CD8^+、CD4^+/CD8^+的水平无明显差异伊〉0.05)。结论乙肝病毒携带对孕妇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结果①中、晚期妊娠合并重症肝炎以乙肝、乙肝+丙肝/乙肝+戊肝为主;②合并重症肝炎者母婴死亡率高,分别为母4.17%,婴5.21%。结论妊娠合并重症病毒性肝炎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医疗护理人员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加强对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是改善孕产妇及围产儿预后,提高其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探讨相应对策,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8~1992年和2002~2006年共198例围产儿死亡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其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2002~2006年围产儿死亡率较1988~1992年明显降低,分别是10.6‰、15.6‰;新生儿死亡与死胎死产构成比前后相比有明显变化.1988~1992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前四位依次为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早产、脐带因素;2002~2006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前四位依次为以早产、胎儿畸形、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结论 加强优生优育教育,进一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产儿科诊治水平,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产前诊断脐带绕颈对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头位有脐带绕颈(实验组)及153例头位无脐带绕颈(对照组)的病例,全部病例产时均进行连续胎心监护及超声多普勒检查;并对两组间S/D、脐带长度、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 脐带绕颈组与无脐带绕颈组间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脐带绕颈2周组分别与脐带绕颈1周组、对照组进行S/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脐带长度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产前脐血S/D检查对产时急性缺氧无预测作用;脐带绕颈不应作为剖宫产指征,加强产程监护及早发现并正确处理胎儿窘迫,可使围产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降低双胎妊娠围产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兼顾减轻孕妇生理负担,探讨双胎终止妊娠的合理时间。方法随机抽取2003~2007年5年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55例双胎妊娠,共110例围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A、B、C组,(A组:28~33 6周,B组:34~36 6周,C:37~40周),分别计算出各组两新生儿的出生体重、apgar's评分、围产儿结局。结果A组与B、C组间新生儿的出生体重、apgar's评分及围产儿结局有显著性差异。B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apgar's评分及围产儿结局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34周后双胎妊娠胎儿出生体重、新生儿apgar's评分及围产儿结局与足月妊娠相似,因此34周后双胎妊娠发生妊娠并发症者可在促胎肺成熟后及时分娩,未满34周者应促胎肺成熟同时尽量延长孕周,这样有利于在不影响围产儿结局的同时减少孕妇的生理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