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6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部位带蒂胸腹轴型皮瓣修复上肢深度蛇伤溃疡3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院共收治蛇伤溃疡创面患者 113例 ,其中 36例上肢深部组织外露患者采用 8种不同类型的胸 /腹带蒂轴型皮瓣修复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6例 ,男 32例 ,女 4例 ,年龄 10~ 74岁 ,平均 2 6 .8岁。右上肢 30例 ,左上肢 6例。手背创面 2 0例 ,手掌 (腕部 )创面 6例 ,手部环状创面 4例 ,肘背侧骨外露创面 3例 ,肘窝创面 3例。溃疡面积最小 5 .0 cm× 3.5 cm,最大16 cm× 11cm,溃疡面均有骨骼、神经、血管或肌腱外露。本组伤后立即到医院治疗者 8例 ,其余 2 8例入院时间为伤后 7…  相似文献   
2.
韦俊  曹英 《陕西中医》1993,14(12):537-538
通过辨证将婴儿肝炎综合征分黄疸期包括湿热、邪毒、瘀血、脾湿黄疸;恢复期气血双虚类型,并联合西药抗生素、保肝等药治疗,总有效率95%。提示中西药合用有利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休克是小儿烧伤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是导致小儿烧伤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989~ 2 0 0 1年我科共收治小儿烧伤 812例 ,出现休克 138例 ,发生率为 17% ;休克死亡 7例 ,病死率为 5 .0 7%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小儿烧伤休克年龄分布为出生 2 8d内 3例 ,2 9 d至 1岁 2 8例 ,>1~ 3岁 5 6例 ,>3~ 12岁 5 1例。轻度烧伤发生休克 5例 ,发生率为 3.6 2 % ;中度烧伤发生休克 4 6例 ,发生率为 33.33% ;重度烧伤发生休克 4 0例 ,发生率为 2 9.99% ;特重度烧伤发生休克 4 7例 ,发生率为 34.0 6 %。小儿烧伤休克发生时间为伤…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在小儿肾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白介素(IL)6、8、10在小儿肾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及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5例肾小球疾病患儿血清IL-6、8、10水平,McAb-A-E法检测54例患儿T细胞亚群。结果:各型肾小球疾病患儿血清IL-6水平降低,IL-8、10水平升高,CD4^ 细胞及CD4^ /CD8^ 比值均降低,IL-10水平与CD4^ 细胞呈负相关,血清IL-6、8、10分别与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结论:在小儿肾脏病中,①血清IL-6水平降低,可能是继发性改变,②血清IL-8、10水平升高,参与了肾小球疾病的发生;③CD4^ 细胞、CD4^ /CD8^ 比值降低,是肾小球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④血清IL-10水平升高,与CD4^ 细胞呈负相关,抑制细胞免疫,导致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7例心脏锐器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心脏锐器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例心脏锐器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刀刺伤5例,食管异物伤1例,医源性损伤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和心脏压塞症状。5例存在右心室损伤,1例伤及左心室,1例为右房、下腔静脉贯通伤。手术均在正中开胸下进行,3例建立体外循环后修补,心脏修补完成后同期处理其余合并损伤。结果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重大并发症,未行肺叶切除。随访3~30个月,心功能恢复良好,1例术后发现二尖瓣前叶穿孔,室间隔肌部缺损,无自觉症状,仍在随访中。结论床边快速诊断、及时开胸手术是成功救治的关键,术中食道超声、急诊绿色通道建立以及多科紧密协作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极早期压力疗法防治烧伤瘢痕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传统压力疗法强调创面愈合后进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瘢痕的增生,但在临床上发现尚有较多增生性瘢痕发生,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的:探讨压力疗法防治烧伤后瘢痕的最佳时间。设计: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烧伤整形康复病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前列腺素E1(PGE1)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的肺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5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损伤组和PGE1组,建立大鼠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PGE1组于烟雾吸入伤后30 min即予PGE1雾化吸入治疗,每隔8 h雾化治疗1次.观测损伤组和PGE1组大鼠伤后6、24、48 h肺脏病理、动脉血气分析、肺湿干重比(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及计数、BALF总蛋白水平(T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PGE1治疗后肺弥漫性充血、出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PMN)浸润等改变范围及程度较损伤组均有所减轻;PaO2水平与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提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P水平、W/D值较损伤组明显减低;外周血的WBC和PMN与损伤组相差不大,但BALF的WBC、PMN计数值较损伤组明显减少.结论:早期雾化吸入PGE1可以改善烟雾吸入导致的大鼠肺水肿、出血等急性肺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肺部中性粒细胞"扣押"、降低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等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BrdU 标记家兔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通过采用 BrdU 标记连续培养的家兔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stem cells,ADSCs),检测其最佳标记时间、标记剂量及毒性作用,探讨其作为干细胞标记示踪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 8~12 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 6 只,雌雄不限,体重 1.5~2.0 kg.切取腹股沟皮下 1~2 mL 脂肪组织,采用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ADSCs,并进行鉴定.取第 3 代细胞以终浓度分别为5、10、15 和 20 μg/mL 的 BrdU 进行标记,分别记为A、B、C及 D 组;另 1 孔不含 BrdU,作为空白对照(E 组).标记12、24、48 和 72h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细胞阳性率,苔盼蓝排染法行细胞计数观察标记后细胞活性. 结果 原代培养的ADSCs形态主要为宽大、扁平、短梭形细胞;传代后细胞形态主要为长梭形;第3代 ADSCs经诱导均能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第3代 ADSCs 经 BrdU 标记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胞核呈绿色荧光.孵育 12h,A、B、C、D 组细胞标记阳性率逐渐增高,分别为 30.6%±2.3%、32.4%±1.9%、45.8%±1.8%、50.8%±3.1%,C、D组与 A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A、B、C及D组标记率分别为45.9%±2.0%、87.9%±3.3%、90.6%±2.9% 及 91.7%±3.2%;48 h 和 72 h,A、B、C、D 组标记情况与24 h 相似;E 组各时间点细胞标记阳性率为 0.孵育 24、48及72 h,B、C及D组细胞阳性率与 A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孵育12、24、48 及 72 h细胞计数,各组细胞活性均在90%以上,A、B、C、D组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rdU 标记 ADSCs 的最佳时间为 48 h,最佳浓度为 10μg/mL;BrdU 对细胞标记率及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同期瓣膜置换术加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前危险因素与手术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52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永久性房颤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加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根据是否转为窦性心律分为转律组(SR)与房颤组(AF),采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资料,单变量分析采取t检验或方差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 最后一次随访中37例患者转为窦性心律,手术成功率约71.2%.单因素分析显示房颤病程、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是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房颤病程是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瓣膜置换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慢性房颤的有效方法.房颤病程短、左心房内径小的患者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真皮模板单元-黏着斑微操控制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 方法 采用微图案方法制作微凸阵列,运用分子自组装在微凸上自组装结构蛋白分子,在自制细胞培养仪模拟皮肤生物力学进行细胞牵拉2周,并行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结果 细胞牵拉2周后,细胞形态多样、丰满,分泌增加,呈现顺应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整合素β1、α5表达较对照显著减少,张力蛋白tensin表达显著降低. 结论 通过黏着斑微操控,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上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