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36例,通过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明确诊断,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7例死亡,33例低钠血症恢复.结论低血钠、高尿钠、低血浆渗透压是SIADH的特点,治疗原则以限水为主。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采用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微创开颅及骨瓣开颅血肿清除三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78例,按照GCS评分和血肿量各分为三组,对不同术式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组预后良好74例(59.6%),微创开颅组预后良好48例(56.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瓣开颅组病死率21.7%(15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三种术式各有其特点,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时有效解除脑受压的特点,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颞额叶脑挫裂伤治疗决策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颞额叶脑挫裂伤伴小血肿及基底池变化患者的治疗决策。方法 按意识、脑挫裂伤面积或血肿量、基底池变化三项评分,对274例患者分型、治疗方案与预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Ⅰ型88例:立即手术56例,死亡8例;延迟手术24例,死亡9例;非手术治疗8例全部死亡。Ⅱ型139例:立即手术11例;延迟手术72例,死亡11例;非手术治疗56例。Ⅲ型47例非手术治愈。结论 Ⅰ型应立即手术;Ⅱ型59.7%需要手术,应动态CT复查再评分决定,前48h内应每4~8小时复查CT一次;Ⅲ型应非手术治疗。该“三3”评分法可在临床症状恶化之前作为治疗决策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按血肿发生的部位、发生的时间、与GCS及原发颅脑损伤的关系、对47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7例迟发性颅内血肿,其中27例在非手术治疗中出现,20例在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按入院时GCS评分以6~12分为多(70%);发生时间多在伤后24h内(占89.3%);迟发硬膜下或脑内血肿发生多在原发脑挫裂伤处,术后迟发硬膜外血肿在对侧或颅骨骨折线处。颅压下降失去填塞效应、伤后低血压的纠正、术后凝血障碍是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均有迟发颅内血肿发生的可能,且大多发生在伤后24h内,每4~6小时CT复查能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并高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钠血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某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356例,并高钠血症18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高钠血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并高钠血症185例,发生率为52%,死亡136例,病死率为73.5%.高钠血症在入院1~18 d出现,平均4.1 d.其中69例在24 h内,60例在48 h内,16例在72 h,3 d内出现高钠血症共145例,占78%;血钠值为148~196 mmol/L,平均172 mmol/L,持续时间1~25 d,平均5.4 d.结论 高钠血症多在重型颅脑损伤3 d内出现,为中枢神经功能衰竭的标志,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术后再手术原因,减少再次手术,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5例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其导致再手术影响因素。结果:再手术的原因为迟发性血肿21例(36%)、止血不彻底10例(18%)、术中低血压7例(12%)、凝血障碍6例(11%)、骨窗过小5例(9%)、脑梗死5例(9%)。结论:广泛性脑挫裂伤伴颅骨折为术后颅内再出血手术的高危因素,而首次手术要彻底清除挫碎失活脑组织、直视下彻底止血、术中维持正常血压、对凝血障碍患者术中及时输入新鲜血浆、冷沉淀、血小板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可以减少再手术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加血肿腔内置管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33例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定位,血肿腔内置管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生存32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3%,恢复良好24例,占72.8%,中残7例,占21.2%,重残1例,占3%,随访期内再死亡1例.结论 该术式操作较简单,置管位置准确,损伤少,再出血发生率低,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小血肿CT立体定向引流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血压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中老年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开展各种微创治疗方式,降低了其病残率和死亡率,并提高了生存质量。对于出血量<30mL血肿,目前大多数医院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其疗程较长,效果欠佳。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30mL者228例,行CT立体定向血肿引流及注射尿激酶治疗9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3例,女37例,年龄42~71岁,平均5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18h,平均5.3h。有高血压病史65例,正规应用降压药治疗53例。伴有糖尿病21例、冠心病18例。1.2临床表现入院时收缩压>140mmHg19例,>160m…  相似文献   
9.
黎岳强 《中国基层医药》2008,15(7):1130-1131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预防和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行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伤后24 h内气管切开组肺部感染(23例)低于伤后24 h后气管切开组(41例)(P<0.01);伤后24 h内气管切开组感染控制率(69.6%)显著高于伤后24 h后气管切开组(31.7%)(P<0.05);感染控制时间(8.7 d)也显著低于伤后24 h后气管切开组(18.6 d)(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行气管切开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按血肿发生的部位、发生的时间、与GCS及原发颅脑损伤的关系、对收集本院脑外科63例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3例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其中硬膜外血肿12例,硬膜下血肿15例,脑内血肿29例,多发性血肿7例。发生时间多在伤后24h内76%(48/63)。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分级(GCS)评分以9~12分为多57%(36/63);伤后低血压,缺氧,凝血障碍,术后颅压下降失去填塞效应、是进展性出血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颅脑外伤首次CT有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均有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的可能,GCS评分9~12分为多(57%)。大多发生在伤后24h内,细致观察及颅内压监测,每4~6h复查CT多能早期发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