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对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inflammatory dugys,NSAIDs)消化性溃疡(PU)转归的影响.方法 400例确诊NSAIDs消化性溃疡和感染Hp患者按配对分组法分为根除Hp感染组(根除组)200例、单纯抑酸治疗组(抑酸组)200例.患者在研究治疗期间暂停服用NSAIDs.根除组予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20mg,2次/d,克拉霉素0.5g,2次/d,羟氨苄阿莫西林1.0g,2次/d,共1周.第二至第八周予洛赛克20mg/d.抑酸组予洛赛克20mg/d共8周.二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24个月进行胃镜和Hp复查,对比其溃疡的愈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根除组Hp的根除率为98%,二组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比88.0%,P>0.05),2年内溃疡复发率:抑酸组明显低于根除组(26.5%比12.0%,P<0.05);胃溃疡(GU)并出血发生率:抑酸组明显低于根除组(28.1%比15.5%,P<0.05);十二指肠溃疡(DU)并出血发生率: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7%比9.5%,P>0.05).结论 Hp和NSAIDs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二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二者间无相加或协同作用.Hp感染并不影响NSAIDs性溃疡的愈合,并且可能降低其近期的复发率.Hp感染与NSAIDs胃溃疡引起出血呈明显反比关系,而与十二指肠出血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套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并发症防治对策,提高该方法安全性。方法7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个人经济情况分为二组,规范组(A组)37例,对照组(B组)35例。定期随访,比较A、B二组静脉曲张闭塞情况、再出血率;A、B二组外周血象变化;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B组食管静脉曲张均已完全闭塞,二组均未见再出血。A、B二组病例白细胞与血小板术后1周和2周均有显著升高(P0.05),血红蛋白的浓度则无明显变化。与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有关的轻微咽痛或胸骨后疼痛A组占81.1%,B组占80.0%。部分脾栓塞术(PSE)脾塞后综合症A组占78.4%,B组占91.4%;腹水者A组占27.0%,B组占71.4%;脾脓肿A组占2.7%,B组占17.1%;胸积液A组无出现,B组占42.9%。结论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为了提高EVL-PSE联合术安全性,我们必须采用围手术期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前非复合咽喉部粘膜表面麻醉与复合咽喉部粘膜表面麻醉的效果比较。方法:对20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B组检查前复合咽喉部粘膜表面麻醉。含服胃镜润滑胶浆并静脉注射丙泊酚。术前、术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反馈意见,术中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术中丙泊酚总用量、镜检时间、苏醒时间。结果:A组患者术前、术后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A组获得较高满意反馈率(P〈0.05),术中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丙泊酚的用量、镜检时间、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非复合咽喉部粘膜表面麻醉在胃镜检查中使用安全、简便、经济、有效,副作用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诊内镜套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 4 8例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患者行急诊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 ,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PSE) ,观察近期止血效果和远期再出血发生率及外周血细胞等变化。结果 EVL PSE联合术近期止血效果显著 (10 0 % )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消失率达 6 8.75 % (33/48) ;无手术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 ,远期再出血率 6 .2 5 % (3/48) ,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均较术前明显回升 (P <0 .0 5 )。结论 联合术能有效地救治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 ,减少单纯内镜下套扎治疗的次数和复发再出血的风险。该法创伤小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28髋)不同分型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按骨折线部位分型:头下型骨折8例,经颈型骨折8型,头颈型6例,基底型4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或股骨头置换术,并于术后2周加用中药内服促进其功能恢复。结果所有患者于术后6~24个月,平均(14个月±5d)按髋关节创伤的功能评分标准(sander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显示:优16例(55~60分),良9例(45~54分),可3例(35~44分),平均得分50分。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能明显减少术后卧床并发症,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黄艳兰  方娟 《江苏卫生保健》2023,(6):383-384+442
目的 了解盐城市盐都区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国家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2013—2022年盐都区新报告HIV/AIDS病例,分析晚发现病例人口学特征,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13—2022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216例,晚发现49例,晚发现比例为22.69%。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患者晚发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13.04、13.69,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与晚发现的发生有关,其中≥60岁、40~<50岁年龄组发生晚发现的风险是<30岁年龄组的6.99、3.72倍(95%CI:1.63~29.92、1.02~13.60),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晚发现的风险是小学及以下的0.25倍(95%CI:0.07~0.96),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盐都区艾滋病晚发现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进一步扩大检测覆盖面,提高重点人群的检测率,最大限度地发现潜在的HIV感染者,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艾滋病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结肠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柳氮磺胺吡啶片,1g/次,3次/d。治疗组30例结肠宁1剂/d,水煎,分2次温服。两组均14d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7例,显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临床治愈9例,显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含内标的荧光PCR—荧光定量PCR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1.前言 PCR技术应用于体外基因检测是临床诊断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但由于传统的PCR检测易污染、假阳性率高等原因,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于临床检验。为了克服传统PCR的上述缺点,发挥它早期、快速诊断的优点,近年来,发展了多种将传统PCR技术与其它技术结合起来的新型PCR技术,最成功的有PCR与ELISA结合的PCR-ELISA技术和PCR与荧光检测结合的荧光PCR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扎术联合心得安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3组:结扎 心得安组37例,先进行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再服用心得安维持治疗;结扎组32例;心得安组34例。定期随访,比较3组的静脉曲张消失率、首次出血率、静脉曲张复发率、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静脉曲张消失率:结扎 心得安组与结扎组相似(88.2%vs.81.3%,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心得安组的66.7%(P<0.05)。首次出血率在结扎 心得安组为8.9%,明显低于结扎组的15.6%与心得安组的30.0%(P<0.05)。静脉曲张复发率:结扎 心得安组、结扎组与心得安组分别为11.74%、21.9%、33.3%(P<0.05)。达到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所需的平均治疗次数:结扎 心得安组与结扎组分别为1.9±1.0和2.8±0.7(P<0.05)。达到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所需的平均结扎环数:结扎 心得安组与结扎组分别为7.0±3.0和11.0±2.0(P<0.05)。3组均无治疗相关死亡报告,结扎组有3例(9.4%)术后并发出血,结扎 心得安组无一例发生术后出血。结论结扎术联合心得安预防EVB,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有肯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丙泊酚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肠镜广泛应用在结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但在操作中人为肠拌或肠痉挛等因素,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完全没有痛苦的操作是医患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2001年8月~12月,我院消化内科和麻醉科共同合作,把短效麻醉剂丙泊酚应用在结肠镜检查中,并观察和总结其镇痛作用及安全性。 一、资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A组169例,年龄17~72岁,自愿接受丙泊酚全身麻醉后进行肠镜检查,且没有丙泊酚使用禁忌症。B组170例,年龄 20~70岁,同时期未经全身麻醉接受肠镜检查者,条件与A组相似。 2.方法:两组患者检查前20 min肌注阿托品1mg后,A组按丙泊酚2mg/kg缓慢静脉注射,并同时进镜至意识消失后以1~4.5mg·kg-1·h-1速度维持,肠镜进至回盲部停药,全程总用量(98.5±12.75)mg。接受丙泊酚静脉注射者,一般在停药3~5 min后清醒,再1~2 min后恢复定向力和自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