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重要传染病。我国是结核病的高发国家 ,据 1985年调查推算 ,全国有活动性肺结核约5 70万人 ,每年死于结核病者约 30余万人 [1 ] 。腹内结核相比肺结核少见 ,但据文献报道的资料似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2 ] 。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 ,不易确诊 ,误诊较多 ,值得临床医师提高警惕。笔者自 1980~ 1996年共收治 6 8例腹内结核 ,均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 ,仅 15例术前得到确诊 ,误诊率77.94%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40例 ,女性 2 8例 ,男∶女 =1.43∶ 1。年龄 2 0~ 77岁 ,其中 2 0~ 40岁 1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ESD方法治疗29例(共31块)消化道病变的内镜下手术情况、并发症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术中出血2例,1例创面小动脉出血,内镜下钛夹止血,另1例胃黏膜下持续出血,形成血肿,中转开腹行胃窦切除术;1例直肠管状腺瘤ESD术后7天大出血,经肛门缝扎止血;术中发现肠壁穿孔1例,中转开腹行肠壁修补术。2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留下后遗症,平均住院时间5 d。随访2~27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病变是安全的,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且术后不易复发。缺点是操作时间长,技术难度较大,并发症较EMR多。  相似文献   
3.
为术者提供一个良好术野的气腹是施行腹腔镜外科手术的重要前提,而CO_2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充气气体。向腹腔内注入一定压力的CO_2,能引起腹内压(IAP)增高、高碳酸血症,加上麻醉及病人体位等因素,势必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包括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并日益受到腹腔镜外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此许多学者作了不少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脾破裂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伤性脾破裂156例临床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黄景山李子奈刘祖民我院1986年至1994年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56例,本文就本病的诊治作回顾性分析。一、临床资料本组男117例,女39例,男女比为3∶1;年龄6岁~73岁。入院时间自伤后2小时至48...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应用腹腔镜技术与传统开腹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铜陵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27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92例行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为腔镜组,181例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为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康复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率及手术效果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远近切缘距离)。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全胃切除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胃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肿瘤远近切缘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技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短期疗效与手术风险无明显差异,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双黄升白颗粒絮凝沉淀与醇沉工艺的优劣,为双黄升白颗粒的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与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提取液中黄芪总苷、淫羊藿苷含量,通过计算转移率和得膏率,比较两种澄清工艺。结果和结论通过比较得出,两种工艺虽然在有效成分的保留上基本无显著性差异,但絮凝沉淀法在成本、工艺周期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大肠广基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肠镜发现的较大结直肠广基病变行ES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手术。手术时间(68±21)min,病变直径(3.0±1.5)cm;术中出血4例,术后延迟性出血3例,均在肠镜下用热活检钳电凝、APC、钛夹等方法成功止血;术中发生穿孔2例,1例肠镜下用钛夹缝合修补成功,另1例行肠修补术。术后病理:管状腺瘤3例,绒毛状腺瘤4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增生性息肉2例,类癌1例,早期癌(T1N0M0)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2~27个月均无复发。结论:ESD治疗结直肠广基病变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腹壁切口疤痕等优点,故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颈部转移误诊为甲状腺癌临床分析(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3例食管癌转移锁骨上淋巴结误诊为甲状腺癌,3例均以甲状腺肿块伴声嘶入院,缺乏吞咽困难症状,行颈淋巴结根治术后方得确诊.作者分析了漏、误诊的原因,并提出了颈部肿块诊断的注意事项及避免漏、误诊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自1993年5月以来,临床应用术中持续有限扩张术(ISLE),为21例病人进行即刻创面修复。其中18例效果良好,3例效果欠佳,临床有效率达85.7%。实践证明,ISLE可成功地应用于全身各部位。其临床效果与组织缺损的宽度和扩张后所增加的皮肤组织量以及持续扩张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效果,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113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目、排气时间、进固体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术后1个月随访,进行胃肠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比较2组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