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效东 《重庆医学》2012,41(33):3539-3540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治疗时间。方法对该院收治的92例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h以内接受手术的存活率高于6~24h以及超过24h接受手术的存活率(P<0.05);6h以内接受手术的疗效与6~24h手术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优于超过24h手术组(P<0.05)。结论脑基底节内侧型出血发生6h内接受手术治疗能提高手术存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11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用GCS、瞳孔、生命体征、损伤类型和手术时机、不同的手术方式、气管切开时机与死亡的关系,从多个角度对11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诊断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GCS 3~5分死亡率55.0%,单瞳散大死亡率47.1%,生命体征不平稳者死亡率65.1%,单、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死亡率42.6%,伤后立即入院治疗死亡率24.0%,呼吸异常早期气管切开死亡率34.5%,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死亡率27.7%,致残率37%.结论 伤情程度的判断需要多指标综合判断,严重的脑挫裂伤、颅内血肿仍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伤后早期入院治疗能明显降低死亡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能明显减低死亡率、同时致残率增高,早期气管切开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梗死的发病机制和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1993年3月至2006年12月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患者25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发病机制,根据不同情况,手术中注意保护损伤区域边缘血管、彻底冲洗硬膜下腔、适当减少止血药物用量及时间、早期给予钙离子拮抗剂,使用神经营养药物、能量合剂,予针灸、理疗及高压氧治疗,加强功能锻炼等综合处理方法.结果 按格拉哥昏迷评分标准:良好8例,中残4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主要发病机制为伤后脑血管痉挛,脑血管损伤,脑血管受压、拉长、扭曲痉挛致供血区缺血,术前术中大剂量应用脱水剂,术后的低循环血容量,医源性因素等.  相似文献   
4.
家族性多发性头皮表皮样囊肿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36岁。因头部多处包块20多年来院就诊。诉十几岁始发现枕颈部长出第1个包块,因包块小未予理会,后又于头部先后长出8处、右手臂2处、左腋下1处包块,无疼痛,自觉缓慢长大、影响美容,来院要求手术切除。查体见枕颈部1处、颞顶枕部散在8处、右前臂尺桡侧各2处、左腋下1处共1  相似文献   
5.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1],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体制性和综合性问题.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及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江北区作为重庆市医疗改革试点区,医改工作起步早、层次高、步伐大,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国内受到多方关注.国内主流媒体曾专题报道,国家医改办曾到江北区考察调研,江苏、山东、陕西等省市也前来参观学习.尽管如此,最近,在江北区群众对各行业的满意度调查中,医疗卫生满意度仍不高,这引起了笔者的深思.  相似文献   
6.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治疗常规行钻孔冲洗引流术 [1],手术简单、安全.近来也有报道使用锥颅方法行血肿冲洗引流,但均存在术后复发再开颅手术的可能[2].我们自1993年10月~1999年8月对收治的28例CSDH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行单独钻孔引流和钻孔引流加腰穿灌注治疗,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24例,女4例,男∶女=6∶1;年龄22~29岁2例,42岁7例,61~79岁18例,84岁1例,平均60岁. 1.2 临床表现头疼22例,呕吐15例,肢瘫18例,失语7例,表情淡漠5例,昏迷4例,小便失禁2例,视物模糊1例,面瘫1例,癫痫1例.按Bender's级:Ⅰ级5例,Ⅱ级17例,Ⅲ级4例,Ⅳ级2例.  相似文献   
7.
黄效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59-2160
正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科危重疾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促进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率、减少致残率是颅脑外科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1〕。本文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住院治疗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分析总结9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的治疗效果。认为对重型脑损伤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较传统开颅手术能显著降低死亡率,但同时致残率也相应增高。  相似文献   
9.
威达WD-HDR18后装机采用计算机控制,把后装腔内治疗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放射源的定位精度。正常的保养能有效避免一些故障的产生,下面就几例常见故障进行检修分析。故障现象一:假源检测检测、运行正常,真源运行时,系统提示"真源参考点故障"。分析与检修:真源运行检测电路由光电测量,比较器、反相器和状态指示LED组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提高癫痫持续状态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愈率。方法对1995—2004年的126例癫痫患者中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控制癫痫,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大多数患者病情好转。结论尽管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病急,进展迅速,如果能早期诊断,进行积极恰当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