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发生脑卒中后,除了常见的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外,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也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患者常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表现。PSD可直接影响患者发生脑卒中后的生存质量及功能康复,因此正13益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现将近年来关于PSD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盆底肌电刺激用于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S)改善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对21例骶段以上SCI患者进行PES治疗8周,并在PES治疗前1周、PES治疗开始后第2周、第4周、第8周均记录7d的排尿日记并进行B超检查测残余尿量。结果: PES治疗8周后患者24h平均排尿次数由11.9±2.8减少至8.4±1.9次/d、漏尿次数由6.2±3.1减少至2.5±1.7次/d,平均单次尿量由188.1±43.3增加至254.1±42.4 ml/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盆底电刺激能有效地改善骶段以上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所致的尿失禁及尿频症状。对于PES治疗参数的选择和PES的长期疗效均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
4.
下肢矫形器对脊髓损伤患者ADL和行走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观察装配下肢矫形器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行走能力的影响程度。方法19例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应用下肢矫形器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训练前后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功能独立性评测FIM评分,并测定行走距离,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装配矫形器后ADL能力明显提高,尤其是移动和行走能力,装配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19例患者中8例达到社区功能性步行,6例达到家庭功能性步行,5例达到治疗性步行。结论在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装配下肢矫形器可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行走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肉毒毒素注射对脊髓损伤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脊髓损伤后慢性便秘经系统肠道功能康复训练无效的86例患者,应用结肠传输试验、肛肠动力学检查等明确诊断为出口梗阻型并肛管压力过高的便秘患者25例,选择在肛门的1、5、7、11共4点将肉毒毒素注入肛门直肠环内,肉毒毒素用量32—48U;注射后1个月、3个月分别观察排便情况,注射后1个月复查肛肠动力学指标变化,分析其疗效。结果:25例患者的排便频率由注射前1.72±0.24次/周增加到第1个月的4.00±0.25次/周(P0.01)、第3个月的3.36±0.25次/周(P0.01);每次排便耗时由注射前29.60±1.83min减少到第1个月的15.52±1.29min(P0.01)、第3个月的21.20±1.77min(P0.01),需要栓剂及手掏大便等辅助排便方式的病例减少;肛管最大收缩压由注射前的171.34±27.09mmHg降至第1个月的112.09±31.09mmHg(P0.01);直肠-肛管弛缓反射异常例数由24例减为13例(P0.01),球囊迫出成功例数由3例增至16例(P0.01)。结论:肉毒毒素肛门直肠环注射对脊髓损伤出口梗阻型便秘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Delphi法构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文化的手功能康复评估及疗效评价工具。方法:对手部疾病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核心组合综合版123个条目进行2轮专家意见征询。通过判断各条目与手外伤功能结局的相关性、评价条目重要性,并对条目提出删改建议进行条目筛选,形成《手外伤康复疗效评价量表》。通过分析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协调系数、意见集中程度以检验方法可靠性。结果:本研究共有25名专家参与此次专家咨询,所选专家覆盖手外伤领域7个学科。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0.8;专家协调系数0.34~0.44,且项目显著性检验结果P<0.05;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均数>2.5。经筛选,最终保留48个条目。结论:Delphi法构建基于ICF的手外伤康复疗效评价量表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国际版手部疾病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简要核心组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本研究调查了2016年1~12月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300例手损伤患者。采用国际版手部疾病ICF简要核心组合、DASH上肢功能评定表进行评定。分析国际版手部疾病ICF简要核心组合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结果 ICF核心组合简要版的重测信度很好(ICC=0.91,P <0.01)。身体结构、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3个领域的ICC为0.82~0.92(P <0.01),重测信度较好;环境领域的ICC为0.6(P <0.01),重测信度中度。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Chronbach’sα系数=0.833,P<0.01)。大部分类目评分与领域总分相关系数大于0.4(P <0.05),内容效度较好。ICF核心组合简要版总分与DASH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12(P <0.01),与DASH各领域得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4,效标效度较好。结论国际版手部疾病ICF简要核心组合的信效度较好,对手部疾病患者的综合评定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