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防控甲型H1N1流感条件下发热门诊管理考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发热门诊12名一线医护人员分为4组,每组作为一个基本工作单元,采用患者问卷调查和随机现场抽查的方法对其发热筛查质量、工作流程、个人防护、病区消毒管理实施量化考评,分析实施考评后筛查质量和消毒防护管理水平的变化。结果各单元组评分明显改善,2009年9-10月优良率达100%;发热筛查的质量改善,效率提高,程序流畅.接诊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提高,个人防护严格执行防护标准,病区消毒管理逐步走向规范,管理严谨有序.空气消毒效果明显改善。结论分组量化考评是一种考评新思路.方便易行,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发热门诊的工作和管理质量.大大促进了甲型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院前急救病种导向单元组前出模式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种导向单元组前出模式(DGPM)在院前急救(F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常规模式为对照组,观察研究组实施DGPM后FA反应速度、救治规范性、临床效果指标的变化,2组各随机抽取100例病例,调查满意度变化,并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探讨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到达一处置时间、发病一离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现场处置率、处置规范性和病情缓解程度显著提高(P〈O.05);满意度显著改善(P〈0.05),满意度影响因素为到达一处置时间、处置规范性和病情缓解程度。结论DGPM适应FA需求,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甲型H1N1流感医护人员负性情绪的干预方法。方法将60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连续7次集中认知心理教育,对照组同期常规处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2周进行测评,评定干预效果。结果1医护人员负性情绪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SAS:t=13.347,P0.01;SDS:t=3.905,P0.01;SCL-90:t=11.793,P0.01);2干预后两组SAS、SDS、SCL-90总分和5个因子减分值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减少(P0.05);3干预2周后负性情绪呈现上升趋势,SCL-90抑郁因子分与干预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集中认知心理教育能够短期内集中改善抗甲流医护人员负性情绪,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但需要坚持开展。  相似文献   
4.
军人发热疫情预警应急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初步探讨如何建立和建立怎样的军人发热疫情预警应急体系。方法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经验和体会,深入分析军人发热疫情预警应急体系的必要性、结构和方法。结果预警应急体系是预防控制军人发热疫情的客观要求,其中发热数据库和监测机制是基础,组织指挥是关键,技术队伍是根本,物资储备是保证,建设预警应急体系应立足质量和效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注重基础数据积累,加强制度和预案建设。结论发热疫情预警应急体系在预防与治疗甲型H1N1流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是应对军人发热疫情最有效和科学的机制,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全面建设,形成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5.
9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9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均为轻症病例,主要是本土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学生为主,青少年居多,平均年龄(23.72±4.56)岁,80.0%来自集体单位人群;否认有接触史者占63.92%,无明确诱因占82.47%。首发症状主要为发热、咽部不适、全身酸痛,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发热、咽部不适、咳嗽,主要症状组合为发热并咽部不适、发热并咳嗽和3种症状同时出现,体征不明显;发热以中低热为主,热程3天,部分患者不发热;血常规以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或正常为主,57.73%的患者c反应蛋白增高;病程5天,最长不超过10天,预后良好。结论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并不特异,掌握其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6.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非内分泌科使用快速血糖仪的机会增多。影响血糖监测准确性的因素有疾病因素、药物因素、仪器及操作因素,我们对非内分泌科护士进行血糖监测的培训,如了解血糖仪的工作原理、做好血糖仪的维护、规范血糖检测方法、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及加强血糖检测质控管理等。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非内分泌科护士血糖检测的准确性,确保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