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下腺囊肿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文丰 《九江医学》1997,12(3):169-169
  相似文献   
2.
在口腔种植临床中,种植体值入成功的关键在于种植体有足够的长度并与周围骨组织形成良好好的骨融合,这就要求种植体周围有 骨组织支持。上颌后牙区因上颌窦的存在及骨质疏松,加这牙槽骨的吸收,不仅使上颌窦底骨高度降低,难以取得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同时种植体易皮上凳窦粘膜进入窦腔,引起感染导致种植失败。因此该区域一直被视为种植的危险区,其远期的种植成功率很低。。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生物膜技术同时应用于这一区域使得种植成功率大大提高,成为常规修复的安全区域,也为大多数无牙颌患者的种植修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就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移植材料的选择、同期或延期种植体植入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汪文丰  袁欢  李小慧 《中外医疗》2007,26(24):37-37
目的 探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注射液10mg/(kg·d)加入5%葡萄糖液静滴;治疗组采用双黄连60 mg/(kg·d)加5%葡萄糖液静滴,各每日1次.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退热平均天数及口腔黏膜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黄连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正畸治疗中的合作问题黄啸林综述陈蕾审校本文就近年国外对一些社会心理变量与正畸治疗合作性的关系的研究状况作一扼要综述。一、父母/孩子对正畸治疗的态度患者对接受正畸治疗的态度常是复杂的,而且正畸治疗可能会破坏日常生活规律或干扰社会活动。当治疗持续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银汞合金钉核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996年5月—2002年7月门诊143人195颗大面积缺损后牙采用银汞合金钉核修复,其中术后全冠修复121颗,未作全冠修复74颗。结果:两年后复查,全冠修复成功率95.9%,未作全冠军修复成功率90.9%。结论:银汞钉核修复后牙缺损成功率高,简单经济,采用术后全冠修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2005~2006年,我们对腭裂手术松弛切口采用不填塞,填塞可吸收性止血纱布和填塞碘仿纱条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三种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83例腭裂病人采用咽后短蒂燕尾瓣移植术修复进行了总结。其中10岁以上的81例,占97.5%。术后全部病例过高鼻音均消失,常规语音测定优良率为85.5%。28例通过EYBH—81型腭咽闭合功能检测仪测定腭咽闭合正常度为82~97%。说明本法能有效地改善成人腭裂的语音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羊膜联合生物骨粉(Bio-Oss)引导骨再生术应用于牙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骨量不足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16例。两组植入种植体同时植入Bio-Oss与自体骨的混合物,A组表面覆盖人羊膜,B组表面覆盖金属钛膜。术后1、3、6、12个月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植骨区新骨形成均良好,牙槽嵴外形丰满,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均完成了冠修复。长期随访示A组骨吸收量更小,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羊膜及金属钛膜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应用于种植区骨量不足的患者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人羊膜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唇腭裂鼻翼畸形修复及牙槽突裂同期植入生物活性玻璃的可行性以及植入效果.方法 对10例同期行牙槽突裂植入生物活性玻璃与鼻翼修复进行研究,术后拍X线片进行效果客观评价.结果 :随访6~12 个月,效果均满意,X线片显示:生物活性玻璃降解的同时,新骨形成.结论 鼻翼畸形与牙槽突裂同期植入生物活性玻璃,能够保证牙槽突高度,牙弓连续性的恢复,鼻翼畸形的改善.消除畸形给患者带来的心理障碍,是一种理想的整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灼口综合征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灼口综合征是指发生于口腔粘膜以烧灼样疼痛感为主的一组症候群,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特征,也无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病损。我科自1995年3月至2001年3月,共诊治灼口综合征5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年龄29岁~73岁,平均62.5岁。女40例。年龄31岁~69岁,其中40~60岁28例,平均57.2岁。病程:1周~5年,平均9个月,1周以上至1个月内者最多。发病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