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白介素(IL)-6、IL-8、IL-33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8例ARDS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定期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1个月的存活率和呼吸机脱机率以评价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IL-6、IL-8、IL-33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1个月的存活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个月的脱机率为56.41%,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指数为(232.46±32.77)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6.48±25.3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IL-8和IL-33水平分别为(39.73±18.26)pg/mL、(73.50±21.32)pg/mL和(182.56±49.35)pg/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3.24±32.09)pg/mL、(107.68±20.17)pg/mL和(253.12±62.3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ARDS能够提高患者1个月的存活率与脱机率,其可能通过改善患者支气管肺泡换气功能与直接抽吸减少局部炎症物质的聚集与分泌,从而起到调节机体抗炎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单药或添加对癫痫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其他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IQ值。结果观察组癫痫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癫痫患者(P<0.05);观察组癫痫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癫痫患者(P<0.05);观察组癫痫患者的IQ值(82.32±6.4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癫痫患者(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癫痫较联合用药临床疗效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IQ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B病毒(EBV)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脂代谢的影响,以揭示EB病毒相关胃癌(EBVaGC)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将AGS和A kata细胞共培养建立EB病毒阳性的AGS-EBV细胞株,并比较AGS和AGS-EBV细胞增殖、凋亡和脂代谢的变化。使用CCK-8测定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 PE/7-AAD凋亡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油红O染色观察胃癌细胞内脂滴的含量,并用相关脂质试剂盒检测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qRT-PCR检测脂质合成关键酶的表达。【结果】EB病毒促进胃癌细胞株AGS细胞增殖(F=23.214,P=0.001;24、48、72、96和120h的P值分别为0.007、0.004、<0.001、<0.001和<0.001),抑制细胞凋亡(晚期和总凋亡率的P值分别为0.032和<0.001),并可能通过上调脂质合成酶表达而使细胞内脂滴、游离脂肪酸(P<0.001)、甘油三酯(P=0.004)和总胆固醇(P<0.001)含量增加。【结论】EB病毒促进胃癌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并增强细胞脂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皮下注射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CTX)致小鼠局部皮肤溃疡模型构建。方法:将57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CTX组(n=18)、粗毒组(n=18)、CTX前肢组(n=7)、CTX后肢组(n=7)和CTX背部组(n=7),饲养21天观察皮肤溃疡坏死面积及病理变化。结果:CTX组造模成功率100%,粗毒组造模成功率仅5.5%。选择四肢皮肤注射CTX造模较背部成功率更高,不同注射部位溃疡伤口均可见典型炎症坏死表现。结论:CTX皮下注射小鼠后肢可构建成功率高,稳定,典型的中华眼镜蛇毒素中毒局部皮肤溃疡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竹叶青蛇咬伤后患者血液学指标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收集2011-01~2013-12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确诊为竹叶青蛇咬伤的患者49例,按照咬伤后不同的时间段对PLT、PT、APTT、INR、Fg及D-二聚体6项血液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竹叶青蛇咬伤后,6项血液学指标在24 h内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 PLT和Fg随发病时间的延长呈进行性下降,分别在第4天和第3天达最低值。 PT、APTT、INR及D-二聚体在咬伤后的24 h内明显升高;PT和APTT均在第3天达最高值,而INR和D-二聚体升高较快,在第2天已达最高值。上述6个血液学指标基本在第7~9天恢复正常。结论竹叶青蛇咬伤能引起凝血功能异常,血液学指标随时间不同呈动态变化;了解该规律有助于评估竹叶青蛇咬伤的预后和指导其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