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181例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11年5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81例临床资料。左肝内胆管结石61例,右肝内胆管结石22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23例;肝内胆管合并胆总管结石7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71例,肝胆管切开取石+胆道镜取石+肝胆管狭窄切除+胆管成形+胆肠吻合+T管引流10例,左肝外叶切除术30例,左半肝切除术12例,右半肝切除术6例,单侧肝段切除术6例,双侧肝段联合切除术9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27例。结果术后并发症33例,术后结石残留30例,残石率16.6%,死亡1例。随访175例1-6年,结石复发10例,胆管癌变3例,死亡5例,结石复发率5.7%,总优良率90%。结论选择合理的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是预防结石残留或复发的关键。肝段切除术后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研究蛋白磷酸酶I(protein phosphatase1 regulatory subunit 3,PPP1R3)在直肠癌SW480细胞中的黏附、运动、迁移和侵袭能力的生物学活性。方法用PPP1R3、EGFR抗体、VEGFR抗体干预SW480细胞后,分别对其行细胞运动实验、黏附实验、迁移及侵袭实验,分析PPP1R3对SW480细胞运动、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随着PPP1R3浓度的增加,直肠癌SW480细胞的黏附、运动、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退(P<0.05)。而且穿过人工基底膜的能力明显减低(P<0.05)。结论 PPP1R3能够抑制直肠癌SW480体外的侵袭、转移作用,可为PPP1R3基因表达缺失的直肠癌术后患者提供放化疗、生物靶向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治疗的38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诊结果。结果手术切除率94.7%,所有病例随访1-5年,复发24例,带瘤生存10例,无瘤生存18例,死亡3例。本组病例23例术后未口服格列卫治疗,复发率86.96(20/23)%;15例口服格列卫治疗,复发率26.67%(4/15)。结论胃肠间质瘤治疗以外科手术完整切除为主,术后口服格列卫治疗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评估生长抑素、大黄、泛影葡胺的联合应用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方法将7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以:⑴常规保守治疗: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胃肠减压;⑵生理盐水50ml+生长抑素6mg持续静脉泵入;⑶76%泛影葡胺80ml胃管注入并夹管2h;⑷生大黄20g放入水中煮沸,冷却至30℃左右后灌肠,2次/d,300-500ml/次。对照组予以常规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肥皂水灌肠、抗感染、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结果治疗组保守治疗有效37例,对照组保守治疗有效27例,治疗组首次肛门通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治疗组4例中转手术治疗,其中1例肠粘连松解术、3例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肠吻合,对照组7例中转手术治疗,其中2例肠粘连松解术、5例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肠吻合;治疗组无死亡,对照组1例因高龄患者全麻术后肺部感染合并心衰而死亡。结论生长抑素、大黄、泛影葡胺的联合应用治疗在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安全、经济、疗效协同的作用,在基层医院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黄凌敏 《当代医学》2021,27(28):133-134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疗效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卡氏评分(KPS)、甲胎蛋白(AFP)水平、癌胚抗原(CE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AFP、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伐单抗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患者客观缓解率,降低血清内AFP、CEA水平,安全性高,可阻止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PP1R3mRNA基因突变与直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53例直肠癌癌肿组织、第一枚淋巴结和复发/转移灶中PPP1R3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有62%(33/53)的直肠癌组织中出现PPP1R3mRNA基因的异常,而正常对照结肠壁组织无PPP1R3mRNA基因的异常。依据术后病理所确定的淋巴结有无转移状态,有淋巴结转移者PPP1R3mRNA基因突变率为66%(23/35),比无淋巴结转移者异常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PP1R3mRNA基因异常率与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癌肿的形态及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癌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癌肿的大小、浸润深度、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转移组织中PPP1R3mRNA基因异常率更高。结论直肠癌PPP1R3mRNA基因异常与癌细胞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有无等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相关,术前可用于判断直肠癌的局部浸润状况和淋巴结转移的有无、术后用于预测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可能起到一定的判断作用,特别是对Ⅱ期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8.
中低位直肠癌环周切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凌敏  罗满生  杨刚 《江西医药》2009,44(6):537-541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环周切缘的影响因素,并评估环周切缘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月47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病理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TME原则行直肠癌根治术,比较环周切缘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局部复发、远隔转移、临床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ng-rank检验分析环周切缘与中低位直肠患者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至2009年3月,已有17例死亡,其中环周切缘阳性7例,环周切缘阴性10例:其中出现局部复发有5例,远隔转移12例.病理检查:环周切缘阳性12例,其中4例出现局部复发,5例出现远隔转移,环周切缘阴性35例,其中1例出现局部复发,7例出现远隔转移.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环周切缘阴性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环周切缘阳性患者:环周切缘与癌肿浸润深度、癌肿大小、癌肿环周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环周切缘与直肠癌浸润深度、癌肿大小、癌肿环周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中低位直肠癌局部复发及远隔转移、存活率的预测指标之一,可作为危险因素之一、为选择性放化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直肠癌神经束膜浸润情况在预后判定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直肠癌患者病理及临床资料。分析神经束膜浸润情况与直肠癌患者局部复发、远隔转移、临床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分析直肠癌神经浸润(PNI)状态与手术后3年、5年直肠癌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截止2015年5月共有30例死亡病例,有21例神经束膜阳性病例,9例神经束膜阴性病例;其中9例出现局部复发,21例远隔转移。病理学检查:神经束膜阳性29例,其中7例出现局部复发、17例出现远隔转移;神经束膜阴性60例,其中2例出现局部复发、5例出现远隔转移。PNI-和PNI+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58.62%,5年生存率分别为78.33%、41.37%。PNI阴性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PNI阳性患者(P<0.05)。结论直肠癌神经束膜浸润情况与浸润深度、大小、环周度密切相关,因此可作直肠癌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并可作为危险因素之一、为选择性放化疗提供依据。between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NI and the 3 years’ survival rate and the 5 years’ survival rate were analyzed by Kaplan-Meier and Long-rank.Results PNI- and PNI+3 year survival rate 83.33%,58.62% respectively,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78.33%,41.37% respectively. PNI negative patients survival rat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NI positive patients (P<0.05).Conclusion Colorectal cancer nerve bundle membrane infiltration situation can be one of the predictors of colorectal cancer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中非手术治疗36例治愈,手术治疗4例,1例出现肠瘘,历经5个月治愈,1例术后再次出现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满意,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疗效差,并发症多,只在非手术治疗无效后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