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9年8月至10月我院收治了急性脑型血吸虫病5例。现将诊断与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对象与方法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25~40岁。既往均无血吸虫病史。全部患者在发病前15~45天前有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患者均有畏寒、发热,体温38~39.7℃,3例有腹泻,每天2~3次,稀水便,4例肝脾肿大。病程中均出现轻重不一的意识障碍,均有头痛呕吐等症状,脑膜刺激征阳性,其中3例有不完全性右侧偏瘫,失语,2例表现为中毒性精神病,出现癫痫样发作和抽搐,计算为定向力丧失。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在15~20×10~9/L,绝对计数最高达2.596×10~9/L,均增高。5例粪便集卵孵化阳性,血环卵沉淀试验20%~30%,最高达63%,冻干血球间接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核糖核酸(RNA)对实验性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家兔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在不同阶段进行肝内核糖核酸含量测定和用光镜、电镜观察肝组织相应的变化。结果:感染血吸虫后,肝内RNA含量减少,光镜下肝细胞变性坏死与胶原纤维分布明显增多。经RNA治疗后,肝内RNA  相似文献   
3.
作者选择HBsAg、HBeAg、HBcAb、DNA-P阳性,HBsAb、HBeAb阴性慢性乙肝病人79例,采用小剂量α-干扰素中长疗程治疗63例,对照16例,9个月后有效反应分别为66.66%、12.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慢肝组对α-干扰素的效应优于携带组。  相似文献   
4.
由于感染尾蚴的程度不同,慢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很不一致,部分患者无任何不适,仅在普查时才发现,而有些患者症状却较重甚至丧失劳动力。因此,临床分二类:一种是无症状表现者,患者无自觉症状亦无阳性体征,只有少数病人有轻度肝或脾脏肿大。或虽经治疗已无症状但粪检仍阳性者,在城市中的血吸虫病人也多属此类。另一种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时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 N Fα) 的动态变化。【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感染组。于感染尾蚴后第70 ,1 00 ,130 d ,每组随机选6 只取血和肝,进行免疫、生化、病理观察。【结果】感染组血浆 T N Fα、透 明 质 酸( H A) 、肝 组 织 羟 脯 氨 酸( H Y P) 、肝胶原纤维含量、肝胶原纤维分布面积百分比均 显著高 于正 常组( P < 0 .0 1) , 血浆 T N Fα与血浆 H A 、肝组织 H Y P、肝胶原纤维含量、肝胶原纤维分布面积百分比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T N Fα参与了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病例报告黄××,女,42岁,农民。因腹部隐痛,腹泻,反复解粘液便8天,于1981年1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8天,发热、体温37~38.6℃,腹痛、腹泻,解粘液便,1日5~6次,无里急后  相似文献   
7.
探讨HC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其基因型、肝脏炎症以及与干扰素α(IFN-α)治疗的相关性。用流式细胞仪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对41例HC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HCV基因分型进行分析。未经治疗患者的激活T细胞(CD3 HLA-DR )、激活CD4 T细胞(CD4 HLA-DR 、CD4 CD25 )及NK 细胞(CD3-CD16/CD56 )均低于正常(P<0.05);CD8 T(CD8 CD3 )细胞、激活(CD8 T细胞(CD8 HLA-DR 、 CD8 CD38 )及B细胞(CD19 )高于正常(P<0.05);使用IFN治疗后显著提高了患者外周血激活T细胞激活 CD4 T细胞及NK细胞百分比(P值<0.05);同时降低CD8 T细胞、激活CD8 T细胞及B细胞百分比(P<0.05)。此外,还发现在伴有肝脏炎症患者的CD8 细胞、激活CD8 T细胞要明显高于不伴有炎症的患者(P<0.05),而NK 细胞则要显著低于不伴有炎症者(P<0.05);不同HCV基因型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干扰素与利巴韦林(病毒唑)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CE)的影响进行了体外试验和临床研究。体外试验结果,与临床用药前的SCE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0.01)而与对照无差异(P>0.05),临床用药后的SCE恢复正常,一年随访无变化。从细胞遗传效应角度提示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乙型肝炎有效,SCE可作为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疗效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感染血吸虫后,身体早期出现的病理变化一般在感染后第3~9周内,这和成虫产卵时间相吻合。其病理变化包括尾蚴随血液逸至门静脉途中引起的变化、成虫在门静脉内寄生时成虫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变化以及虫卵引起的病变。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6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凝血、抗凝血及纤溶系统某些指标进行了动态监测。发现该等指标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病程早期即出现凝血及纤溶过程的平衡失调,紊乱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病情越重、数值变化越大,持续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