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灶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核转录因子-κ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规尼龙线栓法制备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阻断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对照)组和MCAO/R阿托伐他汀(治疗)组; 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于脑缺血2 h再灌注3 h处死; 采用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 应用HE染色检查梗死灶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性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脑梗死体积减小(P<0.01);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再灌注3 h后梗死灶周围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P<0.01);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脑组织NF-κB活性降低(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灶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明显抑制作用; 阿托伐他汀可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皮素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内皮素的含量 ,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急性期血浆、脑脊液内皮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伴高血压的患者急性期血浆内皮素较不伴高血压的患者显著升高 ,而脑脊液水平虽高 ,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患者急性期血浆内皮素水平与血脂、纤维蛋白原及血流动力学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内皮素在脑梗死发病中可能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已应用猪胆汁于临床,在张仲景:《伤寒论》(公元219年)中有用猪胆汁导法治疗热证便秘的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公元1578年)记载“猪胆气味苦寒,无毒,主治伤寒热渴。”汪昂:《医方集解》(公元1682年)记述用猪胆汁灌肠通便以泄热的治法。猪苦胆各地皆有,价廉经济,使用方便,各地报导,使用后未曾发现毒性副作用。今就各地报导综述如下(为节省篇幅,出处从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亚低温干预对犬心脏骤停后脑水肿及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共选取16只成年健康杂种犬,将其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8)和对照组(n=8),采用诱发室颤的方法导致上述2组动物心跳、呼吸骤停,随后施行脑复苏程序;亚低温组动物在心跳骤停期间给予亚低温干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各组动物血清S100B蛋白含量,同时观察其脑组织含水量及病理学改变。结果亚低温组动物经亚低温干预后,发现其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组织含水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实验动物脑标本经病理学检测后发现,亚低温组动物脑组织缺氧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干预能减轻心跳骤停实验犬的脑水肿程度,改善其血脑屏障功能,从而发挥脑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5.
奥扎格雷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黄兴汉 《山东医药》2002,42(14):40-40
血小板聚集在脑梗死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是血栓的主要组成成分 ,它又可通过其活化后释放的血栓烷 A2 (TXA2 )等花生四烯酸产物促进血液凝固 ,有利于血栓形成。奥扎格雷钠为血栓烷A2 (TXA2 )合成酶的抑制剂 ,能选择性抑制 TXA2 合成酶 ,同时也能增强前列环素 I2 (PGI2 )合成酶 ,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和供氧量作用 ,达到治疗和消除血栓的功效。本文观察了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时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70例脑梗死患者均经 CT或 MRI证实。随机分为两组 :1奥扎格雷钠组 :…  相似文献   
6.
探讨ETI和ANP两种神经肽在急性脑梗塞中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4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脑脊液ETI和ANP含量。  相似文献   
7.
肌酸激酶活性与脑硬塞病情和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31例脑梗塞血液和脑脊液肌酸激酶及其脑型同工酶活性。结果表明,除血清CK活性外,病程≤3d’组CK活性及重症组CK活性均较高。预后不良组KC活性均较高,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我们认为,在脑梗塞病程3d内测CKBB活性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脑裂头蚴病(附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裂头绦虫的幼虫在人体内寄生而引起的疾病 ,寄生在脑部则称为脑裂头蚴病。脑裂头蚴病遍布世界、多见于东西亚沿海地区 ,我国以广东、福建为多。本文通过报道二例典型病例 ,综合文献 ,提出脑裂头蚴病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1 病 例例 1,女 ,30岁 ,教师。因突发四肢抽搐 1次于 1998年 3月 2日入院。体格检查 :心肺正常 ,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多次血和脑脊液寄生虫免疫学检查均为阴性 (囊虫、肺吸虫、血吸虫及钩虫 )。脑电图检查为边缘状态。头颅MRI(MRI号14 981)平扫T1像示左顶叶 - 2 .2cm× 1.2cm大小的结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皮素在脑梗塞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脑梗塞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内皮素的含量 ,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急性期血浆、脑脊液内皮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伴高血压的患者急性期血浆内皮素较不伴高血压的患者显著升高 ,而脑脊液水平虽高 ,但差异没有显著性。患者急性期血浆内皮素水平与血脂、纤维蛋白原及血液流变学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内皮素在脑梗塞发病中并非通过脂质代谢异常或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因素起作用 ,而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心肺脑复苏过程中脑缺血的病理变化。方法:16条成年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两组,以同法诱颤后复苏,A组诱颤后5分钟而B组诱颤后10分钟开始复苏,复苏成功后,立即取血、脑脊液标本进行脑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BB)检查,72小时后取脑组织标本进行光、电镜检查。结果:A组脑型肌酸激酶同功酶明显低于B组,且其病理改变也明显轻微。结论:心脏骤停后脑复苏成功与否与时间密切相关,时间短则脑病理改变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