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营养和生活习惯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 方法:在对苏州市20~65岁成年人进行了骨密度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随机选取了158人作为观察对象,男104人,女54人。随后对受试者进行营养(喝牛奶)和生活习惯(抽烟、饮酒和日照时间)的调查。 结果: ①喝牛奶人群的超声波衰减系数和骨质量指数明显高于不喝牛奶的人群(P < 0.01)。②饮酒或吸烟超声波衰减系数和骨质量指数均低于不饮酒或不吸烟组(P < 0.01)。③每天日照的时间对跟骨超声参数均数大小排列顺序为:30 min以上>15~ 30 min >15 min以下,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①钙是骨合成代谢的原料,是骨骼正常生长及形成峰值骨量的物质基础,充足的钙摄入可以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②饮酒和吸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饮酒过量可导致骨质疏松症,使骨折危险性增加;香烟中的烟碱可直接或间接刺激破骨细胞活性,使血钙、尿钙的浓度增加,使骨密度下降。③日照时间的长短,可以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形成,从而可以提高钙的吸收,达到提高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跟骨骨密度及骨强度与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背景:对跟骨骨密度和骨强度进行全面评价,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了解苏州市20~65岁人群跟骨骨密度及骨强度与纵跳高度、闭目单足站立时间的相关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整群分层抽样调查,于2007年在苏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完成。对象: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随机抽取20~65岁成年人,男性104人,年龄(34.1±9.7)岁,身高(172.54±4.94)cm,体质量(69.50±8.82)kg;女性54人,年龄(39.5±13.6)岁,身高(160.14±10.61)cm,体质量(53.70±8.15)kg。方法: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颁发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的要求测试闭目单足站立时间和纵跳高度。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试跟骨超声参数,即反映骨密度的超声波衰减系数和反映骨强度的跟骨骨质量指数。在跟骨超声参数测试之前,对受试者进行运动方式和运动年限的调查。主要观察指标:①单足闭目平衡站立时间和纵跳高度对跟骨超声参数的影响。②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年限对跟骨超声参数的影响。结果:①纵跳高度与超声波衰减系数和跟骨骨质量指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即纵跳高度越高,骨密度和骨强度越大,骨折危险性降低。②单足闭目平衡站立时间与超声波衰减系数不存在相关性;而与跟骨骨质量指数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③力量和跳跃等运动项目的超声波衰减系数和跟骨骨质量指数要高于游泳和散步等有氧运动项目,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④运动年限在3年以上成年人的超声波衰减系数和跟骨骨质量指数高于运动年限在1年以下的成年人,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苏州市20~65岁人群纵跳高度与跟骨的骨密度和骨强度存在线性关系,单足闭目平衡站立时间仅与骨强度存在相关性。经常进行力量和跳跃项目锻炼且锻炼年限越长,骨密度和骨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3.
Ⅲ°房室传导阻滞(简称Ⅲ°阻滞)是心脏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958~1981年.我科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手术458例,并发Ⅲ°阻滞者22例,发生率为4.8%,其中因病情严重而死亡者7例(占31.8%)。本文重点讨论对Ⅲ°阻滞患者救治时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4.
纵跳和闭目单足站立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实验测定苏州市成年人跟骨骨密度,探讨其与纵跳高度、闭目单足站立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4在苏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完成。①实验对象:随机选取苏州市158名普通成年人进行测试,对本实验均知情同意。②实验方法:受试者踏上纵跳计踏板,当测试计的显示屏显示"00"时,受试者尽最大力量向上跳起,落地后测试计自动显示纵跳高度值。受试者闭目,用习惯脚单脚穿鞋站立在平地上,另一腿屈膝使脚离开地面,姿势不限,从提起脚离开地面开始计时,至离地脚落地停表,计算闭目单足站立的时间。采用sonost-2000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实验对象的跟骨超声波传导速度和超声波衰减系数,仪器与电脑相连,自动算出跟骨骨质量指数。结果:①闭目单足站立时间和纵跳高度对跟骨超声参数的影响:闭目单足站立时间和纵跳高度均与跟骨骨质量指数、超声波衰减系数呈线性关系。②闭目单足站立时间和纵跳高度与跟骨超声参数的相关性:与闭目单足站立时间与跟骨超声参数的相关性比较,纵跳高度与跟骨超声参数的相关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①闭目单足站立时间和纵跳高度均与跟骨的骨密度、骨强度存在线性关系,但纵跳高度呈中度相关,闭目单足站立时间相关性较低。②纵跳高度越高,反映下肢肌肉力量越大,骨密度和骨强度较大;闭目单足站立时间长,反映身体的平衡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BACKGROUND: Growth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cellular proces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und healing and tissue regeneration. OBJECTIVE:To elaborate the role of a variety of cellular processes involving growth factors in the repair of skeletal muscle injury, and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s for th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synthesis of biomaterials with growth factor for the skeletal muscle after injury. METHODS: A computer-based online search was conducted in PubMed, Mendeley, Google Scholar, and CNKI databases from 1995 to November 2015 to scree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using the keywords “skeletal muscle, damage repair,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growth factor”. Data screening, processing, and summary were perform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Fifty-one eligible literatures were included. Exercise training promotes the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injured skeletal muscle cells and the recovery of the function by activating satellite cells in the sarcolemma and basement membrane to produce the numerous myoblasts. The repair involves the complex biological process regulated by growth factors. Exogenous growth factors up-regulate the mRNA expression of endogenous growth factors, stimulate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myoblasts, accelerate the fusion between myotubes and muscle fibers, promote the repair of skeletal muscle injury, inhibit the formation of scars, thereby enhancing the healing quality.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运动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隐匿性”疾病,其特征是骨密度降低。研究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对防止因骨密度的降低而发生的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的依据。资料来源:应用网络http://www.chkd.cnki.net/index.htm/,http://www.highwire.org/,检索1994/2006有关骨密度相关的论文。英文检索词:bonemineraldensity;osteoporosis,中文检索词:骨密度;运动;骨质疏松症。另外手工查找有关骨密度的资料和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相关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资料中选取包括治疗组和对照组以及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文献。所选择的文献为研究原著,排除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56篇骨质疏松症与骨密度以及骨密度影响因素的文章,在选择、分析的基础上,排除重复或类似研究,最终提炼出21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资料综合:影响骨密度的因素较多,文章主要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进行研究。遗传因素包括遗传、种族、年龄和性别;环境因素包括营养因素、体育运动、健康行为、不良嗜好等。结论:骨密度的影响因素较多。要防止骨密度的下降,应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可以有效的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运动处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有氧运动与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体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发病的原因较多,能引起多种合并症的慢性病,严重的威胁儿童少年身体健康。介绍单纯性肥胖的判定方法和病因,详细分析有氧运动减肥方法的机制,为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资料来源:应用网络http://www.chkd.cnki.net/index.htm/,http://www.highwire.org/,检索1994/2007有关单纯性肥胖与运动相关的论文,英文检索词为"Simple Obesity";"Exercise",并限定语种为English;中文检索词为"单纯性肥胖"和"运动",并限定语种为中文;另外手工查找单纯性肥胖有关的资料和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单纯性肥胖相关的文献,所选择的文献为研究原著,排除重复研究和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8篇单纯性肥胖的文献,在选择、分析的基础上,排除重复或类似研究,最终提炼出31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资料综合:①单纯性肥胖对儿童少年身心影响很大,其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②有氧运动减肥机制是通过直接增加能量支出或间接提高基础代谢率导致体热收支负平衡而减肥,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能量的消耗减少体内脂肪的积蓄,抑制脂肪细胞的积累,减少脂肪细胞的体积。③单纯性肥胖的防治应在保证儿童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基础上,减少体脂,控制体质量。防治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的方法主要有运动疗法、饮食行为矫正法和运动饮食行为结合等方法。结论:对于单纯性肥胖少儿来说,有氧运动不仅能够达到减肥健身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减轻和消除单纯性肥胖而导致并发症,使他们能够很好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骨量下降期成年人骨密度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对骨量下降期成年人的跟骨进行骨密度的测试,探讨骨量下降期成年人骨密度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2/05在苏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进行测试,随机选取苏州市骨量下降期40~65岁成年912人作为受试对象,其中男517人,女395人。记录受试者的性别、出生年月,分别测试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采用sonost-2000超声骨密度仪测试跟骨骨密度,算出跟骨骨质量指数;测量不同体质量指数组间超声参数和骨质疏松发生率;并进行体质量指数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受试对象912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体质量指数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体质量指数越高与超声波衰减系数和骨质指数相关性越高(r=0.573和0.525,P<0.01),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和骨强度呈显著性正相关。②不同体质量指数组间骨质疏松率的比较:根据体质量指数测量结果分为≤18.50kg/m2组,18.50~24.9kg/m2组和≥25.0kg/m2组。结果表明,体质量指数≤18.5kg/m2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2.5%,18.50~24.9kg/m2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5.45%,≥25.0kg/m2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89%。结论:①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和骨强度呈正相关。体质量指数越大,骨密度和骨强度越高,即骨承受和抵抗外力的能力强,骨质疏松发生率低。②保持适当的体质量指数有利于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低体质量指数是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