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T2 DM )合并高血压 (EH)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和功能的变化特点 ,为肾脏损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 64例患者分为T2 DM组、EH组及T2 DM合并EH组 (DM +EH) ,对 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肾脏多普勒等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M +EH组与单纯DM或EH组的肾动脉血流速度及肾动脉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DM、EH、DM +EH组的 2 4h尿微量蛋白定量 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DM +EH组与单纯EH组肾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DM +EH组患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T2 DM、EH及T2 DM +EH组肾脏血流动力和功能变化明显不同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明显加重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和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丁咯地尔注射液(步复迈)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采用丁咯地尔治疗DPN患者48例,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DPN患者42例,治疗前后测量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用肌电图测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丁咯地尔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4%,82%。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MCV及SCV均有所提高,丁咯地尔治疗组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丁咯地尔治疗DPN患者疗效显著、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丁咯地尔注射液(步复迈)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采用丁咯地尔治疗DPN患者48例,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DPN患者42例,治疗前后测量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用肌电图测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丁咯地尔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4%,82%。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MCV及SCV均有所提高,丁咯地尔治疗组更明显(P&;lt;0.01)。两组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丁咯地尔治疗DPN患者疗效显著、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旦形成,治疗非常棘手,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多元醇旁路的激活与其直接相关[1]。作者应用依帕司他治疗DPN患者48例,并与甲钴胺治疗DPN患者42例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10月住院治疗的DPN患者90例,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46~73岁,平均56±9岁。糖尿病病程2~21年,平均11±6年。DPN诊断标准参照文献[2]进行:①出现肢体运动、感觉神经病变症状,如疼痛,温觉过敏与迟钝、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