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毒性心肌炎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病毒性心肌炎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6例,并发心源性休克12例,发作2~5次晕厥者9例,心力衰竭4例。经大剂量地塞米松、VitC及适量异丙基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药物治疗,5例痊愈出院,2例转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好转出院,9例药物治疗无效(其中2例置临时起搏器抢救成功:1例痊愈出院,另1例换置永久型起搏器病情稳定出院;余7例因未能实施起搏器抢救而死亡)。存活9例随访1 5/(12)~7年,结果发现:6例出院时痊愈者中1例于出院后2 1/2年死于心肌病,余5例均正常;2例出院时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1例转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另1例仍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置永久型起搏器者,定期随访至1 5/(12)年,窦性自主节律仍未恢复。  相似文献   
2.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获得性凝血病,特征为血管内某些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Ⅴ、Ⅷ因子)及血小板的消耗。本病常合并出血,偶伴有微小血栓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激活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使产生的纤维蛋白分解成可溶性多肽,称为纤  相似文献   
3.
小儿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儿科常见危重急症,也是许多疾病的常见合并症及猝死原因。为了探讨小儿心衰病因的演变及预后,以资对心衰的防治提出参考。为此,将我院1961~1985年的心衰住院病儿,各取前后2个5年的资料,即1961年1月~1965年12月的715例为甲组;1981年1月~1985年12月的226例为乙组,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还不清楚。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有效,从而想到本病是一种免疫紊乱。血清补体(包括β_(1C)球蛋白)正常,肾小球内无免疫球蛋白和C_3沉积则不支持这一设想。也有人认为本病系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这些病儿二硝基氯苯皮试阴性,一些病例尚有过敏病史。Shalhoub提示病人的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激活素(Lymphokine),它对肾小球基膜有毒性作用,能增加基膜对蛋白质的通透性,导致产生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M型超声心动图(echo)已常规应用于探查成人和儿童的正常和异常心脏。以前所报导的echo各项正常数据是以体重或体表面积为标准的,且是1次的测定结果。本文第1次对出生到1岁的婴儿作连续性测定,并观察其与年龄、体重和身长的关系。 21例足月正常产新生儿(除1例女婴为无临床表现的小型室间隔缺损外),男12名,女9名,于生后24小时内、3天、6天、20天及60天连续测定其echo,其中15例于6~12个月时又作了两次测定。结果表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母婴同室后新生儿发病及预后的了解,我们观察了我院母婴同室后1年内产婴室新生儿的发病,并追随入新生儿病房了解其预后转归,与前1年母婴分室的新生儿发病及转归作一对比分析。 临床资料 一、对象 取我院1994年4月~1995年3月母婴分室,由牛奶喂养的婴儿1126例为甲组。与1995年4月~1996年3月同期母婴同室,由母奶喂养的婴儿1149例为乙组进行观察。两组的分娩方式:甲组难产421例(37.39%),乙组难产426例(37.08%),两组的难产率相比无差别(P>0.05)。  相似文献   
7.
8.
小儿左室假腱索是左室腔内起自室壁(包括室间隔或乳头肌)并插入至室壁另一处但与二尖瓣无联系的纤维条状组织。小儿期的发生率较高,但临床上部分儿童可有心前区收缩期杂音,室性早搏,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或预激症等。左室假腱索为心室腔内的正常结构,无需特殊治疗。但出现症状时应与其他器质性心脏疾患相鉴别。二维超声检查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9.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以下简称CAVB)为严重心律失常之一,常因伴发心力衰竭、心脑缺血综合征或心源性休克等须行急诊抢救.为引起临床医师重视,现将我们近10年的3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疟疾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四川省仍然是疟疾流行区.1956~1981年25年间我院收治小儿间日疟39例,其中15例(38.4%)为近5年的病例,说明该病在重庆地区亦有所增多.39例中,20例入院误译为其它疾病,误诊率达51.2%.20例误诊者中因不典型发热、脾大、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腹胀和腹痛),神经系统症状(神萎、嗜睡)而误诊为伤寒或其它沙门氏菌属感染(6例);因发热,脾大(平均肋下3cm、最大7.5cm)、皮肤出血点和神经系统症状(嗜睡、抽搐)而误诊为白血病或败血症(各2例);因长期贫血原因不明而诊断为贫血待查及慢性溶血性疾病(各1例);因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