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在中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伟达  麦茂  赵斌  余其昌 《广东医学》2001,22(5):422-42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 86例经病理证实、初治的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 ,随机分为化疗加放疗组及单纯放疗组各 43例。化疗方案 :DDP 2 0mg/m2 静滴 ,第 1~ 5天 ,5 -FU 5 0 0mg/m2静注 ,第 1~ 5天 ,治疗 2个疗程 ,放射治疗采用60 Coγ线及深部X线治疗机 ,鼻咽部剂量 :6 8~ 74Gy/ [(34~ 37次 )·(7~ 9周 ) ] ,颈淋巴结剂量 :6 0~ 6 5Gy/ [(30~ 33次 )·(6~ 7周 ) ] ,颈部预防量 :45~ 5 0Gy。结果 化疗加放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鼻咽肿瘤消退率分别为 86 % ,88%及 91% ,颈淋巴消散率分别为 79% ,81%及 84% ;单纯放疗组鼻咽肿瘤消退率分别为 74% ,77%及 79% ,颈淋巴消散率分别为 6 7% ,70 %及 72 %。化疗加放疗组鼻咽肿瘤和颈淋巴消退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 (P <0 0 5 )。结论 应用DDP + 5 -FU新辅助化疗 2个疗程能明显提高中晚期 (Ⅲ ,Ⅳa期 )鼻咽癌的局控率 ,对降低远处转移和提高生存率可能也有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博莱霉素联合榄香烯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37例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完全缓解(CR)14例(37.84%),部分缓解(PR)20例(54.05%),无变化(NC)3例(8.11%)。生活质量改善者3l例(83.78%),稳定者6例(16.22%),无下降者。毒副反应主要有:发热5例(13.5l%),胸痛3例(8.1l%),消化道反应2例(5.41%),皆为I度。结论 博莱霉素联合榄香烯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毒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摘要] 目的 研究逐步递量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加TP方案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 逐步递量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组(治疗组)56例;常规分割放疗组(对照组)56例。治疗组第1,2周为1.2 Gy/次,第3,4,5周分别为1.3,1.4,1.5 Gy/次,均 2次/ d,间隔6 h 以上,5 d/周,总剂量为63~66 Gy/48~50次/33~35 d。对照组1.8~2 Gy/(次.天),5 d/周,总剂量60~70 Gy/30~38次/42~52 d。两组均给予TP方案(紫杉醇和顺铂)同期和辅助化疗,共4周期。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3例患者未完成治疗计划。在按计划完成治疗的107例患者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3%和6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63.0%)也优于对照组(49.1%),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急性放射反应高于对照组, 对症处理后,患者能耐受,不影响治疗的进行。结论 逐步递量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加TP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较好,急性放射反应能为患者耐受。  相似文献   
5.
早期乳腺癌病人经单纯肿物切除(即保守手术),病理确诊后,是否要行根治性手术,这些年来争论颇多。国内多采用改良根治术,术后加放疗和化疗。国外有些学者提倡采用保留乳房的保守手术加根治性放射治疗。本文根据89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对早期乳腺癌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临床资料lop3年3月至1995年2月,在本科治疗的早期乳腺癌共有89例,其中男1例,49岁,女性88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8岁;行保守手术加根治性放疗40例,I期2例,11期38例,浸润癌24例,非浸润型癌16例;行根治术后放疗49例,1期3例,11期46例,浸润型癌29…  相似文献   
6.
7.
乳腺癌术后放疗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术后放疗的乳腺癌,观察放疗的照射野、照射剂量,使用化疗药物的时间、种类,内分泌治疗,患者的年龄和肺部基础病变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发生放射性肺炎29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与照射野、照射剂量和使用化疗药物的时间有关(P<0.05),与化疗药物种类和肺部基础病变也有一定关系.结论 照射野和剂量的增加、放疗前化疗及肺部基础病变均会增加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调强适形放疗同期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同步实施常规放疗,观察组同步实施调强适形放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豫,高于对照组的45.00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毒性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肺炎,两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调强适形放疗同期化疗与常规放疗比较,具有效果好、毒副反应轻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癌延期根治术对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 1989年 1月至 1993年 12月行根治术后 ,在本科接受放疗的乳腺癌患者 2 3 6例 ,其中延期根治术的 49例 (治疗组 ) ;一次性根治术的 187例 (对照组 ) ;两组病例随访时间超过 5年。对两组病例的远处转移采用 χ2 检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远处转移 2 9例 ( 5 9 2 % ) ;对照组远处转移 5 7例 ( 3 0 5 %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延期根治术可增加乳腺癌远处转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价值。方法选自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经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靶向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情况。结果 80例患者治疗有效例数为39例(48.75%),无效为41例(51.25%)。按照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两组治疗前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组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优于无效组(P0.05)。不同病理类型晚期NSCLC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EA、CA125水平依次从腺癌、腺鳞癌及鳞癌减低,SCC、CYFAR21-1依次从腺癌、腺鳞癌及鳞癌升高。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中,CA125敏感度及准确度最高、特异度最低,而CEA特异度最高。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可有效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