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背景:镜像治疗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治疗模式,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进而提高周围神经外伤后的治疗效果。目的:研究镜像治疗对尺神经离断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6例尺神经离断伤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4例尺神经离断伤患者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神经束膜吻合术修复尺神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镜像治疗,应用轻触-深压觉检查、静态两点辨别觉检查及感觉分级方法评估感觉功能,应用明尼苏达手灵巧度测试(MMDT)及普度钉板测试(PPT)评估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感觉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轻触-深压觉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两点辨别觉的平均距离小于对照组(P=0.004),研究组感觉分级优于对照组(P=0.007)。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单侧PPT测试(P=0.005)、双侧PPT测试(P=0.001)及装配PPT测试(P=0.001)结果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MMDT测试的放置时间更短(P=0.001);翻转时间也更短(P=0.002)。结论:联合镜像治疗可以改善尺神经离断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术后手部感觉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联合降钙素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相关生长因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势组、甲状旁腺素组、降钙素组、联合用药组,15只/组,首先构建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模型。观察并评估骨折愈合,测定骨痂BMD和BMC,检测血清BMP-2、VEGF、TGF-β、IGF-1水平和骨痂蛋白表达,观察骨痂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去势组较假手术组骨折愈合评分、骨痂BMD和BMC、血清BMP-2、VEGF、TGF-β、IGF-1水平和骨痂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联合用药组较去势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均<0.05)。去势组骨痂骨小梁明显减少,生长稀疏,排列紊乱,大量间充质干细胞及纤维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及微血管少见;联合用药组骨痂大量骨小梁,生长旺盛,互相交错网状,排列致密有序,可见较多成熟的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结论甲状旁腺素联合降钙素通过介导提高相关骨生长因子表达,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和矿物含量,改善骨组织形态学,加快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究指动脉转位在血管缺损性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及对神经功能、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接受断指再植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动脉转位组和静脉移植组,各100例。动脉转位组使用指动脉转位技术,静脉移植组使用自体静脉桥接移植技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断指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断指再植后功能恢复情况、患者自觉满意度。 结果动脉转位组临床优良率(91.00% vs 81.00%)、患者自觉满意度(96.00% vs 87.00%)均明显高于静脉移植组(P<0.05)。与静脉移植组相比,动脉转位组手术时间[(45.38±9.47)min vs(58.67±10.25)min]更短、断指成活率(95.00% vs 87.00%)更高(P<0.05)。2组血管危象发生率(19.00% vs 2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转位组指腹两点辨别觉较静脉移植组更短,感觉功能恢复情况也更好(P<0.05)。动脉转位组断指再植后掌指关节(MP)、近端指关节(PIP)、远端指关节(DIP)的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静脉移植组(P<0.05),但2组断指再植后恢复工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转位组断指再植后血液循环状态和外观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静脉移植组(P<0.05)。 结论指动脉转位在血管缺损性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俱佳,不仅有效提高了断指成活率,还有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关节功能及外观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指尖离断是常见病,治疗时应当尽量再植,以保证手指的长度,维持手的良好外观。治疗方法有原位缝合、去表皮囊袋法、吻合指动脉与静脉的生理性血液循环的常规再植方式、只吻合指动脉的再植方式、动脉静脉化的再植方式、改良动静脉转流的再植方式。手指末梢微循环的特点是各种术式的理论基础和临床依据。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指尖离断再植效果良好,但技术要求较高。本文将近年来治疗方法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旋前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与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恢复优良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恢复优良率依次为(86.34±6.65)分、(53.09±6.84) d、93.48%,对照组依次为(78.52±7.21)分、(64.16±7.15) d、76.0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痂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对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去势组、葛根素组,20只/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观察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检测血清BMP-2和VEGF浓度,观察骨痂形态结构变化,检测骨痂BMP-2和VEGF表达。结果去势组较假手术组骨折愈合评分、血清BMP-2和VEGF浓度、骨痂BMP-2和VEGF表达、微血管数均显著降低(P<0.05),葛根素组较去势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增高(P<0.05)。去势组骨痂组织可见少量骨小梁,生长稀疏,排列紊乱,大量纤维软骨细胞等纤维组织,成骨细胞及新生小血管少见;葛根素组骨痂可见较多骨小梁,生长较旺盛,排列有序,可见较多成熟的骨细胞,新生微小血管较多。结论葛根素通过介导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痂BMP-2和VEGF表达,促进骨痂血管形成,改善骨组织形态学,加快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神经束膜吻合术和神经外膜吻合术治疗腕部尺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将80例腕部尺神经断裂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神经束膜吻合组(42例)与神经外膜吻合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尺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和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后3、6、12个月,尺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神经束膜吻合组明显优于神经外膜吻合组(P 0.001)。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神经束膜吻合组(81.0%)高于神经外膜吻合组(47.4%)(P 0.05)。结论神经束膜吻合术治疗腕部尺神经损伤的效果优于神经外膜吻合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或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手或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术前均用 Dopple 探测确定穿支位置,术中切取游离皮瓣并适当修薄皮瓣,在显微镜下吻合一动脉两静脉,术后活血抗感染抗凝治疗。结果11例皮瓣全部成活,无坏死以及深部感染,伤口愈合时间2~4周,全部获得4~12个月的随访。术后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肤色接近正常皮肤,手或足部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一种安全、可靠,皮瓣存活后疗效满意,是修复手或足部创面的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