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牙周手术后采用Gengigel凝胶(透明质酸)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进行4周基础治疗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透明质酸处理)和对照组(牙周翻瓣术)各30例,每个患者筛选符合条件的1个区域作为牙周手术区。术前记录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和附着丧失(CAL)。术后1周内观察出血、疼痛及创面愈合情况,术后1、3、6个月复查PLI、SBI、PPD、CAL。结果:术后1 d,实验组的止血效果、止痛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实验组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实验组的SB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PLI、PPD、CAL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牙周手术后采用Gengigel凝胶治疗,可减轻术后反应,促进组织愈合,长期使用可减少牙龈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洁、刮治术、牙龈切除术及切开引流三种方法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牙周脓肿患者9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洁、刮治组(A组)、切龈组(B组)、切开引流组(C组),每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后第1、3天(T1、T3)观察并记录自发痛和咬合痛、牙周溢脓、脓肿范围、牙周袋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叩痛和松动度。结果治疗后第1、3天,三组患者的自发痛、咬合痛、叩痛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第1天,A组患者的牙周溢脓、脓肿范围、BI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B组的牙周溢脓、脓肿范围、PD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C组仅脓肿范围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第3天,A、B组所有症状和检查指标均好转(P<0.05);C组的牙周溢脓、松动度有所改善(P<0.05),而PD、BI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第3天,A、B组各项指标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明显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洁、刮治术和牙龈切除术治疗急性牙周脓肿,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消除牙周炎症。  相似文献   
4.
背景:微螺钉种植体虽然能提供强支抗,但控制牙齿的三维移动存在不足。Tomas微种植钉的顶部设计成十字形,可固定方形弓丝,从而利用方丝控制牙齿的三维移动,目前对于研究Tomas微种植钉此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Tomas微种植体复合矫治力系统对竖直倾斜磨牙的影响。方法:对上颌第二恒磨牙向近中、颊侧倾斜的干燥头颅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上颌第二恒磨牙及其牙周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计算机模拟微种植体位于不同位置、施加不同的远中向力值和根颊向力偶矩值作用下磨牙牙周膜VonMises应力。结果与结论:牙周膜的最大应力均出现在上颌第二恒磨牙颈部,沿着根尖的方向应力逐渐减小,在2个牙根的根尖处未出现应力集中。提示实验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达到了几何相似性和生物力学相似性,可用于精确的生物力学分析;Tomas微种植体可控制牙齿的移动方式。  相似文献   
5.
背景:微螺钉种植体虽然能提供强支抗,但控制牙齿的三维移动存在不足。Tomas微种植钉的顶部设计成十字形,可固定方形弓丝,从而利用方丝控制牙齿的三维移动,目前对于研究Tomas微种植钉此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Tomas微种植体复合矫治力系统对竖直倾斜磨牙的影响。 方法:对上颌第二恒磨牙向近中、颊侧倾斜的干燥头颅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上颌第二恒磨牙及其牙周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计算机模拟微种植体位于不同位置、施加不同的远中向力值和根颊向力偶矩值作用下磨牙牙周膜Von Mises应力。 结果与结论:牙周膜的最大应力均出现在上颌第二恒磨牙颈部,沿着根尖的方向应力逐渐减小,在2个牙根的根尖处未出现应力集中。提示实验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达到了几何相似性和生物力学相似性,可用于精确的生物力学分析;Tomas微种植体可控制牙齿的移动方式。  相似文献   
6.
因上颌发育不全引起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上颌前牵引可以有效治疗该类错(牙合)畸形,本文介绍了现阶段临床上所使用的前牵引方式、矫治疗效、影响因素及矫治后的复发与保持.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手术难度与术后疼痛、张口受限的关系。方法:选取需要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患者244例,按照手术难度,将手术方式分为4级:Ⅰ级,直接牙钳、牙挺拔除;Ⅱ级,切割牙冠后挺松拔除;Ⅲ级,需翻瓣、去骨、切割牙冠后拔除;Ⅳ级,需要翻瓣、去骨、切割冠、分根等复杂操作。记录手术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术后6 d每天的疼痛程度及最大开口度(MID)。结果:拔牙后0~6 d,Ⅲ级、Ⅳ级手术患者每天的疼痛VAS值均高于Ⅰ级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后0~5 d,Ⅱ级手术患者每天的VAS值高于Ⅰ级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d,Ⅰ级手术患者的MID最大,与术前比较变化不大,但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级手术患者的MID术后3 d显著下降;Ⅰ级手术患者术后24 h内需要服用止痛药的例数低于Ⅱ、Ⅲ、Ⅳ级。结论: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手术越困难复杂,拔牙时间越长,术后的疼痛及张口受限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族遗传性多生牙的潜在病因及治疗手段.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有家族遗传史的多发性多生牙患者进行诊治,结合影像学对多生牙行术前定位,术中避免损伤邻近组织并彻底清除牙囊.术后随访观察拔牙创愈合及患者主观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创口愈合良好,颌面部外形及咀嚼功能正常,无不适.结论:多生牙是一种牙齿数目多于人体生理牙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微创开髓法与常规开髓方法对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下颌第一恒磨牙440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髓法,实验组采用数码X光片定位,近远中两微孔直钻式开髓法进行根管治疗。对两组根管治疗效果、牙体抗折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开髓法在根管治疗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开髓法在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效果确切,并可降低牙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