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凝血酶生成试验(TGA)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的关系,并比较TGA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普通肝素抗凝血浆检测的相关性。方法 1) 143例患者血液样本按凝血检验要求进行处理后,进行TGA及常规凝血功能检测(APTT、PT-INR、FIB、TT); 2)对外加普通肝素的混合血浆进行TGA和APTT检测,重点分析APTT、Peak、AUC与血浆样本中肝素含量的关系。以上检测结果采用线性相关性与回归、多元线性回归与偏回归进行分析,评价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1) TGA主要参数:延迟时间(t Lag)、达峰时间(t Peak)、峰值(Peak)、曲线下面积(AUC)均与PT-INR、APTT显著相关(0. 61≤r≤0. 79);多元回归分析,TGA参数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项目具有相关性。2) t Lag与t Peak(r=0. 91)高度相关,且Peak与AUC(r=0. 95)也高度相关;多元回归分析TGA参数间t Lag和t Peak,Peak和AUC之间相互影响。3) APTT、Peak、AUC和肝素浓度显著相关。结论 t Lag与t Peak,Peak与AUC具有高度相关性; TGA各参数与常规凝血测试(PT-INR、APTT)显著相关,将TGA检测手段用于监测肝素抗凝治疗的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自制D二聚体(D-D)试剂检测结果与目前临床常用的几种进口试剂结果进行比较,了解其cut off值的适用性。方法分别用自制试剂盒(TM)和其他五种常见D-D检测体系对130份临床血浆样本进行检测,将六种体系的检测结果运用统计学处理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及可比性,并对几种常用体系临界值进行比较。结果 TM体系和其他五种常用检测体系分别检测130例血浆标本,将其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得到各相关系数均0.9。各个体系间两两进行配对t检验所得结果均为p0.05。TM体系其阳性检测值的分布与市售TT、CB、CT、CS体系差异较大,而与TB检测体系的分布特征较接近。对于大于0.5 mg/L的标本,自制的检测试剂与TB试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 ADVIA2120/2120i 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血小板(RBC/PLT )稀释液配制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对自制试剂与原装试剂分别进行 pH 、电导率、渗透压等理化参数测试,并在 ADVIA 2120/2120i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空白及100例临床标本对比测试,同时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试验,对自制试剂与原装试剂两种试剂各测试指标进行比较,对所测得的数据用配对 t 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自制试剂与原装试剂主要理化参数(pH 、电导率、渗透压)比对基本一致。自制试剂与进口试剂对100例血样标本各测试参数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 ADVIA2120/2120i 血细胞分析仪 RBC/PLT 稀释液与原装试剂比较,各项参数均符合要求,可以取代进口试剂。  相似文献   
4.
过氧乙酸对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翌  夏岚  汪亚洲  姜朴  王颖  江永忠  唐非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2):1531-1532
过氧乙酸消毒剂大剂量长时间的不当使用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产生,严重的会引起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诱发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酸性眼结合膜损伤等。同时,大剂量过氧乙酸的使用对物品、建筑物表而亦具有腐蚀性。因此,正确使用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十分必要。本研究对不同剂量的过氧乙酸进行物体表面消毒的效果进行了检测和评价,探讨并确定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使用过氧乙酸的最低有效剂量,从而为合理使用消毒剂,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鲁翌  徐轶鸣  王颖  唐非  曾欣  王琳  罗启芳 《卫生研究》2007,36(6):671-673
目的确定高效酞酸酯(PAEs)降解菌的驯化与筛选方法,并对PAEs降解性基因功能片段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活性污泥曝气与密度梯度驯化方法,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碳源,定时定量逐步提高其浓度,连续驯化8周。平板划线分离纯化细菌后,进行降解试验。然后对高效降解菌进行菌种鉴定并提取降解质粒。结果分离出5株PAEs降解细菌,其中2株对DMP、DEP、DBP(底物浓度均为200mg/L)的3天降解率分别达到99.9%、98.6%、99.2%(4号菌)和87.5%、99.1%、98.3%(1号菌),但均未能提取出质粒。经鉴定,4号菌为多杀巴斯德菌。结论曝气池密度梯度驯化法可以驯化出高效降解菌,其降解基因功能性片段不在质粒上而在基因组DNA上。  相似文献   
6.
含氯消毒剂对微宇宙中细菌呼吸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翌  王颖  任丽君  王琳  黄正  唐非  运珞珈 《卫生研究》2007,36(2):141-143
目的评价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对微宇宙中细菌呼吸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景观水及其底泥为研究对象,人工构建微宇宙,连续投加消毒剂并对细菌呼吸量和细菌总数进行动态监测。结果2.5mg/L以下剂量组消毒剂在消毒初期对细菌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呼吸量增加,持续消毒后,主要体现在对细菌的杀灭和抑制上,整体呼吸下降;而高剂量组(20mg/L)消毒剂初始即表现出对细菌较强的抑制和杀灭,造成呼吸量迅速下降。停止投加消毒剂后,细菌呼吸量可以逐渐恢复到投加前水平,这种变化与该微生物生态环境中细菌总数的变化基本一致。结论微宇宙中细菌呼吸量的变化与消毒剂的投加量及持续时间有关,10mg/L以下低剂量组对微宇宙中微生物代谢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氯与氯联合控制水中消毒副产物生成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二氧化氯和氯联合消毒对水中消毒副产物生成量影响。方法 以武汉汉江水源水为对象,运用化学分析和生物学试验的方法,分析不同配比的二氧化氯和氯联合消毒对水中有机和无机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的影响。结果 不同配比的二氧化氯和氯联合消毒。在pH为6的水样中,亚氯酸盐生成量随加氯量的增加明显减少;统计分析显示在pH6与pH7、pH8水样之间亚氯酸盐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单一加氯消毒水样相比。联合消毒水样中三氯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分别下降50%~86%,20%~63%和35%~85%,非挥发性有机物对TA98菌株的致突变比活性也有所降低。结论 当ClO2和Cl2联合投加量为0.5+4,1.0+2,1.0+4,1.5+2,1.5+4mg/L时,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以及非挥发性有机物的致突变比活性低于单一加氯消毒水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在血栓形成中的机制。方法应用重组PDI蛋白和PDI基因敲除小鼠通过凝血酶生成实验(thrombin generation asaay,TGA)探讨PDI对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调控作用。结果组织因子抗体(4501)几乎完全抑制单核细胞介导的凝血酶产生(P0.001),表明该凝血反应依赖于组织因子;重组PDI蛋白(rPDI ss-ss)促进凝血酶的产生(P0.01);相比野生型单个核细胞,PDI敲除的单个核细胞促凝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PDI对于组织因子介导的凝血酶生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武艺  鲁翌  叶絮  刘烁 《血栓与止血学》2022,(4):1123-1129
目前,凝血酶生成分析(thrombin generation assay,TGA)已成为评价凝血系统活化状态最为可靠的方法,并且具有预测动脉与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潜力。在临床与基础研究中,TGA检测的敏感性、凝血途径的特异性、及监测凝血障碍的标准化等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我们对TGA检测进行了改进,使其不仅可以分析外源性凝血途径,而且能够分析内源性凝血途径所致的凝血酶生成。在本综述中,我们讨论了不同途径介导的凝血酶生成实验的实际应用,并强调评估不同凝血途径的技术要求,以及该技术的临床运用。此外,我们还总结了目前TGA检测的不足,以及未来如何改进和建立标准化的TG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次氯酸钠对池塘微宇宙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王琳  鲁翌  汪亚洲  黄正  郝伟  唐非 《卫生研究》2007,36(2):144-147
目的研究次氯酸钠对模拟池塘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程度及恢复规律。方法构建6个池塘微宇宙模拟水生态系统,连续投加次氯酸钠13天,投加量分别为0、1.0、2.5、5.0、10.0和20.0mg/L,13天后再观察10天,定期测定系统中余氯、细菌总数、叶绿素a、总生产力的值。结果余氯量随次氯酸钠投加量的加大和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升高;叶绿素a、总生产力和次氯酸钠投加量之间呈负相关;1.0mg/L和2.5mg/L次氯酸钠在微宇宙中促进细菌的繁殖,5.0、10.0和20.0mg/L的投加量可有效灭菌。低投加量次氯酸钠(1.0、2.5和5.0mg/L)不影响微宇宙的恢复,高投加量(10.0mg/L和20.0mg/L)对微宇宙造成严重破坏。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根据叶绿素a、总生产力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可认为池塘微宇宙的结构和功能均受次氯酸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但1.0、2.5和5.0mg/L投加量的影响是可逆的,而10.0mg/L和20.0mg/L的投加量使微宇宙结构和功能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