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中老年液气胸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64例中老年液气胸患者采用多种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病例治愈51例,好转8例,复发5例.结论 中老年液气胸患者及时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的首选措施,并且早期采用合适的胸腔闭式引流术,能够及早改善并恢复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细胞的完全恶性转化,一般需要多个基因的改变,如数个癌基因的激活或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以及其他基因的变化。弄清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可为临床诊断、治疗、预测预后提供简便有效的方法。E-钙黏蛋白(E—cadherin)是具有特殊生物学特性、与癌细胞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的上皮细胞分布性黏附分子。  相似文献   
3.
完全性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探讨肺癌全肺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对96例肺癌病人进行全肺切除术,其中男77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7岁,包括左全肺切除63例,右全肺切除33例,其中49例行心包内血管处理全肺切除。结果手术死亡1例(1.04%),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8.33%),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5%、31.42%、11.76%,14例未分化小细胞癌只有1例生存3年以上。结论全肺切除术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心包内处理血管是安全的。只要正确合理地选择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配合化疗、放疗等综合疗法,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在临床上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5.
于波  魏路军 《齐鲁医学杂志》2010,25(5):437-438,44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5月—2007年12月间行全胸腺切除加前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21例重症肌无力病人临床资料。按改良OSEIMAN标准分为Ⅰ型9例,Ⅱa型5例,Ⅱb型5例,Ⅲ型2例。随访结果按完全缓解、改善、无效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后完全缓解6例,改善9例,无效4例,死亡2例。结论全胸腺切除加前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手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除无胸腺瘤的单纯眼肌型肌无力病人需慎重考虑是否手术外,对其他重症肌无力病人应及早手术治疗,并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积极防治肌无力危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Ki-67、Caspase-3在胸腺肿瘤各分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胸腺肿瘤组织石蜡切片中Ki-67、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胸腺肿瘤A、AB、B1、B2、B3和C型中,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22.2%、37.5%、60.0%、70.0%、77.8%,在各型的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008,P<0.05);B2、B3、C型与A、AB、B1型(中/高度危险组肿瘤与无/低度危险组肿瘤)之间有统计学意义(x2=11.564,P<0.05);Caspase-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66.7%、68.8%、40.0%、20.0%、11.1%,在各型的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66,P<0.05);B2、B3、C型与A、AB、B1型(中/高度危险组肿瘤与无/低度危险组肿瘤)之间有统计学意义(x2=12.140,P<0.05).Ki-67、Caspase-3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在无/低度危险组胸腺肿瘤,两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r=-0.122,P>0.05);在中/高度危险组胸腺肿瘤中,两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r=0.493,P<0.05).结论:随着胸腺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Ki-67表达增强,Caspase-3表达减弱,并在中/高度危险组肿瘤与无/低度危险组肿瘤之间有显著差异,说明Ki-67和Caspase-3在胸腺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拮抗作用;联合检测Ki-67、Caspase-3在胸腺肿瘤的表达水平,对胸腺肿瘤的良恶性程度判断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5月—2007年12月间行全胸腺切除加前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21例重症肌无力病人临床资料。按改良OSEIMAN标准分为Ⅰ型9例,Ⅱa型5例,Ⅱb型5例,Ⅲ型2例。随访结果按完全缓解、改善、无效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后完全缓解6例,改善9例,无效4例,死亡2例。结论全胸腺切除加前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手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除无胸腺瘤的单纯眼肌型肌无力病人需慎重考虑是否手术外,对其他重症肌无力病人应及早手术治疗,并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积极防治肌无力危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钝性胸外伤并纵隔气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46例钝性胸外伤并纵隔气肿患者,均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30例行纵隔切开引流术,8例行针刺排气,5例行开胸减压引流术,3例行保守治疗。结果治疗后1例死亡(死于张力性纵隔气肿所致呼吸循环衰竭),其余治愈。随访4个月~2 a,无纵隔气肿复发。结论钝性胸外伤并纵隔气肿经积极纵隔切开引流、针刺排气等综合治疗均能治愈。  相似文献   
9.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细胞的完全恶性转化,一般需要多个基因的改变,如数个癌基因的激活或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以及其他基因的变化。弄清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可为临床诊断、治疗、预测预后提供简便有效的方法。E-钙黏蛋白(E-cadherin)是具有特殊生物学特性、与癌细胞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的上皮细胞分布性黏附分子。多形上皮黏蛋白(MUC1)对正常的上皮起润滑和保护作用,同时还介导信号转导和细胞黏附,肿瘤组织中MUC1多出现异常表达,表现为量和质的改变并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及预后相关。与张力蛋白同源、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为第一个被发现的具有双重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外科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胸腹联合伤患者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治愈28例,死亡3例.结论:胸腹联合伤患者病情复杂危重,应根据病史、部位、B超、X线及CT扫描、胸腹腔穿刺等诊断方法,及早诊断病情,抗休克并同时积极手术探查,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