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克隆丹参SmRopGEF1基因,研究其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应激反应和激素诱导下的表达水平。方法 根据前期丹参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SmRopGEF1基因特异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SmRopGEF1基因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SmRopGEF1蛋白序列特征及进化关系;构建pET28a-SmRopGEF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中诱导表达,构建35S启动的SmRopGEF1的绿色荧光蛋白原生质体瞬时表达载体,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mRopGEF1的亚细胞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逆境胁迫(低温、盐及干旱)和激素诱导(生长素、脱落酸、茉莉酸甲酯)下的基因表达量。结果 丹参SmRopGEF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1701 bp,编码566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是62 362.99。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mRopGEF1蛋白含有1个PRONE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mRopGEF1蛋白与芡欧鼠尾草和一串红RopGEF1蛋白为高同源蛋白。成功构建pET28a-SmRopGEF1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氏菌Rosetta(DE3)菌株中表达、纯化出SmRopGEF1重组蛋白。亚细胞定位的结果显示SmRopGEF1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qRT-PCR实验结果表明盐胁迫和冷胁迫能够显著提高SmRopGEF1的表达量;干旱胁迫后丹参愈伤中SmRopGEF1表达量下降。茉莉酸甲酯诱导后SmRopGEF1表达量升高。结论 克隆了丹参SmRopGEF1基因,其在抗逆胁迫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可能参与茉莉酸甲酯信号转导。研究结果丰富了丹参防御反应机制的研究,为选育丹参抗逆优良品种、提高丹参的产量与品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是东北地区道地药材之一。该研究对来源于不同道地产区的3份刺五加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并筛选特异性DNA条形码,并基于筛选出的特异性DNA条形码对道地产区的刺五加进行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3个不同道地产区的刺五加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56779~156781 bp,叶绿体基因组呈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含有的基因数量均为132个,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87个,tRNA 37个,rRNA 8个,其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保守。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tpI、ndhA、ycf1、atpB-rbcL、ndhF-rpl32、petA-psbJ、psbM-psbD、rps16-psbK可作为潜在的刺五加特异性DNA条形码。该研究选择序列长度为700~800 bp且易于扩增的atpI和atpB-rbcL片段对道地产区的13个产地184份刺五加样品进行扩增,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tpI和atpB-rbcL分别能鉴定9、8个基因型,2段序列联合分析形成23个基因型,命名为H1~H23,分布最广和占比最多的单倍型为H10,H2次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4和1.82×10^(-3),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中介邻接网络分析结果显示23种基因型可分为4类,其中,单倍型H2是最古老单倍型,并以H2为中心呈星状辐射,说明其在道地产区发生种群扩张。该研究可为刺五加道地药材遗传品质研究和刺五加的叶绿体基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进一步加深对刺五加居群的遗传机制研究,为刺五加遗传进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唐古特大黄外观性状与内在成分含量之间的关联性,为唐古特大黄的“辨状论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构仪、分光测色仪和电子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唐古特大黄根和根状茎的4项外观性状指标,以及15个药效成分指标,并将外观性状指标与药效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外观性状与药效成分含量相关性趋势在根和根状茎中基本一致。整体来看,根和根状茎的粗度和硬度越大、颜色偏橙色且暗[明度值(L*)小,红色值(a*)、黄色值(b*)大]、苦味越小,药材中的没食子酸、番泻苷A、番泻苷B、大黄酸、大黄素及总蒽醌含量越高。不同的是,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均在颜色偏橙色(a*、b*大)的根中含量较高,大黄酚在颜色偏黄色(a*小、b*大)的根状茎中含量较高,大黄素甲醚在颜色偏褐色(a*、b*小)的根状茎中有较高含量。结论:唐古特大黄外观性状指标(粗度、硬度、颜色、苦味大小)可作为“辨状论质”判断大黄质量的依据,且传统认为的根茎粗大、质坚实、颜色棕红或黄色为佳可以在根和根状茎的内在质量中得到体现,但传统认为的“味苦为佳”未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确定人工栽培唐古特大黄适宜生长年限和科学划分其药材规格等级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产地与采收季节相同的3~6年生人工栽培唐古特大黄药材作为研究材料,规格划分为根茎和根段两类,根段按照直径>5 cm、3~5 cm和<3 cm划分为3个等级,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各规格等级药材的质量占比以及功效组分含量。结果 不同生长年限唐古特大黄直径3~5 cm的根段和直径<3 cm的根段质量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直径3~5 cm的根段质量占比会随生长年限逐渐增加,而直径<3 cm的根段质量占比则逐渐下降。生长年限和药材规格等级对于唐古特大黄3类功效组分的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二蒽酮成分受到两者的影响强度接近,以6年生直径> 5 cm的粗直径等级根段中含量最高;游离型蒽醌含量受药材规格等级的影响更强,以直径>5 cm的粗直径等级根段中含量最高;而鞣质成分含量受生长年限的影响更强,以6年生药材含量最高。结论 唐古特大黄药材规格等级对药材内在质量的影响源自生长年限的差异,若将药材规格等级与质量挂钩,就必须要在实现年限控制的前提下,再进一步考虑药材直...  相似文献   
5.
为了活跃团队内的学术气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达到团队内部的资源、思路共享,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资源研究课题组研究生Seminar进行了探索并取得良好效果。在中医药院校内部举办的Seminar,为探索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性,12岁,住院号86112。因咳嗽、呼吸困难进行性加剧1个月于1979年7月7日入院。患儿于1个月前开始发热,体温达39℃,咳嗽,夜间较重,多为干咳,伴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多汗,时有蝮痛或胸闷不适。曾经某医院X线摄片,拟为肺结核,用抗痨药治疗后热退,但呼吸困难未见缓解。因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1987~1989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213例,其中3例阑尾位于肝下及胆囊处。现报告如下。例1:男,59岁,突发上腹持续疼痛,数小时后转至右下腹,伴恶心、呕吐10小时入院,但仍感上腹部胀痛.T37.5℃,右中下腹压痛明显,有腹肌紧张,反跳痛(+),腰大肌征(+),结肠充气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3×10~9/L,中性0.87,淋巴0.13。诊断:急性阑尾炎。术中见右髂窝处空虚,找不到阑尾和回盲部,向上探查在右季肋下找到回盲部,因手术困难向上延长4cm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地下茎长度和密度对甘草无性繁殖成活率和药材产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布置田间试验,采用HPLC法测定甘草酸含量。结果:栽培2年的不定根甘草酸含量能达到2.37%,产量最高能达到1 232.55±306.45 kg/hm2,并且栽培用种栽地下茎(原地下茎)甘草酸含量与其分生不定根甘草酸含量相关显著(P<0.01)。相对较短、较细的地下茎有利于分生更多的不定根,并且有利于不定根粗度增加。结论:甘草仿野生栽培可在短期内获得优质甘草,栽培中适合用10-20 cm长、0.5 cm粗的地下茎做种栽,如何提高仿野生栽培的药材产量是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年限及采收月份对黄芩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采收时间,为规范化种植和合理开发利用黄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布置田间试验,以采收年限为主因素,采收月份为副因素;采用HPLC测定黄芩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及千层纸素A的含量。结果:无论是二年生还是三年生黄芩,其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最高均出现在春季(5月中旬至6月中旬),而黄芩素、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含量最高峰出现稍晚(6月中旬至7月中旬)。结论: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 5种成分含量最高均出现在5月到7月间,而且二年生和三年生黄芩中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相近。此外,三年生黄芩药材中各个成分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均有所提高,但并不明显。因此,如果以这些成分作为黄芩药材质量的考核指标,春季是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性,9岁。因畏寒、发热、右胸痛和咳嗽5d,于1980年10月13日入院。体检:体温37.6℃,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白细胞20000,中性92%。胸部透视:左肺透明度稍低。入院后拟诊肺炎,给予静脉滴注红霉素和庆大霉素等治疗。后因吃苹果引起呕吐,呕吐物误吸入气管致窒息死亡。 尸体解剖检查肺淤血水肿,右肺中叶有一个结节性病灶,直径约2.5mm。镜下见病灶内有三个蛔虫断面,虫体壁分为角质层、角质下层和肌层,肌层较发达.断面中央为消化管。虫体宽约100μm。虫体外有纤维组织包围,周围有多量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肠腔内有蛔虫。食道中段相当于左支气管分叉处,食道壁明显增厚,外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